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曆17年!!超遷七資

字數:4957   加入書籤

A+A-


    “陛下有旨,宣安西........”
    “宣安西........”
    隨著李適的命令下達,邊上的小太監立刻跑出大殿對外大喊了一聲。
    而後,宮中的金吾衛也紛紛高喊了起來。
    不多時,皇宮之外的魯陽等人就聽到了陛下宣見的旨意。
    很快,魯陽等人便被人領入了皇宮之中。
    到了大殿之外後,跟隨而來的人,均被阻攔在外,唯有魯陽一人得以入內。
    含元殿大門開啟。
    殿中的李適跟一眾朝官,紛紛看向了門口的魯陽。
    由於魯陽是頂著風雪趕路,這一路過來,甲胄上就落了不少雪花。
    另外,他雖然是從回紇借道回來的,這並不代表,這一路上就風平浪靜。
    不然的話,他前麵的使者早就回來了。
    所以路上他也與小股的吐蕃軍交戰了數次。
    從龜茲出發之際,還是一身亮甲,現在甲胄上卻早已布滿刀槍痕跡。
    其上甚至還有一些未能洗去的,暗褐色的血枷。
    所以,魯陽的形象,在李適跟一眾朝臣看來,那可就非常可憐了。
    甲胄破損,還結有血冰,再加上魯陽這一路勞累,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
    “還是昔日天寶年間的鎏金銅扣!”
    兵部尚書看到魯陽這情況後,不由歎息了一句。
    “安西節度使郭昕帳下,焉耆鎮守使魯陽,代安西九千七百四十四位活著的,死了的將士,拜見陛下。
    陛下,此為將軍讓臣下交予陛下的印信。”
    魯陽在門口看到這場麵後,也是有那麽一點發虛。
    但走上大殿之後,他也就顧不上這許多了,當即對李適行了一個大禮道。
    而後取出一份絹書道。
    “快,快給朕看看......”
    李適從龍椅上起身,走下玉階。
    邊上的小太監想要前去拿信遞呈,卻被李適一把甩開。
    最後李適親自接過了印信。
    “十五年來,安西一軍既無糧餉,又無輜重,你們如何守城?”
    在李適查看印信之際,門下侍郎這時候詢問道。
    “大曆三年,河西走廊失守,瓜州失守,安西都護府中,錢糧盡斷,輜重盡無。
    將軍令人勘采礦產,造兵鑄錢。
    我們便是用自鑄的銅錢,收購西域諸國,另向沙陀,回紇購買戰馬,從而堅守至今。”
    魯陽聽到這問話之後,從腰間取出了幾十枚銅錢道。
    銅錢上鑄著大曆元寶,反麵還有著大曆17年的字樣。
    銅錢四周,有些坑窪,同官方所鑄要粗糙許多。
    “西域能認這錢?”
    門下侍郎拿起一枚銅錢看了一下後,再次詢問道。
    “將軍說,隻要這錢上有大唐字樣,西域胡商就認,後來也確實如此。”
    魯陽點頭道。
    “大曆17年.......”
    聽完魯陽的話,門下侍郎又看了看反麵鑄的年份,最後沉默了下來。
    甚至有不少老臣,在看完錢幣之後,紛紛掩麵啜泣了起來。
    含元殿中,響起了陣陣嗚咽之聲。
    “傳朕旨意。
    安西將士皆賜天子旌節,每烽燧可樹火紋龍旗。
    封安西節度使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賜丹書鐵券!
    封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賜爵寧塞郡王。
    此外,所有堅守西域的將士皆超遷七資!”
    李適在看完印信後,手中摩挲著一枚魯陽遞交的銅錢,當即下旨道。
    “陛下,按製.........”
    一旁記錄中書舍人,在聽到要給安西所有將士全部提升七等之後。
    麵色有些猶豫的看向了李適。
    “寫,超遷七資。
    安西之地,離長安數千裏之遙。
    朕雖有心封賞,讓河西阻塞,人難通行。
    現在,朕除了能夠給他們封賞軍資,還能封賞什麽?寫!”
    李適看向中書舍人道。
    “是,陛下。”
    中書舍人應了一聲,繼續寫了起來。
    “傳令,明日要在朱雀大街之上,立百座告命牌,朕要讓長安一百零八坊,要讓大唐所有人都看看。
    看看大唐的忠良將士,讓天下人都知道,在安西,在大唐的萬裏之遙,還有著我大唐的軍士,在為大唐守土戍邊,在孤軍鏖戰。”
    在中書舍人寫完第一封聖旨之後,李適再次下令道。
    既然要給名,那他就能給多少給多少。
    主要是,除了名之外,他什麽也給不了了,糧草,物資,錢財,什麽都送不過去。
    隻能用這種方式,來給安西守城的將士以獎勵。
    “臣叩謝陛下恩典。”
    魯陽此時也是聽出來了,這陛下除了給這些虛名之外,是一點實際物品都給不了了。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頹廢之類的。
    其實在出來的時候,魯陽心裏就清楚。
    他們一隊信使,從龜茲回來,都是困難重重,大唐想要送物資去龜茲也是不可能的。
    雖然陛下給的是虛名,對守城沒有任何的幫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也夠了,至少,陛下知道萬裏之外 ,還有一部唐軍,最少,大唐的百姓知道,他們安西軍,還在為大唐戍邊。
    有這些,就夠了。
    .............
    “唉,大唐比之大漢的差距來了,雖然這兩個朝代都很強。
    可當年義父扮演耿恭的時候,大漢那邊,即便是反對的一派,爭論的點隻有一個。
    那就是耿恭一部全軍覆沒,沒有前去營救的必要,但是,人家可沒說不救啊!
    現在義父扮演郭昕,距離還近一些,僅僅隻是在龜茲,還有足足六千多人。
    甚至都能和大唐這邊兩麵夾擊河西走廊,收複失地。
    結果,沒一個人說要發兵相救的。”
    “也算理解吧,畢竟此時大唐國力空虛,實在沒法相救了。”
    “借口罷了,他們知道義父是能突圍的,即便不能相救,那下令讓安西軍突圍出來總行吧,就算有犧牲,但最少能夠回來一些人。”
    “義父他們在安西的時候,安西就還是大唐的,若是義父撤了,安西那可就跟大唐沒關係了。”
    “哼,義父一支孤軍在敵軍重重包圍之中,安西那邊雖然是在義父的掌控之中。
    但對於大唐來說,安西之地,那就是一個名義上的地盤了,何必如此呢?”
    “寸土不讓,再說,有安西軍在,後麵大唐可以跟安西軍聯合收複河西失地。
    若是讓安西軍撤回,那以後想要收複河西失地就困難了。”
    “看吧,反正我覺得義父這次,是等不到援軍了。”
    ............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