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涼州戰略

字數:7122   加入書籤

A+A-


    雍州馮翊郡,渭水河畔。
    旌旗招展,人馬嘶鳴,一隊隊裝備精良的騎兵,自北方奔騰而來。
    觀東西橫列的規模,和洶湧的陣勢,目測不下於三萬騎。
    “嘶律律!”敕勒馬蹄高揚,身後三萬騎兵,在河堤畔,齊刷刷止住奔騰的趨勢。
    這支裝備精良,令行禁止的騎兵隊伍,赫然是北夏國,最精銳的狼騎。
    此時李信在昌豨孫康等人的簇擁下,緩緩登上高大的河堤,眺望渭水南岸。
    那裏,同樣旌旗招展,人馬嘶鳴,一隊隊士兵,緊張有序的,修堤下寨。
    觀對方橫列的架勢,和烏泱泱的人海,很顯然,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從軍營上方飄蕩的。董劉丁三字纛旗來看,很顯然是前將軍董卓、兗州刺史劉岱、及武都侯丁原的人馬。
    三方加起來,麾下士兵的規模,估計不下於三十萬人,是大漢目前,最強大的戰力。
    因為大漢目前能拿得出手的,有戰力的軍隊,隻有董卓的西涼軍和丁原的並州軍。
    此二人在南北大戰期間,有意保存實力,損失不算太慘,保留了手中的精銳戰兵。
    此刻卻全部調到了,渭水南部的京兆地區,想要防的是誰,已然不言而喻。
    “嘩啦啦!”河水嘩嘩,一長帆舟楫,跨河而來。
    李儒緩步登上河岸,遠遠的拜倒在地:“大漢郎中令李儒,求見諸夏可汗,還望將軍通稟!”
    “李儒!”李信聞言,眉頭一挑,略感意外,哪怕不是熟讀三國,也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對方的事跡。
    畢竟這才是真正,開啟漢末群雄爭霸序幕的主謀之一...
    李儒字文優,出身寒門,博覽群書,謀略超群...
    被董卓拜為西涼軍首席軍師,大小事務都要聽取李儒的意見。
    在靈帝死後,何進亂政時期,其力主董卓,兵入洛陽...
    後來更是公然廢立漢帝、鴆殺太後、火燒洛陽、遷都長安、挖掘皇陵等等...
    其中任何一項,拿出來,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其中陰毒程度,不比亂武的文和弱多少...
    可以說,曆史上大漢的滅亡過程中,李儒這廝是出了不少力的...
    “宣他過來吧...”李信示意昌豨放行,他也想見識一下,這個與賈詡齊名的亂國謀士,到底有何厲害之初。
    另一邊,李儒稍微整理了一下儀容,然後再侍從的帶領下,登上高堤。
    也如願以償的,見識到了傳說中的,諸夏共主,夏天可汗,李信李屠夫。
    與傳說中的三頭六臂青麵獠牙不同,李信身材高大,五官堅毅,長的雖然不說有多英俊,但也不算磕摻。
    特別是,那一雙如鷹隼般,銳利的眸子,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
    被這等眸光掃過,李儒瞬間頭皮發麻,感覺整個人被剝光了一般,赤條條的沒有絲毫隱秘可言...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為什麽老朋友賈詡,會說出那句,天威難測之語...
    李儒心神震動,當下拜倒在地道:“大漢使者李儒,拜見上國共主,拜見諸夏可汗...”
    “哦,使者所謂何來?”
    “為雙方...和平來...”
    “和平!”李信嗤笑一聲,擺手道:“汝大漢的和平,如同廁紙一般,毫無價值...”
    “大漢的信譽,便如茅坑裏的蛆蛆,臭不可聞...”
    “石勒之事猶在眼前,汝以為本汗會再被爾等所騙...”
    李儒聞言,定了定神道:“國主,石勒此人,匈奴出身,其人喪心病狂,殘暴狠毒...”
    “麾下匈奴旗兵,在涼州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惹得涼州地區天怒人怨...”
    “我主亦是涼州出身,不忍家鄉百姓慘遭異族荼毒...”
    “行了!”李信擺了擺手道:“不要扯什麽仁義道德,若論心狠手辣,汝主董卓,也不遑多讓...”
    “縱容胡騎,燒殺搶掠的事,董卓幹的多了...”
    說道這裏,李信瞥了李儒一眼道:“明人不說暗話,汝此行到底是代表大漢,還是代表董卓...”
    “回...大汗的話...外臣自然是代表大漢...亦代表我家主上前來交涉...”
    “很好!”李信微微點頭道:“漢庭撕毀南北協議,擅自出兵,殺害我麾下旗兵四萬眾...”
    “本汗此次出兵,是以諸胡可汗的身份,向漢庭討個說法...”
    “這...不知大汗要何說法...”
    “很簡單,爾等殺一匈奴,便償十名漢人,三十名美人...”
    “本汗也不要太多,涼州之事,大漢賠償四十萬青壯奴仆,一百二十萬名美人,此事便罷...”
    “這...”李儒心中權衡一番道:“大汗...一百萬名美人...這實在是...”
    “嗬!”李信冷笑一聲,再次道:“本汗說多少,就是多少,也不要妄想討價還價...”
    “因為做錯事,要付出代價的,一百二十萬,隻是利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另外,回去告訴董卓,本汗此行南下,除了為石勒討回公道外,還要涼州十一郡...”
    “若爾等再敢中途生事,本汗不介意,現在就帶兵,跨過黃河,領略洛陽帝都內的風景...”
    “大汗此舉...有所不妥吧...”
    “有何不妥?”李信反問。
    “這!”李儒定了定神,據理力爭道:“涼州是大漢四百年,嘔心瀝血,世代鎮守之疆土...”
    “些許蟊賊逆匪作亂,就不勞上國費心了...”
    “嗬嗬!蟊賊!”李信撇了撇嘴道:“你口中的蟊賊,現在已經帶甲三萬眾,擁兵四十萬...”
    “占據涼州首府,攻掠金城、西平、張掖、酒泉、西海等七郡四十八縣...”
    “王國宋建等賊首,更是肆虐京兆,兵圍長安,虎視洛陽...”
    “若非本汗率軍南下,你主董卓,恐怕現在還瑟縮在潼關後麵,惶惶不可終日,有何臉麵敢言鎮守疆土...”
    “若非前番,石勒兵入涼州,為爾漢減輕壓力,恐怕現在洛陽,都被胡騎攻破了...”
    提起這個,李信就氣不打一處來,大漢前番割讓涼州,打得就是驅虎吞狼的毒計...
    因為,此前的大漢,經曆過南北戰爭的慘敗,精銳力量幾乎折損殆盡......
    短時間內,根本集合不起多少力量,西線更是被馬騰韓遂等人,越過長安,進逼潼關...
    李信明知道大漢割讓涼州,使得是驅虎吞狼的毒計,但最終還是,派遣石勒和劉豹等人出兵,收複涼州,同時也為岌岌可危的大漢,續了一口氣...
    結果倒好,眼瞅著石勒麾下旗兵,就要攻下張掖,擊敗西線的李文候和北宮伯玉等西胡聯軍...
    南漢朝廷不但不知感恩,還多生事端,悍然撕毀南北協議,出兵涼州,想要摘桃子...
    然石勒兵敗之後,董卓和丁原等人,不但未能收複涼州,還被馬騰韓遂等人,給重新反推到了潼關...
    簡直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壞透了...
    “大汗就教訓的是!”這一次,李儒果斷低頭認錯。
    在場都是聰明人,有些事一點就通,根本不需多言,過多辯解,反而落了下乘。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現在的大漢是個什麽狀態,李儒心知肚明。
    說一句風雨飄搖,都是誇張了,應該說是四處漏風,八方漏洞...
    境內的黃巾蟊賊,都未完全搞定,卻在這個時候,眼紅北夏開疆擴土的速度,擅自生事...
    結果倒好,偷雞不成蝕把米,弄走了匈奴人石勒。
    後麵的王國、宋建、馬騰、韓遂、句滇、李文候、和北宮伯玉等漢羌豪酋,卻直接雄起...
    打得董卓丁原等漢軍,節節敗退,不得不重新龜縮回潼關自保....
    甚至,此番若非李信率軍南下,讓京兆方向的馬騰韓遂等叛軍感覺到了壓力,主動後撤...
    董卓和丁原等人,都未必敢出潼關,在渭水南岸紮營...
    李信見李儒態度端正,遂擺了擺手道:“回去告訴董卓,本汗此次出兵,是為解大漢之憂而來...”
    “放任涼州叛軍作亂,最終受傷的還是大漢,是涼州百姓...”
    “大夏作為上國正統,不能看著百姓遭災,而無動於衷...”
    “謹遵大汗旨意!”李儒不敢辯解,當下躬身行禮,而後徐徐告退。
    亦如李信所說,涼州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硬著頭皮拿著,不但燙手,還會灼傷整條手臂...
    無論是京兆地區的馬騰韓遂,還是枹罕地區的宋健,都不是現在的大漢朝廷,所能平定的...
    與其讓他們在涼州做大,乃至在潼關處,擄掠地方,窺伺關中...
    還不如果斷放手,借助夏軍的手,將其平滅,來的安穩...
    至於說,涼州讓李夏占了去,會造成資敵,乃至助長李夏進一步膨脹的氣焰,這個問題,又有誰去在乎呢...
    如果說在決定出兵涼州之前,大漢爆兵三百萬,狀態良好,感覺自己似乎又行了,有了與北夏重新爭雄的資格...
    然真當他們,趕走石勒之後,對上王國宋建等漢羌聯軍之時,才知道自己此前贏得是多麽僥幸...
    可以說,若非八旗內部不和,加上安定戰場上的劉豹,有意放水...
    導致河西走廊內的石勒正黃旗,補給被斷,東西受阻,腹背受敵,董卓和丁原的二十萬西涼聯軍,都未必是石勒的對手...
    因為其後的涼州戰役已經說明了一切,被石勒壓著打得王國宋建等人,卻能反過來壓著董卓和丁原等人的漢軍打...
    這種前後的差距,讓漢庭從上層的皇親國戚,到地方上的諸侯將領,認識到了什麽叫真正的差距已然沒有了,與諸夏爭雄的心氣...
    畢竟北夏的建製,可不止有石勒正黃旗,還有匈奴八旗,還有鮮卑四王,更有九大將軍府...
    這些中,隨便抽一個出來,都夠大漢心驚膽顫的,更別說全麵開戰...
    現在不管漢庭反對或者是讚成,都阻擋不了,北夏吞並西涼的實力與決心...
    因為此次,攻掠涼州的,不再是匈奴旗兵,而是李信這名人主,親自統軍...
    其中所能調動的力量,所展現出來的軍力,與此前相比,完全是天差地別...
    事實上,也並未讓李信多等,隨著李儒一行返回渭水南岸大營。
    不知與董卓說了什麽,前後不過一刻鍾,西涼軍和丁原劉岱的漢軍,便開始拔營向潼關方向撤離...
    很顯然,不但李儒認識到了,涼州漢羌聯軍的威脅...
    就連董卓,在過去的交鋒中,也體會到了,馬騰韓遂等人的難纏...
    西涼軍損兵折將,不但沒能跨進長安,反而被叛軍,反推到了潼關地區...
    其中過程,不可謂不複雜,不可謂不棘手...
    果斷將涼州讓給夏軍,讓兩方人馬狗咬狗,相互消耗,更符合大漢當下的戰略利益...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