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軍功製不變

字數:4708   加入書籤

A+A-


    “嗯,接下來就是這三省六部,以及三司分權。
    這個也有必要實行,當然,此事暫時不定,朕沒那麽多人,待科舉之後,再行商議。
    還有監督朝臣之事,當下而言也是一個急需的位置。
    但還是老問題,大秦目下人手不夠,科舉之後,再行商議。
    最後就是軍功了。
    軍功製,自商君變法以來,便是我大秦國策。
    也是我大秦之根基。
    昔年大秦尚未東出之際,這軍功製度,確實合理。
    但六國平定之後,這軍功獎勵,就顯得有些許虛高了,以至於昔年平定六國的將士,至今都未能領全獎勵。
    若說要改,那確實可以改,但是,朕以為軍功,乃是將士在沙場之上,用命,用血搏殺出來的功績。
    若是降低了軍功獎勵,且不說大秦軍心是否動蕩,即便是朕,也會覺得虧欠將士。
    所以,軍功,絕對不能降低,誰要是眼紅大秦將士們的軍功獎勵,絕對這個獎勵太多。
    朕為你做主,朕準你去軍中,但有戰事,朕準你為先鋒。
    你若是能搏殺出一個軍功,你的獎賞,朕定會分文不差的賞與你。”
    在前麵一堆鋪墊之後,陸遠把軍功製拋了出來。
    在百官緊張的目光中,陸遠直接否定了李斯對這一條的提議。
    “陛下聖明!”
    在陸遠駁回李斯要改軍功的提議之後。
    朝堂上,那些老秦人出身的官員,紛紛對陸遠行禮道。
    不過,他們看向李斯的目光,那是絲毫沒有改變。
    對於老秦人來說,這次是虧慘了的。
    軍功雖然沒變,但是其他的變了,科舉製度的出現,這就是在壓榨老秦人世家的權力。
    先前大秦選官,雖然也會用其他國家的人。
    甚至可以說,從商君開始,大秦最頂層的官員,大部分時間都被他國人員占據。
    可那也僅僅隻是一個或幾個頂層官員的位置而已。
    其他上中下層次的官員,基本上就是在老秦人的那些大家族中挑選。
    或者是在大秦宗室中挑選。
    現在好了,李斯這變法一出,這種壟斷直接就被打破了。
    還有那三省六部製度,更是限製官員的權力,也算是進一步的縮減了這些老秦人世家的權力。
    好在陛下聖明,沒把軍功製也變了,若是連軍功製也變的話,那老秦人可就更慘了。
    軍功製看著雖然很公平,但一個製度隻要用久了,就定然有漏洞。
    大秦的這些老世家,能夠世世代代的把人放在大秦軍隊的中上層,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隻要軍功製不變,那軍隊中,他們的權力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除非出一些狠人,不然是很難打破他們這種掌握的。
    看著一眾官員的態度,陸遠很是滿意。
    他自己的需求,基本都提出來了,軍功製度,陸遠壓根就沒想過要變。
    那就是一個轉移仇恨的引子罷了。
    若是最後沒提及軍功製度,那麽這百官會把他陸遠和李斯一同記恨上。
    但陸遠提了這麽一嘴之後。
    那這些人就隻會記恨李斯了。
    雖然這些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人,不可能一直猜不到陸遠和李斯之間事情。
    他們也知道,這些政令下達後,對大秦來說肯定是更好。
    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記恨李斯。
    就如同當年他們記恨商鞅一樣。
    老秦人能不知道商鞅變法的好處嗎?老秦人能不知道,商鞅變法身後是秦王嗎?
    都知道,但是他們沒有去記恨秦王,甚至還在說秦王的好。
    可他們卻一點沒原諒商鞅,畢竟變法之後,這些貴族的利益是實打實受損的。
    這就是變法者必然會遭受的,商鞅如此,現在的李斯亦是如此。
    ...........
    “好家夥,這一波義父是贏麻了。”
    “義父:我這次叫嬴扶蘇,不叫贏麻了。”
    “可憐的李斯哦,他是怎麽做到,在這麽多人的仇視下,還能這麽鎮定的?”
    “李斯:原本我應該會被皇帝當成亂臣賊子處死,就跟那趙高一樣,史書上還會讓我遺臭萬年。
    但現在不同了,雖然大概率最後還是會死,可那樣隻會是變法者李斯的死,而且大概率不會遺臭萬年。”
    “老秦人:還好還好,還好軍功製沒變。
    韓信:嗯?怎麽個事?”
    “你們說韓信,項羽,張良,劉季,樊噲他們會不會來參加考試?”
    “韓信有可能,其他的就不太可能了,項羽,張良,鐵反秦的,劉季,樊噲他們還在山裏 ,純純逃犯,怎麽可能來。”
    “義父不是說逃犯勞役都行嘛。”
    “你猜他們敢不敢信?”
    ..............
    陸遠這次發布出去的詔書,以極快的速度傳遞到了大秦各地。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無數六國貴族之後,紛紛響應詔書,往鹹陽而去。
    反秦?你個叛逆,居然敢反我大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麽六國餘孽?陛下都說了,我是大秦人!
    我要去大秦當官了,誰跟你們這些反賊一樣啊!
    先前,大秦也曾下達過一些舉報反賊,就有賞錢,就有官當的懸賞。
    但古人,多數還是挺講信義的,對於這種出賣他人獲得懸賞的事情。
    讓貴族出身的人覺得很是不恥,即便是當了官,也大概率會被同僚恥笑,會被其他六國貴族追殺。
    所以那時候,這些六國貴族,對於大秦的官員,他們表現的都很不在意的。
    甚至於對於一些通過其他渠道,成為大秦官員的六國成員,他們也表現的很是鄙夷。
    甚至會下意識的,就把那些人歸入到,出賣別人而當上秦官的一類人中去。
    但是,這次大秦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這對於六國貴族來說,在意義上,那可就大不同了。
    因為這官職,可不是依靠出賣別人,得來的官職。
    這可都是憑自己本事當的官,你當不上官,那是你沒本事,你憑什麽來嘲笑我?
    至於是國家歸屬之類的,從春秋到戰國,沒有哪個國家規定過,自己的國人隻能在自己國家當官。
    當然,有應詔響應的,也就有無動於衷的。
    有些人那是真君子,雖然沒有在亡國的時候,以身殉國,但也絕不為大秦效力。
    隻不過這種人終究是少數的。
    陸遠也不是很在意,畢竟人,大多數是逐利的,有那些響應的人員就夠了。
    ..............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