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鮮卑魁頭

字數:4824   加入書籤

A+A-


    遼東,安東山脈西側,雅根河南岸,草木茂盛,鬱鬱蔥蔥。
    夕陽西下,刺目的光芒,自天穹傾瀉,將連綿的山脈,與河畔邊的營帳,浸成血紅色。
    在營帳西南部,前是一排排高大厚實的柵欄,粗壯的原木緊密排列,縫隙間插滿飛羽箭矢。
    一麵麵玄色牙旗,在北風中獵獵翻卷,壕溝裏斜插著鹿砦碎片,削尖的鬆木上,殘留著暗褐色血漬,腥氣刺鼻。
    營寨內部,一名名手持槍矛的鮮卑士兵,神色疲憊,精神緊繃,在哨塔上不斷巡視。
    寨牆南部,則烽煙四起,戰火連天,箭矢如雨,喊殺聲直衝雲霄。
    一排排遼東士兵,身披黑色鐵甲,手持刀盾,越過壕溝,登上寨牆。
    他們仿佛無窮無盡的鐵潮,衝擊著鮮卑人的防線,與敵人在每一處寨牆,每一處垛口,爭奪著每一寸空間,反複爭奪廝殺。
    連綿十餘裏的沿河寨牆上,屍體堆積,殘肢斷臂,血流成河,無不說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安東山三裏外,一丘四百米的陵高地上,黑底紅邊的夏字纛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纛旗下方,大夏上柱大將軍、軍機院總參、東王太史慈,兼按劍而立,俯視著整個河岸戰場。
    在他身側,則是張遼、郭威、韓猛、魏豹、李原、陳泰、趙雲、單經、田疇、鄒丹、公孫瓚等長城邊地,和遼東地區將領。
    此刻大夏整個東北戰區,四大將軍府統帥,和上柱大將軍太史慈,皆率領麾下主力,匯聚到了安東山下,雅根河戰場。
    而整個東北草原上,能值得太史慈,和四大將軍府聯手圍剿的,一根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
    “呼!”太史慈眯了眯眸子,迎著東北風,眺望河畔戰場:“魁頭這廝,倒也有些能耐,可惜挑錯了對手...”
    “嗬嗬,何止是挑錯了對手,選錯了隊友更可怕...”
    副將李原,搖頭輕笑道:“魁頭此人,放著好好的東部草原之王不當,非要上躥下跳蹦躂...”
    “以為國主率軍西征,便再也沒人能治的了他,豈不知我大夏各部,早已今非昔比,碾之如螻蟻...”
    “是及!”鎮北將軍陳泰,眺望河畔戰場上,不斷推進的戰線,亦是點頭道:“時代不同了,而今整個北方草原,從西方薩岩嶺,到遼東倭海,皆是我大夏的天下...”
    “莫說是他東部魁頭,就算是其聯合中原的偽漢,也不夠我軍一隻手打得...”
    “若非有中部軻比能,這塊硬骨頭在裏麵墊著,單憑征遼將軍府,便能平推了他...”
    公孫瓚看著北方,節節敗退的鮮卑營寨防線,麵露唏噓:“魁頭啊...曾經的東部之王...竟然淪落至廝...”
    “果然是世道無常,是我等...跟不上時代了啊...”
    此前大夏國主,草原天可汗李信,立國不過一年,便開始大動幹戈...
    甚至不顧賈詡王充等人的反對,親率領三十萬主力大軍西征...
    如此,也讓中原和草原上的一些人,看到了機會...
    南方的大漢朝廷,派遣董卓丁原劉岱等人,率聯軍八十萬,在孟津黃河一代,紮寨演武...
    中部的軻比能,也上躥下跳,趁著草原三王西征,兵力空虛,派遣族中勇士,四處煽風點火...
    東部魁頭更是,受南漢朝廷挑唆,急不可耐的,分派小族騎兵,在遼東地區,騷擾生事,試探大夏底線...
    最後更是聯合索榮,和東北的扶餘等餘孽,舉兵三十萬反叛,並越過遼東北道走廊,進攻東江平原...
    如此山雨欲來的景象,險些讓公孫瓚等曾經的漢人將領,誤以為舊事重演...
    擔心草原上的胡人又要雄起,再現當年檀石槐圍獵大漢的慘劇...
    隻不過此次聲勢浩大的起事,最終以東部鮮卑全麵慘敗,而潦草收場...
    因為遼東之地早已變天,當地漢人的實力,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江平原更是被李信賜予給燕雲侯張遼,和朔方兵團四十萬將士做封地...
    而魁頭的不知死活,越過古北道走廊,進軍遼東,這自然觸碰到了張遼的逆鱗,和朔方兵團上下的底線,結局可想而知...
    莫說魁頭有三十萬人馬,就算再添三十萬,估計也討不了好...
    因為這一次,朔方兵團,是在給自己打仗,自然更加拚命,戰力更上一層...
    當初張遼率領八千朔騎,便敢強衝蹋頓二十萬的東胡聯軍...
    並以疲弊之師,陣斬鮮卑大將索隆,順勢擊潰來援的十萬鮮卑騎兵...
    而今遼東的三江平原,被李信賜予張遼和朔方將士,做安身立命的封地...
    並大規模,派遣工院術士,中原百姓,和當初朔方郡的移民,充實屯邊,助其在東北地區,站穩腳跟。
    當年的張遼初來乍到,便能斬殺烏桓蹋頓,擊敗東部鮮卑,逼其稱臣納貢,如今實力穩固,更上一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加上於東江平原,以逸待勞,本土作戰,東部鮮卑八萬先鋒勇士直接團滅,魁頭的後續十二萬主力,一個照麵便被打崩...
    從舉兵時浩浩蕩蕩三十萬鐵騎南下,到率領六萬殘兵敗將,狼狽逃回北部草原...
    若非後麵關鍵時刻,中部的軻比能,舉族支援,恐怕魁頭早已被張遼先一步收拾了...
    縱使如此,東江一戰後,魁頭部也是元氣大傷,實力大損,再也不複此前強盛。
    如今更是被東王太史慈、燕雲侯張遼、征韓將軍郭威...
    及白馬將軍公孫瓚等人,聯合出兵,圍困在安東山脈雅根河南岸...
    看情況,魁頭和軻比能等人,離敗亡之境,已經不遠了...
    “魁頭這是被南漢朝廷給坑了!”張遼目光幽幽,俯視著山腳下,鋪天蓋地向前推進的的夏軍陣列,感慨萬千。
    單憑一個東興王魁頭,縱使自我膨脹,也不敢隨意冒犯大夏的威嚴...
    但若是加上中部軻比能、南部的大漢、和東胡扶餘孽、及公孫度等人聯動。
    這便是人多勢眾,增了魁頭膽氣,有了操作的空間...
    再有就是,李信這名大夏共主,率領草原三王,和西征主力,遲遲未歸...
    如此千載難逢之機會,自然讓魁頭那顆,本來就躁動的心思,更加蠢蠢欲動起來...
    前期派遣散部騎兵,頻繁南下越線騷擾,試探夏軍各部底線,見張遼李原等人收縮軍力,未敢質責也不敢反擊,便愈發肆無忌憚,乃至公然反叛...
    殊不知,這隻是夏軍各部將領,有意縱容的結果罷了...
    太史慈李原、張遼公孫瓚等,各大將軍府的統帥,正愁著兄弟們手中的刀劍生鏽,無戰功可撈...
    結果魁頭這蠢貨,關鍵時刻,不長眼的跳了出來,他們自然不會客氣,拿東部鮮卑的人頭撈功...
    戰功這東西,少有人會嫌多,太史慈和張遼這等,最高層級別的將領,或許已經不需要...
    但他們各自麾下的兄弟,卻還未曾到達到將軍府統帥的高度,亦需要軍功升爵。
    郭威魏豹等人,需要軍功封侯,李原陳泰等人,想要開疆拓土,乃至在域外封國,建設新的領地...
    公孫瓚、田疇、鄒丹、單經、趙雲等曾經的幽州降將,亦需要一場暢酣淋漓的大勝,來博取李信的信任,在夏軍中站穩腳跟。
    而且夏軍行的是軍功封爵製,整個國家的從上到下,從府軍將領,到普通士兵,都渴望著戰爭機器的重啟。
    乃至河北四州,各大兵工廠內的匠工,和州郡內新設眾多工坊,也想要新的戰爭紅利,同時向軍部傾銷自家產品...
    與其說,此次是魁頭軻比能等人自我膨脹,公然舉兵叛亂,還不如說是夏軍東線高層將領,順勢推波助瀾,有意縱容的結果...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