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其心必異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A+A-


    李信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吾亦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
    “更知戎狄豺狼,畏威而不懷德的,深層秉性...”
    “給予其過多的權利,允其封邦建國,若其做大做強,逆反諸夏,幾是必然...”
    “這!”聞言,在場文武皆是一震,旋即看向上首...
    對於國主當前的性格,他們這些心腹文武,再清楚不過...
    那是一種順勢膨脹,目空一切的狀態,越是形勢大好,則越是誌驕意滿...
    往往隻有在逆境中,才會體現出杯弓蛇影,多疑猜忌,才會保持頭腦清醒...
    左手處,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順起身,拱手進言道:“君上既知,豺狼秉性,為何還要縱容...”
    “甚至允其封邦建國,此豈不是養虎為患,貽害萬方...”
    “是啊君上,以石勒那廝的凶性,若其得勢,必然會愈發膨脹,難以遏製...”
    眾將原以為,李信這名君主,是因為稱孤道寡以來,被一連串的勝利,和匈奴人獻上的美人迷了眼睛...
    但現在觀李信的作態,似乎很清醒,比他們所有人都清醒...
    但為何,還要放任石勒爆兵,放任胡人做大,這豈不是後患無窮...
    “行了!”李信看向列座文武,目光從臧霸、昌豨、高順、魏越、以及王雄、潘豹、梁新、毋興等邊將身上掠過。
    他緩緩開口道:“封邦建國,廣封諸王,是大夏開國時便定下的,亦是大夏轉向諸夏的基本國策...”
    “西域戰事未消,河中之地尚在烏孫、月氏、康居等地區強國手中,慷他人之慨而已…”
    “且西域諸國,及周邊胡羯,薩珊安息等,這些族群,這些勢力,難道就不是異族了?”
    “若石勒有能力,為我大夏開疆擴土,慷他人之慨,從這些獵物身上,撕下一些血肉,賞賜給有功將士,又有何妨?”
    “至於養虎為患,尾大不掉的問題,與諸夏開疆拓土相比,又算的了什麽?”
    “爾等莫要以為,弱時卑伏,強時為盜,隻是胡人獨有?”
    “中原漢人,畏威而不懷德者,少嗎?如今的大漢,若何?”
    “其勢弱而卑服,然其先前強勢時,有德行否?還不是對我等窮追猛打趕盡殺絕?”
    “如今大漢勢弱,方才顯得恭敬,顯得卑服,其一旦強勢,必然北伐侵擾…”
    “這!”在場文武聞言,盡皆沉默。
    強時為盜,弱時卑伏,此性絕非胡人僅有...
    畏威而不懷德的事情,也並非隻發生在胡人身上...
    這不是單純的一個族群,單純的一個性別的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
    區別隻是,多寡而已,隻是數量占比的問題...
    亦如大漢,其勢強時,盛氣淩人,其勢弱時,和親納貢,卑躬屈膝...
    亦如麵對曾經的匈奴,大漢勢弱,那就是和親通好,百年友好,稍微有點實力,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哪怕是曾經的夏軍也是如此,形勢不如人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綏靖示弱,息事寧人...
    李信見眾人無言,頓了頓又道:“諸夏之間,無論胡漢,無論封邦建國者何人,是何族群...”
    “其若強勢,則必然生出叛逆之心,若大夏主體衰弱,諸侯國公然叛亂,幾為必然...”
    “此不以胡漢而轉移,也不以族群而會有所變化,但吾還是要堅持分封不動搖...”
    “因為吾要建立的是諸夏,而不是李夏,希望諸位明白,也希望諸君謹記...”
    李信直接將話挑明,告訴在場文武,告訴王雄高順等一眾對胡人有偏見的原邊軍將士...
    那就是,無論他李信分封的是胡人將領,還是漢人將領,隻要這些人強勢起來,尾掉不大是必然...
    甚至若大夏這個中原主體衰弱,這些被分封出去的諸侯王,無論是漢人也好,還是胡人也罷,反叛也是必然...
    哪怕分封的諸王,都是李氏血脈,都是李氏子嗣,這種事情,同樣不可避免,甚至會更加明目張膽的搞叛亂...
    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彼時有著周禮作為束縛,分封的還都是自己人...
    然隻要周室這個主體衰弱,周邊的諸侯國,同樣不會給予絲毫麵子...
    乃至最後被自己曾經分封的諸侯國,三番五次打臉,甚至到頻頻到周邑都城,問鼎之輕重...
    最後幹脆被自家分封的諸侯,直接出兵滅掉...
    在到西漢,分封的諸王,還多是老劉家的血脈,結果前後不過幾十年,依然爆發了七國之亂...
    甚至因為七國之王,皆是老劉家的後裔,有著同樣的血脈...
    有著同樣,繼承皇位的資格,是以對於皇帝位置的覬覦,更加明顯,叛逆之心也更加嚴重...
    哪怕是現在的東漢,朝廷沒有分封明晃晃的諸侯王,但地方的封疆大吏一旦做大,同樣是尾掉不大,乃至挾天子以令諸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切切都說明了,無論是封建分封製度也好,還是皇權大統製度也罷,地方做大,必然會威脅中央主體...
    這是必然,不以人力而轉移,也不以所謂的胡漢之別,而轉移...
    這些李信都知道,甚至心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他還是要施行分封製,還是要大肆分封有功之臣,大肆分封諸侯...
    他想告訴後來人,與其整日裏,去想著限製這個,限製那個,還不如保持自身強盛,更具有威懾力...
    且對於分封的地方諸侯,李信也不是沒有製衡的手段,漢武帝推恩令,那明晃晃的成功案例就在眼前擺著...
    李信這名整日裏鑽研,大搞封建,廣分諸侯王的人主,焉能不有所關注...
    他感覺,自己這一代,搞分封絕對鎮得住,大夏這個主體也穩得住...
    至於三五代之後,推恩令便會發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將那些不知上進的諸侯國,逐步分解掉...
    剩下的,強大的,必然是持續保持強盛,保持向外開拓的諸侯王國,而不是隻知道內鬥的豬猴...
    而且李信搞的分封,並非大漢那種內封製,而是外封製,在中原之外的地方,分封諸侯國...
    這些諸侯國道目標,也是向邊疆開拓,向外輻射,而不是向內,與大夏主體爭奪領地...
    就算出現那種,腦生反骨的叛賊,以諸夏的大義、製度、人口、科技、物產、體量、乃至軍事實力...
    若當真到時候,輸給了邊荒地區的叛亂諸侯,那就是腐敗無能,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了,也沒有資格再繼續存在下去了...
    而且李信想要建立的是諸夏,是諸夏聯盟,而不是單純的李夏...
    若連最基礎的慷他人之慨都做不到,還搞什麽分封製,還搞什麽諸夏...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