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西域匈奴大漢

字數:4336   加入書籤

A+A-


    “大汗!”耆婆娑見李信似乎對那段曆史,頗有興趣,便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
    他心下振奮,遂環顧一圈,高聲道:“偽漢朝廷,自開國起,便透露著一股,虛偽疲弱之氣...”
    “哪怕到了武帝時期,對匈奴的反擊戰,依然是如此...”
    “整個漢匈戰爭的過程,乃至每次戰役,我於闐藏室內,皆有收藏和詳細記錄...”
    “武帝元朔二年,匈奴騎兵進犯上穀、漁陽等地,漢軍避實就虛,實施反擊,派遣年青將領衛青,率大軍進攻為匈奴所盤踞的河南地...
    衛青引兵北上,出雲中,沿黃河西進,對占據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所部進行突襲,攻占了河南地...
    並在河南地設置朔方五原兩郡,並築朔方城,移內地民眾十多萬在朔方屯田戍邊...”
    “漠南之戰時期,漢武帝遣車騎將軍衛青,率軍出朔方,進入漠南,反擊匈奴右賢王...
    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牽製匈奴單於左賢王,策應衛青主力軍的行動...
    衛青出塞二三百公裏,長途奔襲,突襲右賢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狽北逃,漢軍俘敵一萬多人,凱旋歸師...
    此次大勝,漢庭進一步鞏固了朔方要地,徹底消除了匈奴對京師長安的直接威脅...
    於是次年二月,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再度率騎兵出定襄,前後殲滅匈奴軍隊一萬多人...
    這一次漢廷,擴大了對匈奴作戰的戰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卻漠北一帶,遠離漢境...”
    “其後元狩二年的河西之戰,為了消除匈奴對漢朝的側翼構成威脅,也為了漢廷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鞏固西部地區,遂決定展開河西之役...
    為此漢武帝,組織強大的騎兵部隊,委派青年將領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軍。
    霍去病率精騎萬人出隴西,越烏鞘嶺,進擊河西走廊的匈奴,突然襲擊的戰法,長驅直入,在短短的六天內連破匈奴諸王...
    接著翻越焉支山千餘裏,與匈奴軍鏖戰於皋蘭山下,連戰皆捷,殲敵近九千人,斬殺匈奴名王數人,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多人,凱旋而還...”
    “同年夏,漢武帝為了徹底聚殲河西匈奴軍,再次命令霍去病統軍出擊,
    為了防止東北方向的匈奴左賢王部乘機進攻,張騫、李廣等人率偏師出右北平,攻打左賢王,以策應霍去病主力的行動...
    這一次,霍去病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繞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縱深達一千多公裏,遠出敵後,由西北向東南出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大破匈奴各部...
    並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黑河流域,與河西匈奴主力展開決戰,殺敵三萬餘人,取得決定性勝利...
    霍此戰共俘獲匈奴名王五人,及王子、相國、將軍頭目等百餘人,收降匈奴渾邪王部眾四萬,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地區...”
    說道這裏,耆婆娑頓了頓,揚聲感歎道:“若是單純的從上述一係列的大戰之中,足以可以看出漢朝還是很強大的,竟然數戰連捷,把匈奴人打的如此慘...
    “在霍去病與衛青的種種光輝戰績,匈奴自此遠遁漠北,大漢境內的百姓,一般認為自此之後,匈奴徹底落寞,再也不能對漢朝構成威脅...”
    “然真正的情況卻是,匈奴內部哪怕分裂了,也並未停止對漢邊的襲擾,同時還進一步加強了對河西走廊,及西域諸國的爭奪和控製,我於闐國也未能幸免...”
    耆婆娑搖頭感歎道:“漢武帝統治後期,為了打擊匈奴的擾邊和確保西域,漢軍曾經多次向漠北進軍...
    而這些進軍的結果,大多是難以啟齒的失利或無果...”
    “元鼎六年,為了反擊匈奴日益頻繁的侵擾,漢武帝令故太仆公孫賀率 一萬五千騎兵,從驃侯趙破奴將一萬餘騎兵...
    出塞尋殲匈奴軍,結果兩人長途奔襲,徒耗錢糧,無任何戰果...”
    “太初二年春,漢武帝命浞野侯趙破奴將兩萬騎兵出朔方,接應在內亂中投誠降漢的匈奴左大都尉...
    趙破奴與左大都尉相約在浚稽山匯合,漢軍將到浚稽山時,左大都尉準備起事卻失敗遭到單於反殺。
    趙破奴見匈奴軍來攻,揮軍擊潰前來進攻的匈奴軍,捕俘數千人,撤至距漢境僅有數百裏時,遭遇匈奴軍數萬騎的團團包圍。
    兩軍大戰,趙破奴乘夜出營尋找水源,卻被匈奴軍擒獲,匈奴隨即向漢軍發動猛...
    漢軍因為喪失將領而群龍無首,兩萬騎兵盡數命喪邊境之上,此戰不可謂不慘烈也...”
    耆婆娑麵色唏噓:“天漢年間,漢朝使者蘇武被匈奴使者扣留,漢武帝聽聞大怒,於次年派遣軍隊再次進攻匈奴...
    令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兵出酒泉,因杆將軍公孫敖率一部騎兵出西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騎都尉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另派強弩都尉路博德接應公孫敖...”
    “然李廣利在天山獲勝後遭遇匈奴追擊,損失慘重,公孫敖無功而返,李陵部隊則最為慘烈...
    相傳這支步兵皆荊楚勇士,力扼虎,射命中,首戰浚稽山便擊潰三萬匈奴騎兵,殺敵數千...
    但在草原上,終究是匈奴人的地盤,李陵所部精銳,遭遇匈奴數萬主力騎兵的圍追堵截...
    最終在距離漢朝邊境百裏之地彈盡糧,李陵無奈投降匈奴,其部下僅有四百餘人幸免...
    “征和年間,漢武帝在垂暮之年,抱著誓滅匈奴的決心,最後一次出兵匈奴...
    命令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七萬出五原,禦史大夫商丘成將兵三萬出西河,重合侯莽通率四萬騎兵出酒泉,大舉進攻匈奴...
    三路大軍十四萬,皆是大漢的主力戰兵,精銳之師,可謂漢武帝後期出兵數量之盛。
    禦史大夫商丘成在浚稽山與匈奴人大戰 九日,漢軍且戰且退,一直戰鬥至蒲奴水,匈奴軍方才退走,重合侯莽通的四萬騎兵同樣無功而返。
    人數最多的李廣利率軍一路北掃,所向披靡,卻因為迫切希望邀功以證明清白,於是令護軍率兩萬騎兵渡過郅居水尋戰...
    漢軍兩萬騎終於與匈奴左賢王部左大將所率兩萬騎相遇,激戰一日,漢軍殺左大將,斬殺甚眾。
    但也正因為如此,李廣利軍已經成為深入漠北的孤軍,退至速邪烏燕然山,被匈奴孤鹿姑單於親領五萬騎兵攔截...
    大戰之中,匈奴人從背後挖壕溝襲擊,漢軍全軍覆沒,李廣利投降被殺,漢武帝在位期間的最後一次,北伐匈奴也以慘敗告終...”
    說到這裏,耆婆娑環顧潘豹梁習等一眾曾經的漢將道:“可以說,整個漢匈戰爭中,漢武帝除了前期取得了優勢,和宏大的戰果外...
    後期的曆次對匈奴戰役中,漢軍皆損失慘重,累計陣亡士兵,數以十萬計,兵員損失幾乎是十倍於匈奴,乃是真正的慘淡收場...”
    聽著耆婆娑的詳細訴說,乃至例舉明證,王雄、潘豹、梁習、關靖、毋興、乃至曹性魏越等曾經的漢邊境將領...
    再也不複此前的精氣神,像霜打的茄子,焉了吧唧的...
    他們一直以為,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滅絕了匈奴,統治了草原,是南北共尊的天子。
    但沒想到,真實的情況,與朝廷宣傳的會有這麽大的出入,乃至相差甚遠…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