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寶鈔發行

字數:5262   加入書籤

A+A-


    “做主!”李信聞言一愣,旈珠下的神色有些莫名。
    這倭國使者,和大漢一個吊樣,不按流程走啊。
    老子正沉醉在,發行寶鈔的美妙中,特娘的被你攪了興致。
    此番李信大肆賞賜開元寶鈔,乃至十倍百倍的恩賞,可不是單純的彰顯上國氣量。
    李信對於建設諸夏獨有的朝貢體係,和鑄幣流通很上心。
    因為這關係到大夏,及諸夏整體的千秋發展,甚至關係到諸夏今後在世界文明中的霸主地位。
    李信在西征結束,奠定諸夏的霸主地位後,不隻是縱情享樂,而是開始陸續詔見各地的番邦使臣,建立屬於大夏的金融朝貢體係。
    北方此前流通的漢五銖錢,現在全部換成了大夏的開元通寶,更是發行官方大額麵值的金紙幣,大肆賞賜各番邦屬國,建立以開元通寶為主要貨幣的流通體係。
    朝貢體係和鑄幣權,這個東西的作用,在不同人的手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統治者手中作用也不同。
    傳統的中原王朝,為了所謂的萬國來朝的虛榮,多是大肆賞賜中原的財力物力,與其域外藩國通好。
    那些個王朝,賞賜的是貨真價實的金銀,和絲綢瓷器等實物。
    雖說絲綢瓷器這東西,是中原王朝的土特產,也是對外貿易創收的重要商品,但終究需要損耗人力物力來生產的。
    而李信則不同,新的朝貢體係,直接被他玩出了新式花樣。
    首先就是詔見周圍的各大小藩國,給予正統的金書玉印冊封,納入諸夏體係...
    若是不願意加入諸夏體係,李信也不強迫,隻能讓他們自求多福...
    而加入諸夏體係的,則必須年年按時納貢,並且要以開元通寶,作為境內流通貨幣,必須以大夏寶鈔,作為民間和官方之間交易貨幣...
    理論上講,貨幣發行的範圍有多大,流通的有多大,持有鑄幣機構的勢力,便有多大...
    也就是說隻要諸夏的開元通寶,和新式寶鈔,能流通到世界各地...
    那就代表著大夏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對方的領地,可以用貨幣攫取對方領地內的人力物力等資源...
    有一句話叫,誰控製了能源,誰就控製了國家,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人類,誰掌握了全球貨幣,誰就掌握了世界。
    當年的豬明韃清,明明占有世界重量級的經濟體量,並將白銀定為官方結算貨值。
    雖然因為海洋貿易,使得白銀在世界範圍內流通,但中原地區又不盛產白銀,始終掌握不了,世界貨幣的發行權。
    但李信賜予各番國的朝貢恩賞,用的可不是金銀,而是金紙油彩幣。
    這種金紙,由金銀銅混合粉末,以及印刷模板,混合彩線油繪,造價成本不菲,具有極高的防偽屬性,
    但相比於寶鈔上的麵額價值,所謂的造價高昂,便不值一提。
    而且大批量的印刷寶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簡直是一本萬利。
    也就是說,隻要寶鈔體係完善起來,不但大夏不用再為財政困擾,反而加深了維係諸夏關係的紐帶..
    而李信手中亦多了一套,新的製衡廣大分封國的手段,和對諸夏境內資源調動的利器...
    是以發行寶鈔很重要,其中的利潤也很高,乃至高到離譜,讓人眼紅。
    但這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隨便印製,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成就的。
    這需要時間慢慢的培養與流通,是以每次有邦國前來朝貢,李信便想方設法的,推行諸夏的新式寶鈔,強製性的將之賞賜給邦國流通...
    隻需通過發行寶鈔,控製好其中力度,李信就可以不斷收割周邊國家,和部族的財富,這不比壓榨中原的百姓還有快感?
    這是關乎大諸夏未來,千百年的大計,所以在被倭國使臣打亂了節奏後,李信心中隱隱有些不悅...
    別人都老老實實的按照規矩來,你特娘的想搞特殊是吧...
    李信瞥了眼,矮腳使臣,麵無表情道:“爾等有何冤屈,跑到本汗這裏訴苦?”
    “若不說出個所以然來,本汗不介意派人去請倭島女王來一趟…”
    “天主...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倭國...宗祠...啊....”
    四野君長的本就又瘦又矮,此刻匍匐在大殿中央嚎啕大哭,宛若一隻沒有開化的野猴兒,顯得矮小與瘦弱,又讓人感覺到一股悲涼同情之感。
    他哭的傷心,說的傷心,總結起來就是倭國本來遠居海外,安居樂業,然誰也沒想到,從遼東竄出了一夥亂匪,乘船逃到倭國。
    然後倭國的苦難日子便來了,他們那個什麽倭國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更是被跨海而來的亂匪打的節節敗退。
    甚至不得不退到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地區,並表麵上對那夥亂匪俯首稱臣,不停的納貢交稅,獻糧獻女人才能換來短暫的和平。
    此番借著一年一度的朝貢機會,向上國表明情況,懇請李信這名天可汗,主持公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信心中毫無波動,直接道:“此乃爾等內政,大夏不便幹預....”
    “天主,那夥人是原本盤踞遼東的漢將公孫度,他們根本不是我倭國之人...啊…”
    四野君聲淚俱下,哀聲控訴,向天主稟明情況...
    若是他們倭國內部的叛亂,女王也就忍了,更不敢跑到大夏這來哭訴...
    但公孫度等人,乃是外來的漢人,而且還是曾經的漢朝將軍,這如何能忍?
    “公孫度!”李信眉頭一皺,不知這遼東的敗軍之將,什麽時候跑到東倭去禍禍了?
    難道是張遼和王充這兩對組合太猛,在進攻極北荒原的同時,還能分出精力,將公孫度這頭猛虎趕下海?
    “天主!”四野君匍匐在地,哭的更加傷心了:“公孫度那些亂臣賊子,強占我本州島嶼,在我邦肆意妄為,欺壓百姓禍亂倭族同胞!”
    “我等番民困頓遭難,日子過的更是苦不堪言,對方還在我邦地界招兵買馬意圖不軌,還請上國為我等主持公道啊...”
    “招兵買馬!”李信眉頭一皺,心中逐漸重視起來。
    要知道,公孫度那廝的能力,可不比白馬公孫瓚來的弱。
    若讓其占了倭島,立了基業,其中的威脅性,將不可小覷。
    四野哭訴著,從懷中掏出一副,絲綢錦圖道:“下邦亦知,此行給上國,添了些許麻煩...”
    “吾家女王臨行前,特地從國內,帶來珍珠一百箱,募選了三千童難孿女...”
    “另外還有黃金三萬兩,白銀十萬兩,深海沉鐵六萬斤,以慰勞上國勇士...”
    “除此之外,我王亦特地命人,在本國尋得一處大型銀脈,獻給上國,充當此次出兵軍資...”
    卑呼女王已經認識到了事情多嚴重性,一夥被大夏打的倉惶潰逃的敗軍之將,都能將整個倭國壓的抬不起頭來。
    那大夏這個天朝上國,實力又該有多恐怖呢?
    是以為了請動大夏出兵支援,倭使此番並非空口白牙,而是下了血本,帶著極大誠意來的…
    “咦!”李信看著腳下輿圖,最終目光定格在本州島北段,眉頭微挑:“這不是...傳說中的石見銀山嗎...”
    “邪婢女王為了請本汗出兵,這是下了血本了,提前千年把龍脈弄了出來...”
    此番四野君進獻的地圖,赫然是本州概略圖,甚至連富士山和石見銀山的位置,也標了出來...
    這真是打瞌睡送枕頭,得來全不費工夫,讓李信對那個素未謀麵的倭婢女王,心生欣賞...
    大夏現在正處於改革的深入階段,各種問題,在革新的推進過程中,也暴露了出來...
    所謂舊勢力,和頑固派的反撲,到沒有什麽...
    因為夏軍手中掌握著真理,李信手中握著大義。
    大勢強壓下,哪怕是冀州那些,盤踞千年的古老地頭蛇,也得老老實實的盤著臥著...
    真正讓李信感覺棘手,乃至難以解決的,也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他之前製定的,金銀銅三本位,似乎不大適合這個時代...
    因為隨著大夏不斷向外開疆擴土,境內金礦不少,銅礦也不少,但銀礦卻很少見...
    這就造成了,官方製定的,金銀銅一比十比百兌換比例,嚴重失衡...
    甚至出現了,一金兌三銀,乃至一銀兌三百的畸形情況,嚴重動搖了金銀國本...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夏境內改革的進程,是以銀礦缺失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