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突圍與議和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前番魁頭在東部草原,舉旗反夏,聲勢浩大。
餘峁熊律等東胡首領,見有機可乘,便各帶一部人馬,前來湊熱鬧。
他們是抱著撿便宜的心思來的,自然不願意與夏軍死磕,形勢不妙,果斷跑路不丟人。
“想要突圍,哪有那般容易啊...”粟磾搖了搖腦袋,如今正值夏秋汛期,河流湍急,水位暴漲。
再加上,北岸還有闔閭赫連通等,北部鮮卑旗兵的狗腿子,在沿河監察巡視。
隻要有人渡河,不需三刻,便會亂箭射成蜂窩,然後被鐵騎踐踏成肉泥。
此番圍剿魁頭的軍隊,可不止是張遼公孫瓚等,夏軍四大將軍府...
還有漠南漠北,等草原諸部,也在出人出力,為李夏賣命...
而且這些鮮卑騎兵,裝備了夏軍的騎兵三寶,披上了魚鱗鎧甲,配備了強弓勁弩...
其中的戰鬥力,比之魁頭的本部人馬,還要來的精銳,來的強悍...
有這些實力強勁的,鮮卑本部族群,做帶路黨,魁頭等人根本逃不出,夏軍的包圍圈...
“我也不讚成突圍...”頭人索榮,亦起身出言道:“遼東之戰,我東部三十萬主力騎兵,死傷慘重,元氣大傷...”
“如今僅剩的二十萬勇士,乃我等最後的力量,亦是族人最後的希望,不可有失...”
如今整個雅根河平原上,匯聚著東西南北,各部將近四十萬的兵力...
其中東部鮮卑,因為主場作戰,是以參戰和調動的兵力最多,哪怕經曆過東江慘敗,但依然從各部匯聚了將近二十萬的青壯勇士。
其次便是,南線方向的軻比能部,唇亡齒寒的外援,約有騎兵十六萬,其中多是中部精銳,是以能夠抗住,遼東軍團的猛攻...
最後則是,從東北方向,和極地冰原上匯聚而來的,各東胡大小部族,加起來約有六七萬人...
這些東胡部落,族群複雜,頭人眾多,軍隊戰力和兵力規模參差不齊...
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這些人皆是牆頭草,隻是前來壯聲勢,撿便宜的...
是以帶的人不多,如今形勢不妙,自然可以舍棄大部隊,果斷跑路...
“吾也不同意突圍!”卻吉亦起身保全,目光在餘峁熊律等人身上,掠過道:“爾東胡各部,非反夏主力,自然可以做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然我東部勇士,和族人希望,皆聚於此,族群生存重擔在身,萬萬不可有失...”
卻吉對於東胡這群,看不清形勢,還特麽來回倒的牆頭草,很是鄙視。
亦如當初和連舉旗,彼時匯兵百萬眾,但其中真正的作戰主力乃是各部鮮卑...
結果和連一露敗勢,這些湊熱鬧撿便宜的東胡人,便是第一時間帶頭跑路的...
如今魁頭露出敗相,又是這群人,想要動搖軍心,帶頭跑路...
東胡各部,隻想撿便宜,是以帶的人並不多,想要突圍很容易。
之所以說很容易,不是因為他們能突破夏軍的封鎖線,而是因為東側便是安山。
東胡的伏戎朱蒙等人,本就是生長在白山黑水間,漁獵的林胡...
外加人員不多,舍了大部隊,還是有很大的可能,穿越安東山脈,尋到生機的...
但魁頭和他們東部鮮卑,各族最後的主力,便在這河原上,如何能夠輕易舍棄...
卻吉環顧一圈,繼續道:“夏軍重兵雲集,步步推進,並在外圍設下重重障礙,如何能讓我等,輕易突圍...”
“而且西線是太史屠的冀州軍團,足足三萬九千的精銳戰兵,和九萬多的常備府兵...”
“南線是張遼的征遼兵團,李原的幽州軍團,和公孫瓚的遼西軍團,此三者合兵六十萬...”
“北線是赫連通闔閭等,北部鮮卑的走狗,在河水沿岸虎視眈眈...”
“如此精兵強將,我等連最基礎的防守,都困難重重,何談突圍...”
卻吉不願意族中勇士,做無謂的犧牲,更不想最後的火種,消耗在這場無異議的戰爭上...
其實以鮮卑人的主場優勢,和騎兵的機動優勢,若是能跑路,他們早就跑路了...
何以如今這般,被人重重圍困,逼入進退不得的窘境?
除非他們願意拋棄軍中的大部主力,轉而帶領少部分親衛,撤入安東山脈...
如此倒有很大可能,擺脫夏軍的重重圍剿,突圍而出...
但如此一來,實力大損,他們東部鮮卑,便隻像扶餘高麗等族群一樣...
逃到極北冰原上,喝西北風雪度日,永遠和草原無緣了,但這如何能讓他們甘心?
“既然突圍不得,那便議和!”
最終還是粟磾,出言道:“今局勢危機,突圍是不可能突圍的,隻能勉強懇求與夏軍議和...”
“如此方才能保住各部性命,保住我族根基不失...”
目前他們手中,還有一些實力,還有一些籌碼...
現在議和,還能在待遇上,為族人爭取一二...
若是真等夏軍,突破防線,中軍全麵潰敗,恐怕縱使他們想要投降,也不可能了...
這一次,索榮塞蹇等,東部鮮卑大人,競相附和道:“不錯,粟磾大人言之有理,為今之計,隻能議和...”
“當下階段,保全族中,最後的火種,才是要事...”
“是及是及,夏軍素重信義,議和之事,或許可行...”
說是議和,其實就是投降,雖沒有明說,但聞弦知雅意。
而且,輸給李夏這個北方霸主,並沒有什麽丟人的...
再有就是,夏軍的信譽,一向良好,說屠屠你,就屠屠你...
雖然看上去凶殘了點,但就信譽這一方麵,還是有的放矢。
至少比之將誓言和約定,當做放屁一樣的大漢,要好多了。
而且,李夏現在行的是兩院製,即長城以南的中原歸中原人管,長城以北的草原歸草原人管。
目前的漠南慕容部,漠西步度根,及漠北的拓跋部等,皆已歸服李夏,當了狗腿子...
他們東部諸族,還有什麽可矯情的呢,隻要與夏軍高層洽談妥當,這草原終歸還是他們鮮卑人的...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