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匈奴險惡

字數:4889   加入書籤

A+A-


    鮮卑頭人術可求的覆滅,隻是百萬聯軍的一個縮影。
    武皋關內本就山水險惡,不但依靠太行山係,同樣還臨著蠻漢山、陰山、白水、黃河、及大小支流等複雜的地理環境。
    當鮮卑鐵騎洪流破關入內,處於地理位置更加複雜的山川水澤之地後。
    這些習慣了在北方,一望無垠的草原大漠馳騁的勇士,便有些水土不服,難以適應。
    鮮卑人通兵法,熟兵略,但各部頭人參差不齊,同樣也各有所長。
    有人精明無比,遇險則避,有人悍勇無前,不畏犧牲,人生百態。
    戰事如此,鮮卑人奈何不得夏軍,便隻能找百姓的麻煩。
    武泉城內,世家權貴的悲劇,隻是北地一角。
    隨著夏軍主力撤離長城,撤離武皋,撤到定襄南部,胡人在北方在無阻礙。
    武要、雲中、定襄、雁門、等靠近長城的郡縣,皆籠罩在胡人的鐵蹄下。
    雲中,白水之南,武原境內,烽火狼煙。
    無數鮮卑騎兵,衝入各地村寨,點燃茅屋草房,將老幼逼出驅趕。
    “快點,都給我老實點走!”一隊隊手持長矛的鮮卑騎兵,將寨民們趕出來。
    這些胡騎很殘暴,稍有不從,便是馬鞭狂抽:“低頭,老子讓你瞪眼!”
    “啪啪!”一陣鞭打之後,之前還心有不服的匈奴少年,直接被打的進氣困難。
    這隊騎兵隻有三五十,卻壓著上千名匈奴族人前行。
    他們手段狠辣,輕則拳打腳踢,重則刀劍染血,震懾著一個個匈奴人的心靈。
    “狗日的,老子與你們拚了!”
    強壓之下自然有人反抗,有人看忍耐不住,想要暴起。
    “噗嗤!”火光惶惶,長刀染血,頭顱滾落,村寨為之一靜。
    鮮卑頭目上前將頭顱撿起,而後高舉:“反抗者,皆殺之!”
    血淋淋的屠刀,死不瞑目的頭顱,震懾著眾人!
    “轟!”寂靜過後,匈奴人瞬間暴動:“狗日的,與他們拚了!”
    “今日唯死而已!”
    “一起上...”
    噗嗤嗤,隨著人群暴動,有人當場掙脫繩套,撿起腳下碎石,向鮮卑人撲了過去。
    “與他們拚了!”一些躲在草垛樹林的青壯,瞬間衝了出來,他們持著木棍短鎬,向鮮卑人圍殺過去。
    “草,一群兩腳羊還敢齜牙!”
    鮮卑頭目眼神一厲,感覺有些棘手。
    根據以往的經驗,隻要手段夠硬,這些兩腳羊便隻能忍氣吞聲,但現卻反過來了。
    鮮血與頭顱不但沒能震懾住他們,反而激起了兩腳羊的凶性,這讓他始料未及。
    不過他也不慫,這些賤民想死,那就成全他們。
    想到這裏,這名小隊長刀鋒一揚,怒聲道:“上,給老子殺光他們!”
    “殺!”七十多名鮮卑人瞬間結陣,他們三者為靠,十人圍圓,相互為犄角。
    “噗嗤嗤!”鮮血肆溢,鮮卑人作戰經驗豐富,他們配合默契,揮動著手中刀劍長矛,將一名名湧上來的匈奴人格殺當場。
    很顯然,鮮卑人還沒意識到,眼前這些凶悍的兩腳羊,與傳統的兩腳羊之間的區別...
    因為雲中,靠近河套,靠近前套平原,這裏除了遷徙而來的世家權貴,和山林亂民外...
    更多的,則是此前世代居住於此的,凶悍的匈奴人,是以鮮卑人往日的禦羊術便失效了...
    匈奴人無疑是悲慘的,因為他們被趕出來後,手無寸鐵,隻能以血肉之軀硬抗鮮卑人的利刃。
    即使他們衝到近前,手中的石塊木棍或者拳頭打在對方身上,隻能徒留青紫,而對方手中的長矛刀劍,揮動間便是血肉分離。
    即使死傷慘烈,匈奴人仍然悍勇,陸陸續續有人從寨內、樹林、草垛後衝出。
    他們前赴後繼,發瘋了般,不斷衝擊著鮮卑人的小圓陣。
    “殺,今日就算是死,也不能讓這群鮮卑雜碎好過!”
    隨著一名名青壯犧牲,後方的老人也拿起路邊的石塊,加入了這場戰鬥中。
    匈奴人無疑是凶猛的,他們骨子裏的血性,不比鮮卑人弱,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祖上留著有熊的血,同樣是長生天的子民,自有血湧。
    但現在,他們卻隻能無力的,被鮮卑人屠戮。
    三千名族人,卻被鮮卑數十名敵人殺的血流滿地,徒留遺恨...
    乃至毫無還手之力,被殺得驚懼,殺的膽寒...
    熱血難涼,但當裸露在天寒地凍中,也會逐漸結冰。
    隨著傷亡增加,族人亡命,卻看不到一絲曙光。
    匈奴人終於撐不住了,紛紛扔下手中碎石,奪命狂奔...
    “想跑!”鮮卑人苦苦堅持,等的就是這一時刻,領頭的隊長當場怒喝:“十人一隊,殺光他們!”
    戰場上,隻要士氣跌落,士兵潰敗,那便是一麵倒的屠殺。
    有組織有紀律的軍隊,尚且如此,更何況一群匈奴亂民,下場隻能是被肆意屠戮。
    六七十人追著上千人屠殺,看著有些搞笑,有些心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甚至還會有人嘲諷匈奴人,沒有反抗精神,但有些事真的會發生。
    其實不怪匈奴人如此不堪,他們一年前,也是刀子戳肉的勇士。
    但隨著李信入主河套,治下法度日漸森嚴,河套被當成親兒子養也不是說說。
    因為是親兒子,所以統治力度,比之並州還要嚴苛酷烈百倍。
    為了防止百姓暴動,無論是漢人還是匈奴,家中刀兵皆被收繳,金鐵更是被征調一空。
    匈奴人原有部族聯係,和組織架構,更是被直接摧毀打散...
    此刻他們空有一身血勇,卻手無寸鐵,甚至沒有組織,麵對裝備齊全的鮮卑人,隻能無力呻吟哀嚎。
    若是他們原本的組織架構未散,有頭人組織,再加上手中有金鐵利器,絕對不會如此淒慘。
    甚至在鮮卑人衝進村寨之時,便會讓這群人付出代價,反過來將這群囂張的鮮卑人屠光。
    若是一年前,哪怕麵對的是鮮卑萬人主力,匈奴人縱使不敵,也能騎馬跑路,從容溜走…
    可惜一切沒有如果,現在的匈奴人,在鮮卑人的屠刀下,最終隻能乖乖俯首做羊,沸騰的血性,在刀兵利刃麵前,流血無功。
    鮮卑人與烏桓人在北地屠戮,他們有組織有紀律,實施報複性的殺戮,境內無論漢民還是匈奴人,盡要清空。
    夏軍的狠辣,太史屠的冷酷,以及毫無底線,已經觸怒了他們,觸痛他們的神經。
    此刻,北方的胡人聯軍,也展開了血腥的報複,徒留一地腥膻。
    套用一句話,就是你我皆胡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屠夫與鮮卑人之間的戰爭,以及相互敵視乃至仇視,倒黴的還是底層那些,身不由己的普通民眾。
    可憐的北地百姓,可憐了匈奴子民,遭了兵禍與無妄之災。
    因為身不由己,所以命不由己,被大勢裹挾,隨波逐流。
    如今兩方動了真怒,今日你屠我族人,明日我殺你百姓,相互之間仇怨積累,徒增鮮血亡魂...
    隻能說,分隔兩地,本無仇怨,甚至未曾謀麵的底層平民,在這大勢裹挾下,成了戰爭的犧牲品。
    這是底層百姓的無奈,這是愚民的悲哀,也是世道的真實寫照,亦是隨波逐流的代價...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