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恐怖如斯

字數:6772   加入書籤

A+A-


    河套雪原,銀裝素裹,千裏盡白光,妖嬈如詩畫。
    一望無際平原雪地上,兩支軍隊,南北相持,遙遙相對。
    鵝毛飄雪中,旌旗招展,風嘶馬鳴,林立的兵戈,透露著漫天煞氣,直衝蒼穹。
    結陣森嚴的聯軍中,和連身著戰甲,立於中軍指揮台上。
    他目光陰翳,俯視著下方垂,頭喪氣的柯最扶羅韓二人。
    和連心頭沉重,又眺望南部敵軍,按劍的左手,不自然的青筋暴起,用力緊握。
    前後不過三刻鍾,雪原上的戰事,便告一段落。
    聯軍的第一波,將近六萬人的試探性進攻,最終以中部木魯樺,三萬六千人全軍覆沒。
    東西兩翼柯最與扶羅韓,兩萬人大敗歸逃,為代價淒慘收場。
    去時五萬六千人,回陣時隻有寥寥三五千騎,沒落的歸於陣中,垂頭喪氣,嚴重影響百萬聯軍士氣。
    要知道,那可是將近六萬鐵騎啊,不是普通的阿貓阿狗,而是聯軍各部的精銳戰力。
    結果在夏軍麵前,連三刻鍾都不到,就被人擊潰,乃至追逐殺戮...
    若非關鍵時刻,慕容威派出本部的慕容鐵騎,上前接應,恐怕連三千騎,都未必能回來。
    其實柯最扶羅韓的騎兵,在這場爭鋒中敗北,沒什麽好說的。
    畢竟他們試探出了,夏軍兩翼的實力,和士兵的精銳程度。
    左翼是夏軍的王牌狼騎,以區區三千騎的規模,直接殺穿了柯最的八千鐵騎。
    右翼是李屠夫麾下凶犬,八旗匈奴扈從軍,這個曾經夏軍中的炮灰隊伍,如今搖身一變,鳥槍換炮,裝備上了豪華奢侈的裝備。
    其中戰力,甚至比中部大人麾下的精銳鐵騎,還要強悍。
    因為石勒僅憑六千人規模的正黃旗兵,便將扶羅韓一萬鐵騎,橫推碾殺。
    若非關鍵時刻,軻比能帶人上前接應,恐怕對方現在已經涼涼了。
    雖說都是精銳,但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很顯然浦頭和慕容威,兩位大人麾下的精銳,正麵交鋒,遠遠不是狼騎和匈奴旗兵對手。
    除了兩翼敗北,最讓聯軍驚心的是,中路木魯樺,三萬六千烏桓鐵騎,竟然全軍覆沒,連個浪花都沒打出來。
    這讓和連,原本就有些冷意的心,蒙上了一層陰影。
    因為中軍陣中,折損了三萬六千人,還是全軍覆沒。
    結果連夏軍中陣,的虛實都沒摸清楚,一點消息都沒傳出來,這才是讓和連等人憂心,乃至忌憚的。
    和連承認李屠夫兵精將強,對方麾下的狼騎,比之自己手中的王庭精銳,還要強悍。
    柯最與扶羅韓的結局,他們也有所預案,在戰前的眾多推演設想中。
    但這兩部在失敗的同時,也試探出了夏軍兩翼的實力,而中軍的烏桓鐵騎卻...
    迎著漫天飄雪,和連臉色深沉,掃視著河曲南部,夏軍主陣巨型木塔上,那道模糊又堅毅的身影。
    他知道,那是李屠夫,是夏軍統帥,是他和連成就千古偉業的阻礙,和絆腳石。
    對方此刻,恐怕也在風雪中,看著這場大戰,看著聯軍流血,看著自己的笑話吧。
    想到李屠夫過往的種種戰績,和各種凶殘的行徑,和連心頭沉重。
    這是一個難纏的對手,也是一個令人敬畏且謹慎對待的敵人,必須慎重。
    和連麵色沉沉,眸目中閃過一抹忌憚:“李屠夫中軍大陣,詭異莫測,其中強悍之處,更是出乎我軍預料...”
    “其所布置軍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與往日漢軍戰陣,有著天壤之別...”
    “如今木魯樺身隕陣中,卻沒有傳來一絲一毫,有用的信息...”
    說到這裏,和連環顧一圈道:“不打探出,李屠夫中軍大陣的虛實,則決戰不可輕易開啟...”
    “不知諸位可有良策,再探夏軍詭陣,為聯軍分憂...”
    和連雖然養尊處優,但總歸是鮮卑的大單於,當年隨檀石槐,也與漢軍交過手。
    但從來沒有遇到過夏軍現在的情況,或者說是對方那座,變幻莫測的軍陣。
    數萬烏桓精銳勇士入陣,前後不到三刻鍾,便沒了聲息,想想想就讓人心中發寒。
    傳聞李屠夫奸詐歹毒,如今決戰到來,關鍵時刻,和連不得不倍加小心。
    漢人有句話說的好,小心駛得萬年船,若不傾覆也枉然。
    與此同時,周圍一同觀戰浦頭、彌加、慕容威、軻比能、赫蘭辰等大人,同樣緊皺眉頭。
    烏桓大王蹋頓,更是陰沉著一張馬臉,死死地盯著夏軍詭異的軍陣。
    他雙目猩紅,上下打量,左右掃視,眼珠子咕嚕嚕的,在東西南北轉個不停,希望找出其中門道。
    因為相比於家大業大的鮮卑霸主,遼東的烏桓,這兩年可謂是過的水深火熱。
    好不容易積攢了些家底,結果隻是單純的一個試探,就折損了三萬勇士。
    如此慘重的代價,直讓蹋頓這名烏桓大王,心疼的滴血...
    但限於學識與見識,蹋頓眼珠子轉冒煙了,也沒瞅出個所以然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浦頭彌加等聯軍高層,也是緊皺眉頭,各種念頭,在腦海中劃過,希望找到關鍵所在。
    他們都是跟隨一代天驕,檀石槐單於,南征北戰的猛人,可謂是見多識廣。
    漢軍的箭盾方陣,有槍矛圓陣,玄襄之陣,乃至雁行之陣,他們都見識過。
    而南部的夏軍,整體趨勢雖然雁行陣類似,但最主要的,也是最關鍵中軍大陣,卻是花裏胡哨的,讓人看的撓頭。
    就連慕容威這位中部人傑,也是目光沉沉,他當年在漠南,參與圍殺漢中郎將田晏時,便見識過對方的雁行陣。
    彼時漢軍精銳兵力,不過六萬人,外加後勤輔兵之類的,也不過三十多萬。
    但是像今日這樣,百萬大軍,對峙列陣的場麵,他還真沒經曆過。
    雖沒經曆過,但以慕容威等眼光,卻能看出,夏軍左右兩翼與中軍的實力。
    左右兩翼,騎兵戰力最強,也是追亡逐北,包圍絞殺的利刃。
    而郭藴中軍,則是兵員規模最多,占地麵積最廣,從列陣環境來看,就算暫時不知其中詳細信息,但無疑是三軍中,防守最強的。
    夏軍以兩翼騎兵為鋒,中軍陣列為盾,其戰略意圖,已然隱隱有所體現。
    眾人心中憂慮,慕容威隻好將目光,轉向身側的黑袍人身上。
    他放低身段,虛心請教道:“袁圖先生,您熟讀軍略,熟悉漢家兵法...”
    “且對夏軍各部信息,了如指掌,可知李屠夫此陣,可有甚詳細來曆...”
    “慕容大人客氣了!”袁先生聞言,踏前一步,拱手見禮。
    而後他眯著陰翳的眸子,掃視著夏軍中部戰陣,眉目間閃過一抹凝重。
    隻見南方雪原,夏軍步騎合兵,整體為呈現翼形陣勢,這些他高屋建瓴,一眼便觀。
    但真正令袁先生凝重的,是夏軍的郭藴兵團,也就是鮮卑各部忌憚的中軍大陣。
    此中陣占地極廣,其中空間比之兩翼加起來,還要來的廣沃十倍,幾乎將雪原南部遮蔽。
    戰陣中,刀槍林立,防衛森嚴,一排排士兵,列隊整齊,動靜有序。
    東南西北中,各有五座巍峨塔樓,矗立雪原,大軍各處,還有三百六十五座望塔均勻分布,
    陣型的和正中央,一杆黑底白邊的夏字纛旗,迎風招展,列列作響。
    “嗚呼呼!”風雪呼嘯,旌旗下方,兵戈林立,刀槍劍戟、斧鉞戟殳,等武器森然以待,似乎要等待敵人入陣染血。
    整個中軍大陣的列陣方式,與傳說中的九宮八卦陣,有異曲同工之妙處。
    這讓袁先生,不得不搖頭感歎道:“此戰難矣!聯軍危矣!”
    “嗯”和連聞言,微微皺眉道:“袁先生此言,未免有些危人聳聽了吧?”
    “我軍百萬眾,戰馬千萬匹,鐵蹄洪流可遮蔽整個黃河...”
    “大勢煌煌下,李屠夫縱使有些小陰謀,鬼伎倆,也無傷大雅...”
    “嗬嗬!”袁先生見狀,搖了搖頭,沒有與和連爭辯。
    他眺望南方風雪,自顧自道:“此陣乃傳說中,窮盡天地之奧妙,道出宇宙之玄奧的,九宮八卦覆天陣...”
    “此番被夏軍,應用於軍事之道上,當有無窮變化,森然殺機...”
    “十萬人布陣,八十萬種變化,可當百萬雄獅矣...”
    “當百萬雄獅!”聞言身側的浦頭彌加等人,皆不由驚呼:“我等縱橫大漠,據北方萬裏,不過盟軍百萬....”
    “李屠夫何德何能,以區區十萬兵,當百萬師...”
    “這...這未免有些...太過了吧...”
    “哼哼!”袁先生冷哼一聲,嘴角扯出一抹諷意:“此戰夏軍準備充足,竭力以赴,各部將領更有決一死戰之心...”
    “甚至就連郭藴王雄等邊軍,亦徹底臣服於李屠夫麾下,有戰死沙場的覺悟和準備。”
    “我軍想要越過黃河,進軍河套,夏軍又如何不想...開啟決勝之戰.....”
    “聯軍雖眾,卻在李屠夫所選之地點,所選之時機,所選之期決戰...”
    “這種情況下,爾等真以為,憑借人多勢眾,就能打敗李屠夫?”
    “爾等,又憑什麽認為,人多就一定會贏?”
    “到底是誰給你們的勇氣,誰給你們的智力,又是誰給你們的信心?”
    袁先生,毫不客氣的反問,乃至是貶低性的質問。
    甚至若有可能,袁先生也想問問,你和連大單於,認識李屠夫口中的梁小姐嗎...
    有道是,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而和連以及各部聯軍,不知哪來的信心和勇氣,敢於在李屠夫選擇的時間,選擇的戰場...
    乃至選擇的,兩軍戰陣方式上,決戰爭鋒...
    這種關乎南北大業,關乎天下霸主歸屬,關乎種族存亡關鍵戰略。
    卻被和連看的如此輕易,如此草率,乃至自信過了頭...
    論戰陣經驗,和連這名號稱久經戰陣磨練的大單於,拍馬也趕不上李屠夫...
    甚至李屠夫,前前後後,經曆過不下數十場,十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決戰...
    李屠夫有信心,有能力,在戰場上,指揮數十萬人,做到調度有方...
    你和連,除了在王庭內部,爭權奪利,還能幹啥...
    你是能威服浦頭,還是能壓服彌加,又或者能指揮慕容威,你有那個能耐,將百萬大軍做到調度有方嗎...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