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少年老成
字數:5467 加入書籤
“罷!”李信擺了擺手道:“汝且抬起頭來,讓吾瞧個仔細...”
“天主!”司馬懿聞言,身形一震,旋即微微抬首。
隻見上首處,一名神色微醺的青年,在左右美人的服侍下緩緩起身。
雖然對方年齡與自己相仿,一副醉生夢死,沉迷酒色模樣,但司馬懿卻不敢有絲毫小覷。
因為他知道,上首處的青年,就是威震天下的北夏李屠夫,是諸夏百族的共主,是草原大漠共尊的夏天可汗。
其中任何一項名頭,都能壓得中原大漢,惶惶不可終日。
若是真被那放浪形骸的表象所欺騙,而起了輕視之心,恐怕會比現在的大漢還慘...
想到這裏,司馬懿立即收束視線,眼觀鼻口,不敢多看...
李信眸光微眯,在老馬那八尺的身軀上,左右掃視,上下橫量,想要窺視出個所以然來...
眼前這家夥,能在曆史上留名,留下偌大名聲,便絕不是表麵上呈現出來的那麽簡單...
人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聽耳順、七十古來稀...
而老馬,已經七十歲的高齡,還能終極一躍,發動政變,篡奪曹魏基業。
其心可佩,其誌可敬,其人可驚,當為老男人的典範...
而且老馬篡權,也間接的給後世各朝帝王,提了個醒...
那就是,對於有能力,且懂得隱忍的權臣來說,不管其年紀多大,身體多病,都不能掉以輕心...
君不見豬扒扒,大限將近之時,還要把辭官歸鄉,已至七十七歲高齡的李善長,給拉出來哢嚓掉...
站在曆史教訓的角度上來看,老豬並沒有做錯,因為他若是不那麽做...
後麵可能就沒有諸王靖難得事了,老朱家很可能,會直接改朝換代...
畢竟男人嗎,哪怕老的走不動路,隻要臨死之前,還能夠哆嗦一下,總能來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想到此處,李信不由感慨而發:“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汝年紀輕輕,便能有如此耐性,如此忍力,確實當得起,年輕俊傑之稱...”
“天主過譽...”司馬懿很謙遜,不敢露出絲毫鋒芒。
李信見他一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模樣遂道:“老成持重之性,忠誠博達之相,有名臣典範...”
“希望汝莫負了忠達名號,能披肝瀝膽,盡忠職守...”
“謝天主賜字!”司馬懿順勢俯身,高聲拜道:“臣司馬忠達,必竭誠盡智,忠心瀝膽,肝腦塗地...”
“為大夏,為天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個時代,人大多有兩個名字,即乳名和字號。
禮記中載: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諡,周道也...
意思是說幼年稱呼名,年滿二十歲,行了冠禮,就是成人了,人就稱呼他的字...
而這個字,通常由德高望重的長輩、尊長或父輩取定...
若是隻看年齡的話,李信年紀輕輕,便隨意給人弄了個字,乍一看上去,似乎有點侮辱人的意思...
但李信身為人主,雖不占長,但占了一個尊字,一個極致的尊字...
這就相當於,天子賜字,其中效力比之所謂的師傅長輩,強了何止百倍...
這是多少人,求之而不得,也不敢奢求的東西...
可以說,有了這個字,他司馬懿隻要不作死,以後無論是在大夏還是大漢,人生仕途,幾乎是一望坦途...
李信擺了擺手道:“涼州一行,汝辦事有功,官升十級,可入選文章學院,或彰武軍校進修...”
“汝回去好好想一想,到底是軍功升爵,還是文官封侯...”
“謝主隆恩!”司馬懿當即砰砰叩了八個響頭,以示忠心。
文章學院,是大夏重點培養,行政文官的地方...
因為李夏對於世家的防備,和不信任,那些來投靠的家族子弟,多是發配一些偏遠地區,攜帶大夏典籍,教化四方...
要麽就是,被大夏的文武官員,收作幕僚,搞些輔助類工作,根本進不了李夏的政務院係統...
而真正能進入李夏行政中心的,則是北方司州,那些身家清白,沒有背景的寒門學子...
這些人中一些才能出眾者,有希望進入文章學院進修深造,出來之後最低起步便是一方郡守大員...
而彰武學院,其前身是夏軍中的講武堂,其中授課老師,多是太史慈、臧霸、徐晃、韓忠、等軍方大佬...
隻要在裏麵將學分修滿,外放出來,最低也是一名府兵的千人校尉起步...
這裏的校尉,可不是普通的城防校尉,而是貨真價實的戰兵校尉...
其統領的士兵,皆是夏軍中的正規戰兵,百戰精銳,以一當十...
可以說,無論司馬懿選擇哪個院校進修,隻要學業有成,必然飛黃騰達...
待司馬懿和一眾文武離開,李信旋看向身側美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主人”美人見狀,捧著美酒,抿入口中。
李信拍了拍昭姬翹臀,詢問道:“汝也是世家大小姐出身,可識得河內司馬家...”
“司馬八達的名號,妾身自然聽過隻是不知,主人何意...”
美人麵色平靜,將李信的腦袋放入懷中,輕輕的按撫著。
“嗬嗬!”李信抿了口葡萄酒,笑道:“汝觀那司馬懿如何?”
“司馬八達的名號,又是否言過其實?”
“嗯!”美人目光微轉為轉,將胸前大手按住:“司馬才俊,名門望族之後,腹有詩書,胸有華彩...”
“然年少成名,卻老成持重,不驕不躁,毫無鋒芒,更無青年之意氣...”
“以此觀之,不是深有城府,便是更大的野心...”
“是嗎!”李信略顯詫異的看了美人眼,不吝讚歎道:“昭姬不愧中原才女之稱,看人待物,確實是鞭辟近裏,入木三分...”
李信能看破司馬懿的偽裝,看破其心中城府,那是站在上帝視角看的。
而昭姬一個女子,初次見麵就看清其人虛實,確實不一般。
“主人何意?”美人蹭了蹭李信的下巴,略顯不解。
以大夏的實力,治下疆域廣沃,人口眾多,青年才俊,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
那司馬懿雖然有些才華,但也不至於讓李信這名諸夏共主,夏天可汗過多關注吧。
“嗬嗬!”李信笑了笑,抱起美人輕盈嬌軀,轉入紗帳。
亦如昭姬所想,對於老馬之事,李信隻是有感而發,並未過多關注。
以大夏的國政體係,若真能出現一個權臣,將諸夏權柄篡奪,他李信也會給對方豎個大拇指。
因為諸夏,並不是傳統的秦漢王朝,也不是皇權至上的國度。
傳統的中原王朝,秦漢隋唐元明清這種,一旦出現權臣,便有篡國的風險...
因為這些王朝,是皇權至上,所有的權利最終會匯聚到一個人手裏...
這個人可以是皇帝,可以是太後,也可以是權臣...
亦如曾經的趙高、霍光、王莽、乃至後來的司馬懿、劉裕、爾朱榮、高歡、宇文護、楊堅等,這些皆是權臣典範...
對於他們來說,可以直接決定,換誰做皇帝...
這些人,哪怕不做皇帝,但其中的權力,卻與皇帝別無二致...
他們若真想做皇帝,其實差點就是一個流程,差的就是一個名義而已...
但這是對於傳統的中原王朝而言的,是對於秦漢隋唐那種,皇權至上的國度而言的...
李信創立的諸夏,行的是聯盟製,是分封製,是諸王和諸侯製...
這些王侯,有自己的領地,自己的國度,自己的臣民,自己的軍隊...
在李信構建的諸夏框架內,若政務院內,真出現了權臣,也無傷大雅...
因為權臣若真敢篡位,最多能控製的,隻能是李夏的江山,也就是長城以內,政務院下的中原地區...
但中原以外的諸王,那些找到機會的諸侯國,絕對會對中原的篡逆之輩,群起而攻之...
以篡位得來的國,以人心散亂和根基都不穩定的中原地區,對抗四麵八方,前來討伐的諸侯國,下場如何不言而喻...
是以李信根本不怕治下出現權臣,也不怕他們篡逆,若他們真能做成,也是自己的後人無能,沒有存續的必要...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