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袁先生的無奈

字數:6083   加入書籤

A+A-


    第132章 袁先生的無奈
    “嗬嗬!”袁先生後退一步,擺手道:“戰事凶險,局勢詭譎,這等百萬級別的戰場上,終究還是要有實力說話...”
    “吾一介下等文士,人微言輕,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能左右這等,關乎南北大勢的局麵...”
    “先生自謙了!”慕容威不願放棄,他誠心吹捧道:“先生胸有韜略,腹有良謀,乃當世大才...”
    “甚至此番對陣,展現出來的戰陣和軍事造詣,也絲毫不下於夏軍的賈毒士...”
    “且先生作為謀人高手,論及對李屠夫心思的把握,更是無人能及...”
    “此番還望先生,能夠不計前嫌,指點一二...”
    “嗬嗬!”袁先生輕笑一聲,微微搖頭道:“兵法有雲,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聯軍在此地、此時、此期、此陣、與李屠夫決戰,便應該想到其中的凶險...”
    “各位主力猶在,軍中尚有餘力,但李屠夫何嚐沒有餘力,何嚐沒有後手...”
    “聯軍右翼,有慕容鐵騎,李屠夫左翼,有狼騎銳士...”
    “中軍有王庭精銳,李屠夫有重甲鐵騎...”
    “右翼有西部勇士,李屠夫有朔方鐵騎...”
    “聯軍有烏桓丁零為盟友,李屠夫麾下同樣有匈奴八旗,甚至還有所過之...”
    頓了頓,袁先生不顧和連愈發難堪的臉色,自顧自道:“兩軍對壘,聯軍百萬,占據天時,占據人和,占據兵力優勢...”
    “率先先手出擊,卻落入下風,此戰走向如何,其實各位大人,已經心知肚明...”
    “這種情況下,若爾等要戰 那就趁著中軍還有餘力,將左中右三路大軍全員壓上...”
    “效仿古之霸王,破釜沉舟,決一死戰,隻要破了一路,那夏軍大陣不攻自破...”
    “若各位心有疑慮,在此猶猶豫豫,坐失良機,等到夏軍磨滅了赫蘭完顏部,騰出手來...”
    “到時各位大人,恐怕下場堪憂,還不如果斷撤離,早早退回漠北....”
    “話已至此,如何抉擇,皆在爾等...”
    這一次,袁先生沒有提什麽好建議,隻是給他們分析了,各部心中早已明白的道理,讓他們自己衡量選擇。
    亦如先前所言,如今的形勢如何,其實各部大人心知肚明。
    甚至若各部袖手旁觀,按照當前形勢走下去,中軍大陣的勝負結局,也隱隱有了預感。
    但真讓他們下決心,壓上所有力量,與李屠夫決一死戰,還真不一定。
    北風呼嘯,冰雪寒涼,中軍在與敵人廝殺鏖戰,每時每刻都有人流血死亡。
    而慕容威和浦頭等人的左右兩翼,卻想保存實力,隻是派出三五萬人。
    在夏軍陣前遊曳,僵持對峙,坐看中軍流血。
    盡管他們心中知道這樣下去是不對的,是不明智的,甚至是錯誤的。
    但讓他們將手中的力量,全員壓上,卻又有些束手束腳。
    不想做無謂的傷亡與犧牲,或者說人心複雜,讓人摸不透。
    左右兩翼的浦頭與慕容威是什麽人物,他們是西部和中部的大人,實力強悍,麾下人馬三十萬眾。
    在這裏根本沒有人能指揮的動他們,哪怕是手握韋族大義的和連單於,也不行。
    而兩翼大人按兵不動,這讓和連心中怎麽想,他就更加不敢將中軍,最後的力量投入戰場了。
    若是久戰不下損失慘重,哪怕最後勝了,各方力量失衡,這聯軍中還是不是他這個大單於說了算,那就有待考究了。
    但又如袁先生所言,若不有所決斷,這樣僵持下去,等到陣四十萬勇士被磨滅,夏軍騰出手來,那麽此戰勝負便沒了懸念。
    這點很多人都能肯定,戰爭打的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法,因為其中變故太多,牽連太多,一發而動全身...
    此刻的戰場上,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每時每刻都有人死亡犧牲,而後方各部大人心思複雜,不知打的什麽主意。
    “不能在這樣僵持下去了!”和連雖然不是戰場老手,但是作為統帥,他對戰局的走向還是能大致了解的。
    所以他心中在掙紮,衡量一番後,環顧慕容威浦頭彌加,等聯軍高層。
    和連咬了咬牙,下定決心道:“諸位大人,破敵之機就在眼前,入主中原花花世界,就在今日!”
    “此戰滅了李屠夫,王庭隻要並州,及關中之地...”
    “至於河套之地人口、奴隸、財富、土地皆由中西兩部大人全權處理...”
    “幽州之地,由東部大人,和烏桓各部盟友共分之...”
    說到這裏,和連又加了一注重碼道:“若是此番,能戰勝李屠夫,威服河套,入主中原...”
    “本單於願在彈汗山盟誓,敕封各位大人為左右大王,各統一方督理族中大小事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單於此言當真....”浦頭彌加聞言,神色一震,要再三確定。
    “真!”和連沒有絲毫猶豫,他拔出長劍指天立誓:“本單於以韋族首領,聯軍盟主的名義,對長生天起誓!”
    “若此戰攻滅李屠夫入主中原,便舉旗盟誓昭告全族,敕封中西東三部王,督理漠南三地軍政....”
    雪原戰場,東西橫亙十八裏,夏軍防衛雖然嚴密。
    但東西方向,浦頭和慕容氏的兩翼大軍,隻要願意主力出擊,則此戰可定。
    至於和連為何如此堅信,因為聯軍兵力優勢,在那裏擺著。
    而夏軍兩翼,礙於地形空間,和騎兵的兵種問題,根本不可能被動防禦。
    騎兵列陣防禦,還不如步兵來得強,甚至因為戰場原因,連迂回空間都沒有,隻能正麵硬碰。
    為了讓東西兩部出兵,和連甚至當著全軍將士的麵,以長生天的名義盟誓。
    如此重注,再加上封王的許諾,和各種利益誘惑,各部大人一時間有些蠢蠢欲動。
    中原王朝有王侯將相,草原上的鮮卑人,同樣是有種的。
    亦如天授檀石槐,這名字一聽,就是石頭裏蹦出來的神聖血脈。
    是天生的高貴種,也側麵的向世人證明了,草原上同樣也要講究血統。
    僭越稱王的懲罰,雖然沒有中原王朝那麽嚴厲,但總歸是位列王侯那一個層次了。
    慕容威這些人若是封王,其實與春秋戰國的諸侯王,有異曲同工之妙處...
    畢竟他們有著軍政實權,乃至領地的統轄權,他們缺的隻是一個名義罷了...
    眾人心思複雜,被利益所誘,蠢蠢欲動。
    “咳咳!”最後還是慕容威,輕咳一聲打破沉默。
    他環顧一圈,微不可察的向東西兩部大人,使了個眼色。
    而後,慕容威麵色一肅,沉聲道:“此戰關乎北方大業,關乎聯軍生死,關乎韋族存亡...”
    “大局當前,吾等應該拋棄己見,全力以赴,殲滅李屠夫,打贏這場戰爭...”
    “至於封王領地之事,等打贏了這場戰爭,再議不遲...”
    “沒錯,慕容大王所言有理....”
    側手處,浦頭似乎有些心動,果斷出列道:“此戰隻要擊敗夏軍,滅了李屠夫,吞服河套...”
    “得黃河以北,四州之地,以其中功勞,封王之事水到渠成...”
    “浦頭大王所言甚是....”
    東部大人彌加,也適時出言道:“聯軍有空弦之士三百萬眾,牛馬千萬匹,隻要各部齊心協力,區區李屠夫不足為慮!”
    “請大單於下令吧,隻要中軍率先出擊,有幾位大王在側輔佐,必能破了李屠夫的烏龜殼...”
    這一刻三部大人相互吹捧,甚至連大人的稱呼都不叫了。
    開始迫不及待的,你言我一聲大王,我言你兩聲大王,沒臉沒皮的彼此稱王了。
    慕容威等人的肆無忌憚,讓和連臉色,更加陰沉,好似要滴出水。
    到了這個地步,若他還不明白其中關竅,那這幾年的大單於就白當了。
    浦頭彌加和慕容威,這三部逆臣,肯定是早就串聯好了。
    決戰之時,遲遲不願出力,為的就是逼迫自己妥協。
    現在得逞過後,狐狸尾巴就迫不及待的,露了出來。
    正如和連所想,東西中三部大人,其實早在踏入河套之前,便已經有所串聯。
    和連在聯軍內部作威作福,壟兵收權,搞得各部人心惶惶,各部大人自然不能幹看著。
    都是精明無比的老狐狸,先前一直隱忍不發,沒有什麽表現。
    這不代表他們,就真的默許了和連的,肆意妄為。
    相反,慕容威等大人心中,有著更加陰狠的謀劃,在等著。
    他們想借著此次,與夏軍決戰的機會,先行消耗大單於的實力。
    讓和連這些時日,吞進去的人力物力兵力,乃至權力,翻倍吐出來。
    前番大戰,在消磨夏軍銳氣的同時,也在消耗王庭的實力。
    如今王庭疲軟,自然輪到三部大人,獲取最終的勝利果實。
    大漠的規矩,就是誰的實力強,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誰就是真理。
    此戰和連押上了大半身家,已經騎虎難下了,明知道其中計謀,他也不得不鑽,不得不睜著眼睛往裏跳。
    甚至不得不拚盡全力,拚盡所有,去打贏這一場戰爭。
    因為失敗的代價,太過慘淡,根本不是和連這名大單於,所能承受的......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