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匈奴人的狂妄

字數:5330   加入書籤

A+A-


    晉陽,城主府。
    經過十二日的急行軍,李信終於回師並州,主持大局。
    “公則,辛苦了!”主政大殿內,李信上前,將欲要行禮的郭圖扶起。
    他拍了拍郭總管的肩膀道:“一些瑣事,交給手下人處理就好。”
    “多注意休息保重身體,不必太過操勞,匈奴人交給我來處理...”
    數十日的殫精竭力,似乎並沒有消磨掉,大總管的精神。
    他憂心忡忡,迫不及待的匯報工作:“主公,西河郡有徐晃將軍重兵駐守,雁門關有黃紹馳援,匈奴人久攻不下必然退去,暫時無憂!”
    “當前之慮乃是安內,我軍連日征戰不休,不但士兵疲敝,府庫以及主公從洛陽帶出來的糧草已經捉襟見肘...”
    “而且多地田糧荒廢在地,百姓已多有怨言,理應休養生息才是!”
    “休養生息?”李信眉頭一皺,心中不滿:“匈奴人壞我大事,不給他們一個教訓,怎能削吾心頭之恨!”
    “主公三思啊!”
    郭圖眼見他脾氣上來了,隻能苦口婆心勸慰道:“匈奴之事不急一時,不如先讓青壯們回鄉收割秋糧,安撫民心!”
    “待倉稟富足,在行征伐之事也不遲....”
    “嗯!”李信輕哼一聲,沒有正麵回應,而是側聲問道:“我軍在雁門苦戰,長城武要各部軍團在幹什麽?”
    “難道匈奴寇關,肆虐百姓,他們便無動於衷?”
    “這!”眾人一時無言,最後還是逢紀上前解釋道:“主公,北方王雄等部,主要防備的是中部鮮卑!”
    “匈奴人屬於內遷部族,有朝廷庇護,再加上我軍占據並州名聲不太好聽,他們袖手旁觀也算正常…”
    其實何止匈奴,就連烏桓人也在陸續內遷,他們往日在北方劫掠,隻要不是太過分,長城各邊防軍隊大都睜眼閉眼。
    因為匈奴烏桓這些,是朝廷重點招撫拉攏的對象,即使邊防將士有心,也要忍著。
    若不然,被政敵扣上一個,開罪友邦,破壞雙邊和諧的罪名,可不是鬧著玩的...
    逢紀這名小機靈,亦上前開口道:“主公指望他們支援,還不如暫時隱忍,待兵精糧足...”
    “到時,自可一戰滅匈奴,定河套,掠其底蘊以滋身...”
    “這!”李信躊躇,多名謀士勸說,這讓他不由沉默,同時在心中思慮其中利弊。
    並州這地界,是出了名的貧瘠之地,確實支撐不起,他三番五次的大戰揮霍。
    且冷兵器時代,行軍打仗,糧草消耗嚴重異常。
    士兵們平時在各地操練駐守,倒也沒什麽,然一旦戰事開啟,大軍調動,便是十倍百倍的消耗。
    此前夏軍遠赴漁陽,戰線拉長,糧草運輸,途中消耗不以量計。
    往往一百斤糧食,運到目的地,所剩不足二十斤。
    這還是因為,有著官道輔助,以及上穀這座橋頭堡做戰略緩衝。
    及漁陽距離上穀相對較近的緣故,有事先屯糧做保,若不然消耗更厲害。
    當初為什麽想要速戰速決,就是因為幽州縱深太廣,像遼東玄菟等郡距離並州何止千裏,恐怕糧草運到目的百不存一都是幸事。
    戰線拉長,還要防止敵人劫糧燒倉,其中消耗,不是一時半會能積攢起來的。
    並州人口本就不多,大軍征戰還要征調青壯民夫,值此豐收季節,各地青壯勞力被抽調,秋收不保。
    本該給李信交糧的這些人,卻在持續消耗著府庫中本就不多的存糧,讓人煩躁...
    “匈奴啊!”李信亦明白其中道理,但心中還是不甘,匈奴人壞自己大事,怎能輕易罷休。
    老子辛辛苦苦,東征血戰,半路險些被烏桓這群雜胡咬殘,結果吊毛沒撈到不說,還特娘的...
    “踏踏!”正當眾人不知如何勸慰之時,一名侍衛快步走了進來:“報,主公,匈奴使者求見!”
    “什麽!匈奴人擅起兵戈,竟然還有臉來求見!”
    “咳,主公,見一見又有何妨!”
    一直眯眸不語的賈詡突然出言,雖然他也反對繼續出兵作戰,但李信正在氣頭上,很難聽得進勸諫之言,所以很明智的沒有開口。
    但此刻匈奴突然到訪,息兵休養的機會,似乎來了!
    因為,敵人,往往是最好的苦口良藥,也最能讓李屠夫頭腦保持清醒...
    李信麵色不定,思慮一會,對著侍衛吩咐道:“召他們進來!”
    “老子倒要看看,這些匈奴人想幹什麽!”
    他心中氣憤,還是決定見一見所謂的使者,看看他們賣的什麽藥。
    收了自己好處,又跳出來壞自己好事,這他釀的是人幹的事?
    李信很想當麵問問,你們是不是看老子好欺負?還是以為老子提不動刀了?
    “踏踏!”腳步聲響,不多時,便領著幾名使者走了進來。
    為首之人,是一名身高七尺的瘦弱文士,他在殿內上下打量,尤其是看到一旁的郭圖時,他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微微收斂心神,然後微微施禮道:“番邦使者田襄,拜見北侯!”
    李信懶得與他們勾心鬥角,直言質問道:“你我雙方今勢如水火,使者所為何來?”
    “奉吾王令,為兩軍和平,拜見北侯!”
    “和平?”四周將士聞言瞬間暴起,怒斥道:“匈奴擅自挑起戰火,和敢言和平!”
    “在我等地盤上撒了野,就想走?”
    “真當我軍好欺負....”
    “諸位且聽吾言!”
    田襄無視眾人憤語,朗聲道:“如今吾王舉族來賀,難道北侯就不願真心款待一二?真的希望繼續打下去?”
    “河套有民眾三千萬,我王控弦之士百萬眾,屯兵雁門關外....”
    “此番,隻為恭賀侯爺,拿下並州,為鄰裏賀...”
    田襄誇大其詞,為了恫嚇李屠夫,甚至搬出百萬勇士,想讓對方服軟。
    其實匈奴人也是色厲內荏,李屠夫回師的消息,自然瞞不過於夫羅耳目。
    他們知道,再想攻下並州,基本沒希望了。
    但是各部族勇士,隨軍出征,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不能白跑一趟。
    要知道,以匈奴人散落四方的部落社會形式,想要將各族勇士集結起來,可不容易。
    他們的軍隊調動,比朝廷還要困難,還要來的散漫。
    所以於夫羅,在心中權衡一番,便派遣謀士前來談判。
    畢竟大軍好容易匯聚在一起,自然希望借此機會多撈一些好處,能訛詐一點是一點。
    且李屠夫是出了名的富裕闊綽,隨便露點東西,便足夠百萬族人吃上十頓飽飯了。
    為了族人多頓飽飯,於夫羅也樂於,費點精力。
    而田襄更是有能力的人傑,為了虛張聲勢,更是張口閉口百萬眾,直唬得眾人一愣愣的。
    “控弦之士百萬眾?”李信神色嚴肅,好似被這個數字嚇到了。
    他一反之前主戰常態,低聲道:“並州疲敝,人口尚不及匈奴十分之一,還沒有於夫羅麾下軍隊多...”
    “吾等兄弟,也早就過夠了打打殺殺,提心吊膽的日子,自然希望和平...”
    李信說道這裏,一臉唏噓道:“隻是我等想要止戈,想要安穩的享福,但不知你家大王,如何才肯罷兵?”
    田襄聞言,高聲笑道:“吾家大王勞師遠來,三百萬大軍屯於關前,自然不能空手而歸!”
    “隻要北侯願意割讓西河定襄雁門三郡,慰族中勇士,立即退兵!”
    “狂妄!”殿中眾將情緒瞬間炸裂,周倉更是按刀上前:“放肆,並州之地乃吾等安身立命之本,汝等安敢窺伺!”
    “主公,割地之事萬萬不可,吾等願領兵與匈奴人決一死戰...”
    臧霸昌豨等人,亦是一個個怒目而視,似要活撕了眼前狂徒。
    並州乃是兄弟們流血犧牲,打下來的安身立命之所,旁人安敢窺伺,更何況還是匈奴這些胡虜。
    這觸碰到了夏軍的逆鱗,有道是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並州雖然不是祖宗留給他們的,但夏軍流的血,卻是實實在在的。
    眾人怒火洶湧,恨不得當場斬了這群使者,以示決戰之心...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