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七路伐漢

字數:4246   加入書籤

A+A-


    公元一九零年,三月初春,北夏國主李信,發兵百萬,七路伐漢。
    北路遼王張遼,統帥精騎八萬,步騎十二萬,出遼東,過徐州,直入兗州。
    東路倭海經略使,兼夷州都督高順,率東海戰船十萬艘,及三韓海倭水師八十萬入長江,分掠江東...
    南路石國大王石勒,率精兵九萬,戰兵三十六萬,扈從七十萬,經雪域高原,下金川益州,過漢中漢水,匯兵隴右。
    西路魏王延,率西域軍團十二萬,府兵六十萬,輔兵八十萬,經涼州,過長安,直插潼關。
    中路共主李信自領軍,率東南西北,八大軍府精銳,戰兵二十四萬,府兵七十二萬,民夫百萬眾...
    號稱大軍八百萬,兵分三路,渡過黃河,越過渭水,直取洛陽...
    漢庭震怖,董卓驚懼,百官惶恐,內有張超、張邈、劉岱、曹操、袁紹等關東軍舉旗作亂。
    外有北夏七路來伐,百萬大軍壓境,人心惶惶,百姓恐慌。
    董卓早已收到風聲,有感北方勢大,把京都,由洛陽遷往江南秣陵,新築的建鄴南都,避北夏兵鋒。
    因為靈帝劉宏在世時,便有感大漢在北方,難以長久。
    遂早早的命人在長江以南,揚州秣陵地區,尋得風水寶地,帝王之宅。
    並大練水師,留待將來,新帝繼位,遷都立鄴,以長江天險,守住大漢的江山社稷。
    可惜漢靈帝千算萬算,沒算到大將軍何進的愚蠢,更沒算到董卓的暴虐。
    導致北夏未亂,而大漢先亂了起來,這讓本就雪上加霜的漢庭,更加衰微。
    而董卓有感時事艱難,再加上漢靈帝此前的布置,遷都建鄴順理成章。
    到時憑借長江天險,水師之利,製衡夏軍的百萬鐵騎,不是沒有可能。
    董卓除了召還黃河之兵,遷都建鄴之外,也在著手遲滯夏軍的南下腳步。
    同時命侄兒董越、上將徐榮、郎將牛輔、李傕、郭汜、樊稠等心腹嫡係。
    率領黃河兵團,鞏固揚州、豫州、汝南、潁川、江淮等地,並新布防線。
    彼時諸夏大軍還在匯聚的路上,一眾漢庭大臣對於,不放一箭一弩,便放棄黃河防線,和帝都洛陽,多有異議。
    董卓大怒,恨朝廷百官不識時務,看不清局勢,乃殺伍瓊、周毖,免去楊彪、黃琬等三公職位。
    同時趁李夏大軍在北方匯聚之際,召還黃河沿岸,兩百多萬邊防官軍,強令獻帝及群臣西行。
    同時逼迫司隸、洛陽、三輔、豫州、兗州、淮北等地千萬人口被迫南遷。
    並縱火焚燒帝都三百裏,及洛陽所有的宮廟,宮府官邸。
    又令呂布發掘諸帝及公卿陵墓,掠其金銀,取其珍寶。
    還遣將四出虜掠,使東西兩漢近四百年來,在洛陽的建築底蘊毀滅殆盡,
    董王南下車隊,裝飾極為華麗,同於天子禦駕,沿途百姓被西涼騎兵殘殺、踐踏、屠戮者眾,死者枕藉,積屍滿路。
    抵達江南建鄴後,董卓自封攝政天王,以弟董旻為左將軍,封鄠侯...
    兄子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分別統率軍隊,宗族親戚,盤居要津...
    侍妾中子亦封侯,未及笄女,則封邑君,麾下親族,無論遠近,皆分封為地方長官。
    這是效仿北夏李屠夫,廣封諸侯,以鎮江南州郡...
    並在建鄴城中,大修宮闕,堅固營壘,城堡與皇都齊高,號稱萬歲塢。
    內有美人侍女三十萬名,積糧粟穀百萬石,金玉珠寶億萬兩,足夠三十年食用。
    董王自言: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江河足以畢老...
    很顯然,董王對於穎水、淮河、及長江等三道天險防線,抱有很大期待...
    因為這些地方,皆是水網密集之處,不利於李夏騎兵的施展。
    再加上,漢靈帝駕崩前,早已未雨綢繆,命人在南方,修建戰船三萬艘,大練水師六十萬...
    彼時舟楫連綿三百裏,遮天蔽日,阻擋北夏鐵蹄,當是綽綽有餘...
    可惜,董魔王的美夢,終究沒能做多久,便被李夏五路大軍碾的粉碎。
    先是石國大王,率領四十萬大軍,經益州出漢中,順江而下,直取江陵。
    緊接著便是遼國大王,張遼率領十萬鐵騎,突破黃淮防線,攻入揚州...
    在七日內,連下淮南、九江、廬江、江夏、烏江等六郡之地,兵鋒直指建鄴...
    倭海都督高順,率水師八十萬,自長江入海口沿岸登陸...
    並潛大軍,分掠吳郡、會稽、丹陽、廬陵、臨海、豫章等江東郡縣...
    旨在先掃揚州,在清江東,切斷建鄴周圍補給,將董魔王和偽漢小朝廷,徹底困死在建鄴城內...
    很顯然,在過去的時間內,大夏並非毫無作為,乃至多有準備...
    雖然李信這名君主,被美人消磨,沉溺於溫柔鄉裏享樂...
    但大夏為了滅漢,早在西征歸來之後,便做了完全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西麵長江上遊,雪域高原上的石勒軍團,以及東海倭島,和九州的百萬水師,便是擊碎大漢的兩柄死神鐮刀...
    董王苦心經營的潁、淮、江三道防線,根本沒有起到絲毫作用,便直接瓦解...
    西涼軍三大防線統帥,樊稠、牛輔、郭汜、李傕、徐榮等嫡係人馬,先後被各路夏軍攻滅...
    董王所謂的六十萬水師,三百萬大軍,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有,便崩潰投降...
    大夏南征,五路出擊,除了李信和張遼魏延三路外,其他兩路,皆是從南漢背後捅刀子。
    石國大軍主力,直接借道益州,走漢水,入長江,將北岸的牛輔郭汜等兩路西涼軍,攔腰斬斷...
    高順的東海水師,和夷州艦隊,更是直接突破漢庭水師防線,從長江入海口登陸,直入江東腹地...
    江北和和淮河兩線的徐榮李傕董越等人,後路被抄,補給被斷,直接團滅...
    麵對這種四麵皆敵的情況,董王見勢不妙,再也不敢於建鄴停留。
    果斷命義子呂布,率領三萬並州軍,和八萬本部西涼鐵騎,向廬陵突圍...
    作為曾經的沙場猛將,董卓雖然被皇宮裏的美人,酥了骨氣,軟了心誌。
    但原有的戰略眼光還在,他知道天險已失,漢庭大勢已去,單憑建鄴城,根本抵擋不住夏軍的進攻。
    所謂堅營固壘萬歲塢,積糧粟穀百萬石,守江河足以畢老,隻是他自己的心底安慰罷了...
    形勢不妙,帶著小皇帝跑路,他不是第一次幹了,輕車熟路,毫無心理負擔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