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波瀾詭譎的形勢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當河東戰事結束,孫雍跑路,聯軍敗亡。
大漢在北方,再也組織不起,任何有效防線。
因為河東一戰,葬送的不止是孫雍的基業,同樣也將漢帝寄予厚望的西涼軍,和地方武裝給坑慘了。
六十萬諸侯武裝,被夏軍俘虜了四十多萬,剩下二十多萬人,死的死,失蹤的失蹤,跑路的跑路,做烏鴉鳥獸散。
關中的司隸地區,更是直接暴露在了夏軍的鐵蹄之下。
整個黃河南北,沿線三千裏的地盤,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案板上的魚肉,任由夏軍宰割。
也就董魔王見勢不妙,在河東軍敗亡的時候,果斷抽身撤離,損失小一點,保留了些許實力。
其麾下西涼軍,目前退守孟津地區,駐紮在黃河南岸休整,暫避徐晃鋒芒。
孫雍則機智的,提前率領八萬鐵騎,進駐河內,一副要為大漢盡忠,拱衛洛陽的虛假模樣。
為什麽說虛假呢,因為經曆河東一役,出賣隊友,不戰而逃,導致大漢各方諸侯勢力損失慘重。
孫大帥的名聲,簡直就是攪屎棍蘸大糞,惡名昭著,臭氣熏天。
沒有人敢信任他了,甚至就連大漢朝廷,以往想要拉攏利用的漢帝劉宏,對孫雍這根攪屎棍也是多重防備,警惕不已。
甚至讓丁原呂布,各率三萬戰兵,和八萬新軍,進駐河雍,以防攪屎棍亂的背刺。
因為如今的大漢已經不比從前了,說一句內憂外患,日薄西山都是誇讚了。
而是真真正正的,進入了死亡的倒計時,各地方勢力豪強都開始陽奉陰違,不尊朝廷號令了。
轉而派遣族中才俊子弟,北上並州,與李夏眉來眼去。
很顯然,這些傳承千百年的地方世家豪強,有著自己的一套生存標準。
見風使舵的本事,也登峰造極,因為現在的大漢真的要完犢子了。
想想一年前,大漢平定內亂,漢帝劉宏意氣風發。
從當初的七路大軍,百萬北伐,到現在的全麵布防,全線倉皇。
朝廷為了擋住夏軍兵鋒,更是不斷從南方的荊州、益州、揚州、膠等偏遠州郡,調兵遣將北上,以圖匯聚更多的力量,防備夏軍南侵。
甚至為了拖延李屠夫南下的腳步,朝廷更是頻繁派遣使者北上,派遣說客前往夏軍各部將領大營。
攜帶各種財色美人,許諾各種好處,封王賞爵,威逼利誘...
總之就是,見得光的,見不得光的,不惜一切代價,一切手段,全部都使了出來。
並州,晉陽府城,繁華之景遠去,來往行人不見蹤影,整個城池內寂靜無聲。
街道上落葉飄飄,百姓們門窗緊閉,不見一絲人影。
就連一些投誠的世家大族,這個時候也瑟縮在烏堡中裝鴕鳥。
因為並州的魏閻王,魏重扒,現在正在發瘋。
城內,北侯府邸,魏延一身黑袍,周身氣息深沉壓抑。
他緊握著手中的屠刀,在大殿內來回踱步。
“踏踏!”一名黑衣頭目顫顫巍巍的走進大殿,而後深深拜倒:“大人...我等找遍了晉陽城...”
“還是...沒有...絲毫消息...”
“廢物!”魏延腳步一頓,猛然轉手,一雙銳利的鷹眸中充斥著森寒的殺意:“幾個大活人,說丟就丟,你們是怎麽做事的...”
“老子要你們...還有何用...”
“大人...”黑衣頭目惶恐,想要求饒。
魏延神色不耐,直接擺手:“拉下去...”
“大人..饒命啊...”
“大人...饒命...”
聽著漸行漸遠的聲音,魏延手中鋼刀不由緊握:“傳令下去,並州所有城門,全部關閉,所有關隘,全部設障!”
“在大帥主力回師之前,任何人不得出,也不得入...”
“敢有違令者,皆斬...”
“諾!”周圍侍衛身形一震,旋即領命而去。
他們知道,魏延現在的狀態很危險,一身的殺意在不斷積蓄。
不但一眾黑衣衛惶恐不安,四周的帶刀侍衛,同樣在心驚膽顫。
在守衛森嚴的城主府,世子被劫,主母消失,這麽大的事,之前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這不但黑衣衛有責,同樣他也是們這些侍衛的失職。
這種情況下,魏延心情不好,砍掉誰,就隻能自認倒黴。
那些傳訊侍衛,自然巴不得盡快領命,離開這危險地。
“鏗!”待傳訊兵離開,魏延手中的屠刀,狠狠的劈在大殿的石柱上。
他雙目猩紅,心中滔天的殺意在湧動,卻無處發泄。
大哥為了照顧自己,不讓自己戰場流血,不讓自己涉險。
特意留自己坐鎮後方,監察並州,整頓軍政。
如今卻連老巢晉陽,都沒管好,甚至連主母和世子,也悄無聲息沒了蹤影。
這不但是黑衣衛的失職,更是他這名做兄弟的失職。
一想到大哥,想到兩位還不到半個月大的孩子,不見蹤影,生死不知,魏延心中就疼的厲害。
事情弄成這般模樣,他至今都不知該如何向大哥交待,如何向一眾軍中兄弟交代...
因為世子不但是大哥的血脈,更是北方各勢力,團結延續的象征。
有了世子傳承,李夏這個勢力,才能更好的,有條不紊的,延續運行下去。
各方大佬的安官祿尊榮,和子孫後代的功名富貴,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這關係的不是李信一個人的事,更不止是他魏延的事,而是李夏這個勢力,整體的大事,但現在…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