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劉瀅的愧疚

字數:4185   加入書籤

A+A-


    本來兩人是一母同胞,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龍鳳胎。
    在待遇和以後的機遇上,應該是處於同一個起點。
    然當劉瀅決定讓誰北上當世子的那一刻,李征和李政兩兄弟的命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周王作為嫡長子,便注定了比秦王這個嫡子,占據更多的優勢。
    因為無論是秦漢,還是更久遠的商周,施行的其實都是嫡長子繼承製。
    而且單純的從兩兄弟的封號,和王號上,也能看出一二。
    周王是秦漢以前,曾經周天子的王號,代表的是天下正統,是分封製的代表。
    而秦王,則代表的是曾經的秦國,乃至是皇權大統的開始與象征...
    而大夏雖然承的是秦漢的法,但上層行的是卻是分封製,周王天然的,適合繼承共主之位...
    是以秦王日後,最多隻能分封一國,做一名皇帝,正好印證了當初被周天子分封的秦國...
    皇帝看著是與中原天子齊平,是最尊貴者,然與諸夏的共主,完全是天差地別...
    而且,秦王的這個質子,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周王世子在北方極盡榮寵,倍受父母關愛,接受的是諸夏的教育...
    而質子卻在洛陽受盡了冷落,乃至被劉漢皇室針欺負,這種差距讓人落淚。
    秦王從小就很懂事,除了母親離開的時候,會暗自垂淚之外,根本不會給人添任何麻煩...
    就算在宮裏挨了何皇後的教訓,他也不向任何人言說,更不會向劉瀅訴苦,為的就是不讓母親傷心。
    可是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秦王在皇宮裏挨了訓,作為母親的劉瀅難道就察覺不到嗎?但她又能如何呢?
    自從共主李信西征歸來,被那些異域美人妖姬,迷花了眼之後,便對他這個正宮逐漸冷落了...
    甚至就連遠在洛陽為質的秦王,這個嫡係血親,也好似被遺忘了一般。
    一想到政兒這些年所受的委屈,劉瀅眼中的淚水便止不住的流。
    她心中更加痛苦和愧疚,感覺對不起孩子,自己這個母親虧欠的太多。
    “娘親!”似乎是感受到母親傷感的情緒,小政兒不由將小腦袋往她懷裏鑽。
    他嗅著母親身上的芬芳,感受著臉頰上的柔軟,重溫著母愛的懷抱與溫暖,很是安心...
    他伸出小手,擦掉母親眼角的淚水,低聲安慰道:“娘親不哭...孩兒以後...再也不惹娘親生氣了....”
    “娘親這次...能在洛陽多待一些時間...陪陪孩兒嗎?”
    “政兒要的不多...隻要娘親...多陪陪孩兒就好....”
    這一刻,小政兒是幸福的,是貪得無厭的,哪怕他心智早熟,終究對母親有著濃濃的依戀。
    母親愛護自己的崽是本能,幼崽依戀母親是天性,尋常的娃兒一旦轉身看不到母親的身影,就會暗自的傷心垂淚,甚至嚎啕大哭。
    哪怕是小政兒這種早慧的孩子,從小生活在滿是敵意的環境裏,對母親同樣有著深深的依戀,一點點關懷就能讓他開心一天。
    這是人的本能與天性,就算是兒孫滿堂的百年老者,在內心深處,都為自己的母親留著最柔軟的回憶。
    其實小政兒作為一國質子,還是強盛的大夏嫡子,就算是被漢廷扣在了洛陽,他的待遇絕對不會差,更不會出現什麽百姓競相辱罵的情。
    甚至大漢公卿,和宮裏的宮女侍衛見了他,也要畢恭畢敬的行禮,而不敢有絲毫僭越。
    然恭敬和待遇是一回事,氛圍又是另一回事,在這個處處皆是敵視的環境中長大...
    對於一個從小缺失父愛母愛的孩子來說,其中性情、心智、乃至人格,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始皇嬴政當年在趙國為質,那境遇可比李政慘多了,弄了個狼顧豺聲,鷙鳥不雙的性情...
    司馬遷更是評價其: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
    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始皇帝之所以會形成刻薄寡恩的性情,必然是與其幼年生存的環境有關...
    而托大夏的福,和母親劉瀅的關愛,李政在大漢的境遇要略好一些。
    在洛陽帝都內,雖然受到種種敵視,但那些人見了他,卻要畢恭畢敬的行禮,而不敢有絲毫逾越和怠慢。
    甚至李政要是不開心,看哪個心裏不爽,指揮侍衛砍了對方的腦袋,都算對方倒黴。
    但待遇再好,架不住處處敵視的氛圍啊,現在大漢上到王公貴族,下到愚忠的百姓...
    哪個不對大夏敵視,對李信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連帶著對李政這名,三歲大的小娃娃,也是潛藏著深深地敵意,甚至有不要命的民間遊俠,三番五次的搞刺殺...
    這就像是,一群人在你麵前,明明肢體禮節上,表現的恭恭敬敬,乃至卑躬屈膝...
    但那種藏在麵孔下,隨時想要刀你的眼神,卻讓人心弦緊繃,不寒而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種處處敵視,處處危險氛圍下長大的娃,童年真的快樂嗎?
    所以說劉瀅心裏是感傷的,政兒越是懂事,她就越是傷心愧疚,越是心疼的厲害。
    在過去的三年裏,劉瀅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是在北方的晉陽都城度過...
    因為她需要管理,李信那日益龐大的後宮,同時還要分出心思,照看征兒。
    隨著大夏日漸強盛,疆域愈發遼闊,各地諸侯國上貢的公主王妃,異域美人也越來越多。
    如今僅僅是美稷後宮團,鄴城後宮團等,長安後宮團,幽都後宮團,等四大陪都內的宮院內的王妃美人,便已經超過了四十萬...
    在加上大漢朝廷,還頻繁在民間選美,組成數量眾多的秀女團,北上晉陽,大獻殷勤...
    劉瀅這名大夏國母,至少要管理李信那六七十萬人的,龐大後宮團體...
    而且這些美人妃子,來自世界各地,語言習俗等,也千差萬別...
    想要將這些姿容美豔,出身高貴的女人,管理的井井有條,其中不但考驗個人能力,同時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是以劉瀅每年隻有是特定的時期,才能在李信的準許下,抽出一些時間,回到帝都洛陽省親,同時陪陪她心心念念的小政兒...
    她這名母親,留給周王的寵愛夠多,但留給秦王的愛太短,關懷也太少。
    盡管劉瀅心裏,每時每刻都在思念小政兒,恨不得傾注所有的母愛...
    但作為一名母親,然終究不能抵消心中的,那一份深深的愧疚...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