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腰纏三十萬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A+A-


    在渡船上幾日後。
    渡船很是平穩的過了三峽,出了蜀地,入了荊門。
    這天,天色漸暗,船停在了荊門的一個渡口上,這艘來自蜀地的船,隻能送到這了。
    下船之後,陸遠沒有什麽感慨,他出遠門多了,對於遠遊,沒有絲毫別樣感覺。
    但李白和吳指南在下了渡船之後,卻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是他們兩人第一次出遠門了。
    雖然李白先前也不是什麽安分的主,十三四歲就出家遊學。
    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那根本就不著家了,除了斷斷續續的發回要錢的書信之外。
    和家裏也沒有太多通訊。
    但不管怎麽說,那也是在蜀地。
    離家並不遠,而且李家在蜀地的產業不少。
    他的那種遊玩,其實更像是老李家的少東家,在視察自家的產業。
    可這次不同了,這次他出了蜀地。
    在古代,通訊是極為不發達的。
    像這樣的遠遊,有可能就是與家人的永別。
    或是家人出事,或是遊子出事,而且出事之後,往往是數月,甚至是數年後才能得到消息。
    同樣,也正因如此,古代對於離別的描寫,都是很悲傷,很憂愁的。
    畢竟古代出遠門和後世出遠門,那就不是一個概念了。
    看著漸漸升起的明月,看著江上漸生的薄霧,看著故鄉遙遠的方向。
    李白眼角微潤,拿出硯台,在江中取了一點家鄉的水。
    一番研磨之後,李白提筆寫下了一首詩詞。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一首詩寫完,李白一口酒入肚,也算是稍稍平複了一番離家千裏的情緒。
    ...........
    “這就是大佬的壓迫感嗎?我算是知道義父為什麽急趕回來,跟李白匯合了。
    這才幾天,就是兩首詩,還都算的上經典之作。
    前麵那一首還稍稍差點意思,但這一首,一句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直接封神了啊!”
    “我覺得最美的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景色寫的,完全能夠想象那種畫麵了。”
    “李白:藍星的小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嗎?你們的義父可準備好了哦!”
    “初三那年,剛好遇到義父扮演李願,原本要中考的我,做夢都沒想到初中會變成五年製。
    不就多兩年嘛,我熬過去了,不就高中也多兩年嘛,那有什麽的,義父給我們這麽長的壽命,那不就是用來學習的嘛。
    高中五年我也熬過來了,別人的二十三四,大學畢業找工作了,我的二十三四,高考還沒開始,玩個手機都還有防沉迷限製。
    這些我就不說了,現在,我七年熬過來了,你告訴我還來?七年,你們知道我七年怎麽過的嗎?”
    “別叫了,你們也是趕上好時代了,那小學九年製被你逃掉了,不然的話,你還得再學三年。”
    “這不合理好吧,誰家學生要讀書到三十多歲才能大學畢業的?”
    “你壽命都翻兩倍了,按照比例來算的話,按理講是要讀到四十歲才算完成義務教育。”
    “跪求來一所全封閉四十年製學校。”
    “好好好,這麽玩是吧,那我要開書了,《我跟我孫子一起讀書的時光》”
    “《同桌的你:那年的白月光有點老!》”
    “《回憶我的學生時代之三十五年同桌情》”
    “全封閉?四十年製?你要是有點什麽糗事,你班的同學,能從你幼兒園笑到你孫子幼兒園。”
    .............
    陸遠三人在荊門停留了兩日之後,便再次登上了渡船。
    這次是要前往宜昌。
    這是李白的第一個目的地。
    沿江而下,數日之後,陸遠三人便在宜昌落腳了。
    在宜昌遊玩一月之後,三人再次乘舟而下。
    不過這一月的遊玩還是有些代價的,李白身上的錢縮水了一點。
    短短一個月的宜昌之遊,他花了足足二兩黃金。
    嗯,也不多,也就相當於兩萬錢,黃金其實還有點溢價的,換成銅錢,大概能換出兩萬四千錢左右。
    按照當前的物價,大唐的米價,是五錢一鬥,一錢能買兩斤多一點的大米,按這個物價,那一錢就相當於後世七塊左右。
        這還僅僅隻是在宜昌一地,僅僅隻是吃喝和結交宜昌的一些學子,馬匹什麽的都沒買的情況下。
    而且全程不讓陸遠和吳指南掏錢,兩個字,豪爽。
    對於李白這般花銷,吳指南那多多少少是有點拘謹的。
    畢竟他可沒李白這麽大的手筆,他家就是小地主出身,論身份要比李白這商戶之子強,可若論錢財,十個吳指南也抵不過李白。
    不過陸遠倒是吃的心安理得,錢嘛,這玩意那不是伸手就來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從有了生財之後,陸遠就不知道窮為何物。
    而且李白這貨天生富貴的好吧,不管什麽情況之下,隻要沒錢必定有人送,開始是家裏給,比如這一次出遊,李白就帶了三十兩黃金在身上。
    換算成銅錢就是三十萬,若是算上兩成的溢價,那就是三十六萬錢。
    其他詩人,做夢都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可他們隻能夢裏想想,但李白那是真有啊!
    出了宜昌之後,輕舟直下。
    半月之後,三人來到了洞庭湖。
    此時已經是九月中旬了,但洞庭湖卻依舊宛如炎夏。
    “丹丘生,聽聞這洞庭湖中有一種黃尾魚,其味極鮮,要不要來垂釣一番?”
    到了洞庭湖之後,李白看向陸遠詢問道。
    “可以,我去尋魚竿。”
    陸遠點了點頭,釣魚這玩意他也有段時間沒釣了。
    現在說起來,還真有那想法。
    “我去弄餌。”
    吳指南也開口道。
    “那我便去弄一艘漁船吧。”
    李白點了點頭,而後三人分工明確的前去準備了。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
    陸遠弄來了三個竹子,李白也在周圍的漁村中租到了一艘漁船,並聘了一個老漁夫帶路。
    現在就缺吳指南那邊的魚餌了。
    “嗯?不對吧,這都半個時辰了,指南那邊應該早就好了才對。”
    稍稍等了一下之後,李白和陸遠都發現了不對勁。
    他們兩人要弄的東西是較為繁瑣的,現在他們倆都弄好了,這個弄魚餌的,應該更快才對,怎麽現在還沒回來。
    “不好,快去找人。”
    陸遠突然想到了吳指南死於洞庭湖的事情。
    按照曆史軌跡來說 ,吳指南應該是病死的,他有一身醫術在手,根本就不怕吳指南生病。
    可現在吳指南去找個魚餌,就沒有了蹤跡,這就怕是有什麽其他意外了。
    ............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