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學會麵對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三十萬大軍沿河北上,一路上旌旗招展人海無邊。
綿延數十裏的兵戈,牛馬嘶鳴直入蒼穹,如滾滾雷音,震懾著天地間的牛鬼蛇神。
這是夏軍的主力部隊,四大精銳軍團隊列分明,他們緊握手中刀矛,踏步間散發著攝人的煞氣。
隨著大軍慢騰騰的北上,沿途冰雪逐漸消融,黃河也在逐漸解凍,往日裏的恐怖異象,也紛紛消散。
夏軍走到很慢,但天變的很快,冬季即將消逝,西伯利亞寒流在退卻,北地茫茫將要迎來新的時代。
“踏踏!”身形狼狽的張既,沿著堤壩縱馬狂奔。
當他看見軍中黑色纛旗之時,如同遇見救星一般,急忙忙的竄入陣中。
而後低眉垂首,緊緊的跟在賈詡和主公身後,喏喏無言。
“轟隆隆!”鐵蹄隆隆間,臧霸、昌豨、高順、韓忠、王雄等將領,氣勢洶洶的追了上來。
他們目光含煞咬牙切齒,狠狠的盯著隊伍中瑟縮的狗東西,想要手刃了他,
然他們也隻是想想而已,因為主公當麵,眾將就算心中有氣,也隻能忍著。
王雄心中有火,隻能向軍陣中的李屠夫請示:“主公!”
“何事如此急躁!”李信麵色不變。
“主公!”高順麵色悲憤,告狀道:“張既匹夫,在北方肆意妄為,更是做出那等事來...”
“簡直視軍中將士如無物,絲毫未將我等放在眼裏,不將軍中將士們放在眼裏...”
“末將懇請主公,立即杖斃了這狗東西,以儆效尤...”
“嗯,此事吾已盡知,稍後懲處...”
“大帥!”隨行的臧霸猛然上前,麵對李信半闔的眸光,沒有絲毫退縮:“大帥,北地百姓的血淚尚未幹涸,戰死的兄弟屍骨未寒,無數傷兵在營中哀嚎...”
“張既如此作為,若我軍不加以懲處,將士們會寒心的....”
前番北方決戰,朔方兵團,死傷了七八萬名士兵...
甚至連郭將軍,也戰死沙場,其中流血犧牲,好不容易,戰勝了北方胡虜聯軍,也將對方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但張既這廝,卻想著為對方,挖萬人坑,想讓對方亡魂安息...
然胡人的亡魂安息了,夏軍將士,和戰死的士兵,如何安息...
李信擺手,鄭重道:“此事吾自會衡量,爾等莫要置氣!”
“可是...張既那小人...”
“不必多言!”李信眸麵色不變,眺望北方正在化凍的冰雪,良久幽幽道:“人終究不能活在過去,我們是要把目光向前看!”
“大帥,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吾等實在不甘心呐...”
“宣高,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去犧牲的...”
李信神色幽幽,對於張既所行所為,並沒有絲毫動怒,對於將士們怨念,也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為侵略者立墳樹碑,又不是張既一個人在做,哪怕往後越千年,也大有人在。
以小日子為例,曆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發生地,就是佩裏公園。
公園麵朝大海,占地並不大,門前樹立著佩裏的雕像,最顯眼的是一座巍然矗立的石碑。
上麵是由日本近代最著名的首相伊藤博文,親自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伯理,上陸紀念碑。
紀念碑基座上,分別用英文和日文鐫刻著,感恩戴德之說明...
再比如,八國聯軍時期,聯軍就從天津殺到京城,奸銀擄掠,燒殺屠戮,無惡不作。
事後的韃清,不但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還在京城內給死亡的德國人,建立銘誌的牌坊。
臨時墓地,還配了四隻石獸,享受了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的高規格待遇。
且墓地周圍,防衛重重,從內到外依次是德國士兵,韃清的皇家護衛,地方巡捕,場麵之宏大極為罕見。
拜祭時韃清親王,還送上了名垂千古,百世流芳的挽聯,以及帶有京城紳士字樣的萬民傘。
甚至還配備了,數以百計的金銅鑼鼓,和誦經超度的法事人員。
所謂天朝上國,對於一群侵略者尚且到如此,高規格的喪葬待遇,和歌功頌德之景,足見其中複雜...
以上的這些事例,如果說是因為戰爭失敗,迫不得已,卑躬屈膝...
但到了新時代,中原大地各地方上,特別是被本子侵略的重災區,還要給這群侵略的戰敗者,修墓立碑...
這裏麵的複雜,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更不是一眾將士,所能明白的...
因為給侵略者立墳樹碑,不是一個人在做,不是一個朝廷在做,而是戰敗戰勝者都在做,很多人都在做…
“將士們...真的不甘心...”眾將神色悲憤,不理解不明白,也不願罷手。
“夠了!”李信耐心有限,也不善於開導別人,遂冷喝道:“不甘心,就忍著!”
“此事到此為止,任何人不得再提...”
言訖,李信不再去關注臧霸等人難堪的臉色,果斷打馬加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他們連這點屈辱都忍受不了,以後還怎麽帶兵打仗。
而且,張既隻是帶人挖了簡單的萬人坑,弄了個鎮獄碑...
又沒有像小本子和韃清那樣,給他們歌功頌德,銘紋立傳...
更沒有像新時代那樣,為了所謂的美好友誼,給予多高規格的待遇...
而且河畔上的胡顱,死都死了,曝屍荒野,不處理,整出瘟疫咋辦...
總之一句話,思想覺悟很重要,可以不理解,可以不明白,可以悲憤與惱怒,卻必須學著去麵對。
張既雖然有錯,但各位將領,卻沒有權利懲處,更不能越權幹涉和人身攻擊。
誰敢越界,李信便不會有絲毫手軟,就要做好被處理的準備...
當然李信也不是沒有表示,而是象征性的,對張既斥責一番,杖責八十,鞭笞三百,施以酷刑...
同時又擼了張既身上所有官職,貶為底層庶民,以儆效尤...
隨著李信親自開口,施以懲罰,平息士卒怨氣,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主公並不想,真的置張既於死地。
鞭杖三百,施加肉刑,同時擼去身上職位,算是給將士們一個態度了...
然張既受刑之後,卻不敢大意,在大軍沿河北上的這段時間裏,不是跟在賈詡身邊學習,就是跟在主公身邊拍馬。
總之就是寸步不離,打算等過陣子將士們心中氣憤消的差不多了,在申請去其他地方避避風頭。
將士情緒如何,張既身軍陣中,焉能不知。
現在軍中士兵,雖然怨氣稍平,但各部將領卻還有餘氣未了。
這個時候,那群熱血上湧的莽夫,恐怕都在盤算著,怎麽弄死自己呢。
想要自己命的粗鄙莽夫,更是沒有十萬也有八千,這種情況下隻有呆在首席軍師和主公身邊才是最安全的。
張既很懂人心,所以他一直老老實實的,待在中軍陣中沒有亂跑,希望那些個武夫能有所收斂。
人大都是情緒性動物,憤怒來的快,去的應該也快吧...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