第75章 人頭攻城

字數:6498   加入書籤

A+A-


    洛城,高大的城牆上,官兵們難得過了幾天平靜日子。
    自從城外工程動土後,無數賊兵放下了手中刀劍,拿起鏟梠開始掘土築城,敵人不再搏命,城上士卒自然樂得清閑。
    隻有一些將領,滿麵沉重,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咚咚!”陡然間,無數黑乎乎的球狀物,被投石車拋入城中!
    “嗚嗚!敵軍進攻了?”淒厲的號角聲響起,無數官兵打起精神,緊握刀劍凝視著遠處的賊軍。
    城外所築多座土牆逐漸成型,已經快要蔓延到護城河邊。
    土城後方,六千名賊軍操作著一架架木質機械,往城中拋射著什麽。
    “砰咚!”高空墜物,又是一陣散落,砸在城牆上。
    “啊...頭....是人頭....”
    終於,有人看清了腳下物甚,嚇得尖聲大叫。
    一名名士卒手忙腳亂,指著城牆上染血的頭顱,不知所措。
    守城漢軍也算經曆過數場大戰洗禮了,什麽樣的場麵沒見過,但是現在卻集體失聲。
    因為賊軍拋進城中的,不是彈丸碎石,而是一顆顆麵目猙獰的頭顱。
    這些頭顱黑漆漆的,滿麵汙灰,隻有一雙死不瞑目的眼睛怒瞪,還未幹涸的血跡,更顯猙獰。
    一顆顆恐怖的頭顱,扭曲的麵龐,無聲訴說著死亡的痛苦與殘酷!
    “哈哈哈!”城外賊軍將領狂笑,臧霸更是命麾下各部對著城牆喊話:“朱儁受首,三十萬大軍盡覆,這就是大帥送給狗皇帝的禮物。”
    “識相的快快出城投降,爺爺便網開一麵留爾等狗命,若是不然...”
    “城破之日,盡屠!”
    “屠城!屠城!屠城!”
    城下賊軍叫囂,麵色興奮士氣如虹,得誌便猖狂,盡顯豺狼本色。
    一場大勝,鼓舞了賊軍士氣,大帥再次讓漢軍知道了他們厲害。
    與之相反,城牆上一眾漢軍騷動不安,士氣更是受此打擊有些不振。
    “放箭,快放箭,”漢將趙融感覺不妙,急忙下令還擊,若任由賊軍囂張下去,恐怕洛陽城就真的不攻自破了。
    無論如何此時都要做些什麽,不能任由賊軍在城下叫囂。
    “嗖嗖!”漢軍張弓搭箭,對城下敵人攢射。
    “漢軍技窮矣!”賊眾,更是嗤笑。
    “篤篤!”有強弓震弦,當箭矢襲來時一眾賊軍直接俯身,躲在土牆後方,讓漢軍的打擊落空。
    “放,放箭!”雖然無用,然城上將領卻拚命催促士卒搭箭,發泄心中鬱氣。
    “奶奶滴,真當我好欺負,”
    魏延怒喝一聲,也怒了,當下命令道:“督戰隊,彎弓!”
    “所有人,還擊!”
    “嗖嗖!”賊軍不甘示弱,躲在土牆後,彎弓還擊。
    一時間,空中箭矢疾飛密集如雨,相互間你來我往,難解難分。
    城內,往日裏熱鬧的街道寂靜無聲,道路上行人匆匆,不見昔日繁華之景。
    與此同時各大世家同樣得到消息,震動不已!
    袁氏府邸,一眾族老聚在密室商議對策,上首處族長袁逢更麵色陰沉道:“難不成真讓這些逆匪成了氣候?”
    “當真無人可製了?”
    眾族老同樣麵色難看,憂心不已,原以為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不想一群泥腿子竟然翻起了花浪,有洪水席卷之兆。
    黃巾賊寇中,除了張角等一眾高層,大多無識。
    一群泥腿子,靠著一幫裝神弄鬼之士帶領,即使有些能力,也難以翻天。
    然而今日,他們算是見識到了,什麽叫人算不如天算。
    賊軍中出了一個冷血屠夫,一個殺人不眨眼,毫無仁義之心的凶匪。
    這個賊匪不一般,能力有多少不知道,但一顆人屠之心,卻讓世家敬畏。
    如果真讓對方破了城牆,屠刀之下,誰都別想跑,他們這些公卿,更是會第一個流血。
    這一點他們毫不懷疑,觀那戝首過往所為,怎麽看也不像是善茬。
    黃巾之亂,除了深宮中的皇帝憂心忡忡外,天下世家原本不甚放在心上。
    畢竟在怎麽亂,最終的結果隻不過是世家們推波助瀾,借其之手攪亂天下大勢重新洗牌罷了,甚至借此窺伺那至高寶座也無不可。
    天下之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為各積年世家大族的態度,但現在似乎失控了...
    ...
    太尉府邸,楊彪等部分族老同樣憂心忡忡。
    楊彪,字文先,現弘農楊氏族主。
    弘農楊與汝南袁氏同為三公世家,曆經楊震、楊秉、楊賜等先人積累,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是大漢帝國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雖和帝後的三公失權,比不得以往,但是楊氏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對於某些世家的謀劃隱隱能夠察覺。
    府內,楊彪神色陰晴,麵帶怒容道:“老賊包藏禍心實在可恨!”
    “如今天下局勢糜爛,已至賊軍包圍洛陽,局麵愈發的不可收拾,如何應對?”
    “觀那那賊首過往所為,怎麽看也不似善類,如今更是揚言要破都屠城,吾等還是早做準備為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眾族老麵露憂色,目光明滅不定。
    這天下即便換人也無不可,他們楊氏此代又無潛龍出世,自然對於至尊位沒有覬覦。
    無論何人掌權,對於這些能臣輩出的世家大族,多要行拉攏之事,依附誰都可以。
    治理地方的事情,最終還是要落到有才學的世家頭上。
    若不然,難要讓一群大字不識的泥腿子,治國不成?
    但是如今局麵,卻是被泥腿子打到帝都來了。
    這讓楊彪,以及城內各大世家代表,驚怒異常...
    ...
    翌日,朝議!
    大殿恢宏,一眾朝廷重臣入殿,以往厭倦朝政的漢帝也早早登上寶座。
    大臣匯報:“陛下,昨日之事尉府已探明,朱儁所率繳賊主力,三日前於嵩山一戰全軍覆沒,朱帥及趙常侍等眾將領無一幸免。”
    “砰!”漢帝一拍龍椅勃然大怒,雖然早已明了情況,但是再聽此言,仍然壓抑不住心中之火。
    “廢物!”劉宏居高臨下,對著一眾朝臣咆哮道:“統統都是廢物,一群廢物!”
    “要兵給兵,要糧給糧,你們就是這樣回報朕的?”
    “賊軍宼掠京畿重地大月之久,二十萬聯軍更是一朝覆沒...”
    他咆哮一陣後,捂住胸口平息了下心中鬱氣:“如今局勢危機,該如何應對!”
    “今日若不拿個章程出來,任何人不得出宮!”
    “鏘鏘!”金口玉言,殿外三千名羽林精銳刀槍如林,士兵們神色嚴肅緩緩列陣。
    一時間,整個議政大殿,變的沉重森嚴。
    殿中重臣更是騷動不安,他們麵露惶然不知所措。
    皇帝的忍耐,終於到了極限:“楊愛卿,身居太尉三公之首,如今情況朕該如何,”
    楊彪聞言心中一淩,他緩緩出列道:“陛下,賊軍勢大,朱儁無能三軍被其所累,為今之計隻能調各地將士勤王。”
    劉宏不可置否,又環顧一眾朝臣:“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臣等附議。”
    “附議!”
    楊彪將先前袁逢之議重提出來,這一次,那些所謂忠老之臣沒有出言反對,皆附言!
    此一時彼異時,當初洛城堅固賊軍無能,關外還有朱儁這支救命良藥。
    如今援軍覆滅,賊兵又築土圍城,眼看著洛陽越來越危險,如何抉擇?
    劉宏擺手:“擬詔,命盧植、董卓、劉虞、公孫...”
    “陛下臣有話說,”
    與此同時司空袁逢出列,他拱手見禮道:“遠水不解近渴,更何況誰能保證勤王大軍,不會步朱儁後塵?”
    “如今賊軍圍土築城,日漸緊逼下洛城岌岌可危,勤王大軍亦鞭長莫及!”
    “陛下身係天下蒼生,不可不慮,所以老臣以為,當議遷都之事議....”
    “陛下不可!”
    “不可!”
    “不妥!”殿中重臣皆出言反對,甚至有人對袁逢怒目而視,火藥味十足。
    若不是朝堂之上,這些平日裏的同僚,可能就打起來了。
    就連一向與朝臣不對付的常侍張讓,也出言勸解道:“陛下,萬金之軀不入戰場,賊軍勢眾若貿然出城兵恐有不妥。”
    “此事,還需仔細斟酌...”
    城外賊軍圍城,若果真行遷都之事,憑洛城三萬精銳,不說輕而易舉,但也能夠護送漢帝安全突圍。
    然兵事凶險,朝中一眾文武何去何從?
    難道與皇帝一起?
    護送一人輕易,若加個千百人,如何?
    那真是萬人抬千棺,變成一支送葬隊伍。
    萬軍守護一人,可應變自如,盡心作戰。
    若要護送千百人,投鼠忌器下,隻能被賊軍慢慢磨死。
    隻跑了一個皇帝也叫遷都?你帶大部精銳跑了,難道留一眾文武大臣在洛城等死?
    那屠夫,可是揚言要屠城的,以其往日展現的凶性來看,若真破城,到時管你皇親國戚,四世三公都是一刀砍…
    所以袁司空的話音還未落地,朝臣瞬間便炸開了鍋,紛紛出言反對。
    劉宏也感覺遷都不妥:“遷都之事,容後再議!”
    “且詔天下,命各地將士入京!”
    “容後再議?”一眾朝臣心情沉重。
    他們抬頭往上首處悄悄一瞥,冕旒輕搖下漢帝麵容模糊,使人看不清其心思...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