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
字數:5105 加入書籤
“狂妄!你以為那朝廷之上,是酒肆之中不成,能讓你這狂徒如此肆意妄為?”
聽到李白這話後,李邕也是沒忍住起身嗬斥了李白一句。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叨擾使君了,李白告辭。”
見李邕動怒,李白也沒慣著,直接一首詩就懟了回去,而後拱手一禮,朝外而去。
“哈哈哈,好一個李太白,好一句大鵬一日同風起,好一句丈夫未可輕年少。
如此狂傲,仕途可不好走啊!”
李白離開之後,李邕突然笑了起來。
............
“我擦,厲害了我的哥!”
“李邕:年輕人,你別太氣盛!
李白:不氣盛那叫年輕人嗎?”
“樓上的不要用這種大白話來說好不好,文雅點,你看看人家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這才是有氣盛資本的年輕人。”
“話說義父這身手確實厲害,無聲無息就到了正廳,若不是看直播,我都不知道義父怎麽進去的。
這要是玩刺殺的話,萬軍從中取敵首級輕輕鬆鬆啊!”
“義父:小手段罷了,當年我刺殺金國皇帝的時候,甚至還帶著幾百人去的。”
“你甚至可以去質疑李白的才華,也不應該質疑義父的身手。”
...........
“這般臉色,看來是投書不順了。”
李白回到客棧之際,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見李白臉色有些陰沉。
陸遠明知故問道。
“哼,談不上吧。”
李白歎息一聲,而後將來龍去脈都和陸遠說了一遍。
“你這樣行事,我也不會舉薦你。
這要是把你舉薦上去,你要是在朝堂之上放出狂言,你受罪也就罷了,就怕牽連自身呐。”
聽完李白的話後,陸遠不由笑道。
“世間亦有大逍遙,這官也不是非做不可。”
李白似乎很不在意的說道。
真要說起來,對於當官,李白其實比誰都在意。
常年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如今年僅二十出頭的李白,那是真的想要一個平台一展宏圖。
隻可惜,他出身商戶,在大唐,商戶連參加科考的資格都沒有。
李白想要當官,他就隻有兩條路走,一條是投行書,一條是舉薦。
其實這兩條路差不多,都是要靠人推一把才行。
可他這狂傲性子,目標還高的很。
一時間也分不清他到底是想當官呢,還是不想當官。
“人生在世幾十年,走一遭來走一遭。
就這盛世,大唐威壓四夷,何須縱橫之道?儒家足矣。
依我之見,你還是隨本座修仙得道為妙。”
聽完李白,陸遠不由打趣道。
“丹丘子,治國當如鑄劍,以法家為火,兵家為錘,縱橫家為淬,集百家之所長,鑄當世之鋒,這可是你跟我說的,你現在又說有儒家足矣?”
見陸遠這般話,李白略顯激動抓住陸遠道。
“唉,鬆手鬆手,我說的可不是大唐,我說的是秦,大秦。
我說的不是盛世,是列國伐交,強則強,弱則亡的戰國亂世。
亂世定邦,自當以法為甲,兵為矛,縱橫為盾。
盛世嘛,儒皮法骨便可治世,至於縱橫,早已淪為朝堂黨派之爭的謀略了。”
陸遠輕抿了一口酒道。
“時勢造英雄,生不逢時,無可奈何........唉.........”
李白鬆開陸遠,不由歎息一聲道。
“生逢亂世,當有定國之誌,生逢盛世,當有安邦之誌。
英雄當適時也,實在不行,就隨我修道吧。”
陸遠拍了拍李白的肩膀,而後朝外走去。
“英雄當適時也。
大鵬騰起,何須借風?”
聽完陸遠的話,李白的信心再次回歸,那狂傲之心再次凝固。
...........
“好家夥,李白是真莽啊!義父的話也敢信?
當年韓愈都不敢信義父啊!”
“義父:我就隨便說說,你還真信了?”
“前麵義父說治國如鑄劍,李白信了,然後今天被小坑了一手,然後義父說英雄當適時也,李白又信了........”
.........
“太白,我要走了,你自己好生保重。”
在渝州遊玩數日之後。
陸遠和李白告別道。
當下是721年年末了,李白短時間內還不會離開蜀地。
他還得過幾年,這幾年中也不是李白創作的高峰,所以陸遠沒打算繼續留在李白身邊了。
這會的大唐,可謂百花齊放之際。
按杜甫的話來說,寫詩,那不過就是人人都會的技能。
確實,對於盛世大唐來說,寫詩就跟發朋友圈一樣。
你看現代有幾個不會發朋友圈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陸遠也得出去走走,去見見這盛世大唐的朋友圈。
“保重。”
李白送陸遠出了渝州城,分別之際,互相道了一聲保重,隨後目送陸遠離去。
...........
722年。
陸遠一人一馬沿水路而下。
722年秋,陸遠來到了襄陽境內。
“孟浩然跑哪去了?按理說這個時間段,他應該在襄陽附近轉悠才對啊!
非得要我去那種地方才能找到嗎?唉,都是為了任務啊!”
在襄陽轉悠了一圈之後,陸遠沒有得到一點關於孟浩然的消息。
這讓陸遠多少有些失望了。
失望之下,陸遠走向了錯玉樓。
長夜漫漫,次日清晨。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咦?素霞,這詩人所提?”
襄陽城,錯玉樓中,陸遠看著手絹題寫的詩句後,不由看向身邊女子詢問道。
“這是今年七夕時,崔伯玉在此所題。
後來姐妹們覺得這詩詞絕美,所以大家都繡在了手帕之上,這是我繡的一方。”
邊上的女子回複道。
“崔伯玉?嗯,意外之喜嘛。”
聽到崔伯玉後,陸遠點了點頭,他就知道,大唐詩人的蹤跡,總能在花樓中找到痕跡。
至於孟浩然,那就繼續讓他田園去吧。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