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處置戰利品

字數:6568   加入書籤

A+A-


    五華山,朱皇帝的乾清宮,西暖閣內。
    “皇恩浩蕩”
    “吾皇萬歲”
    “吾皇聖明”
    “大明國祚萬年”
    、、、
    大殿中央,白發蒼蒼的戶部尚書龔彝,戶部左侍郎王夫之,目光炯炯,高呼萬歲聖明。
    是啊,這一次,這兩個戶部重臣,確實是心悅誠服,心服口服了,
    沒錯,整整200萬白銀,11萬黃金,總計價值300多萬白銀啊。
    向來視錢糧如命的朱皇帝,竟然沒有見錢眼開,全部交給了戶部,一丁點的沒有扣留,確實是難能可貴。
    要知道,當初攻下阿瓦城和阿拉幹的時候,朱皇帝的內帑,可是侵吞了不少啊,大幾百萬。
    所以說,他們服了,這個大明皇帝,確實是英明神武,很有明君聖君的潛質啊。
    武夫皇帝,弱冠之年,年紀輕輕的,什麽都考慮到了,老辣穩重的一批啊,
    什麽錢該拿,什麽錢又不該拿,心裏早就算計好了,不至於爭吵,爭個臉紅耳赤。
    要知道,幾十年前,大明王朝,可是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萬曆皇帝啊。
    那才是真正的饕餮,隻進不出,所有的錢財,隻要看見了,都往皇宮的內帑挪,死死拽在手心。
    “嗬嗬”
    “沒事,無妨”
    龍座上的朱皇帝,把兩個戶部錢袋子的表情,盡收眼底,擺了擺手,嗬嗬一笑,隨意的回了一句,無妨沒事。
    是的,東征在即,軍隊又在擴兵整編,工匠營又是火力全開,玩命打造火炮遂發槍,甲胄兵械。
    所以說,朝廷的戶部,忙的飛起來了,也在大量調集錢糧,是耗錢大戶啊。
    “最後是珠寶玉器”
    “還有其他的,布匹綢緞繳獲”
    “這一次,就一分為二吧”
    “朝廷的戶部,朕的少府,一家一半”
    “畢竟,現在是亂世,珠寶玉器不值錢,變現更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亂世裏啊,金銀米糧,才是真正的硬通貨,才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沒錯的,現在的朱皇帝,已經不是光屁囉嗦的光棍大王了。
    去年,整整一年,都在征戰打仗,繳獲了一大堆錢糧,兵械和物資,同樣也有大批量的珠寶玉器。
    尤其是,緬甸的國都阿瓦城,阿拉幹的王宮,全被他洗劫一空,運回了昆明的皇宮。
    當然了,這麽多珠寶,肯定要賞賜的,分了不少給他的後宮,還有平時的賞賜大臣和勳貴。
    但是,還是剩下很多很多,迫不得已,朱皇帝就下令少府發賣變現了。
    不出意外,現在的市場行情很不好,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珠寶玉器,變現太難了,價格又低。
    於是,這一次,朱皇帝打算分一半給戶部,不留那麽多了。
    當然,肯定是朱皇帝的少府,先挑一遍,把那些奇珍異寶,價值連城的東西,先收入皇宮存起來,留給後世。
    “對了”
    “禮部,程尚書”
    “鴻臚寺,龍寺卿”
    說到珠寶,朱皇帝就想起一件事,掃了一眼禮部和鴻臚寺,開口叮囑道:
    “你們也都記一下”
    “以後啊,東南亞列國,來朝廷進貢的時候”
    “朝廷的賞賜,盡量挑一些普通的珠寶玉器,上等的絲綢和瓷器,作為回禮,賞賜給他們”
    “金銀盡量要少一點,軍械工匠類的典籍,營造與工技著作,醫學藥方,更是不能外流,那是華夏文明的魁寶”
    “當然了”
    “儒家的典籍,仁義道德,佛家的經典,大仁大義啥的,要多給一點”
    “這玩意可以感化教化,那些番外夷人,讓他們知道,天朝上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博大精深”
    沒錯的,來自後世的朱皇帝,非常了解,有些朝廷大佬,講究個排場和麵子。
    麵對藩屬小國的朝貢,他們大方的很,要啥給啥,翻倍掏心窩子的給,一句話,好大喜功。
    最典型的,就是大唐帝國,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和親吐蕃王。
    好大喜功的李世民,為了彰顯大唐的強盛和繁榮,那個陪嫁,才是真正的大筆豪橫啊。
    金玉珠寶,釋迦佛像,金玉書櫥,360卷經典。
    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識別善惡的明鑒,卜筮經典300多種。
    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
    甚至是,還有各種穀物的種子,那是中原曆朝曆代,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
    這麽多好東西,所有的一切,在朱皇帝的眼裏,那都是知識產權啊,更是嚴重的資敵,用中原人的血肉,養肥外敵。
    果不其然,晚唐的時候,吐蕃藩屬國,直接殺進了長安城,滿城盡是八瓣盔,各種騎臉輸出,嘲笑大唐的無能。
    “陛下聖明”
    “吾皇聖明”
    “微臣領旨”
    、、、
    聽完朱皇帝的安排後,禮部尚書程炮筒,鴻臚寺的龍世榮。
    兩個大佬,臉上即是欣慰,又是一陣無奈,唯有站出來,躬身行禮,高呼聖明英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今天這個恭賀會議啊,他們算是徹底服氣了。
    上麵的朱皇帝,年紀輕輕的,弱冠之年,太精明啊,活脫脫的老狐狸一個,啥都懂啊。
    上次的大朝議,就特意交代了,以後的朝貢貨物,要大打折扣,不給藩屬國占便宜的機會。
    現在,就更狠了,拿一些不值錢的珠寶玉器,絲綢瓷器,去搪塞藩屬國的朝貢。
    說實在的,太雞賊了,還有一點點的小無恥啊。
    但是,沒辦法啊,上麵的朱皇帝,就是這個德性,不服就幹,用軍隊刀把子,把藩屬小國打服了。
    “繳獲的兵械,戰船商船”
    “還是老規矩”
    “兵部和工部,派人去查驗一下,把那些能用的,留下來補充新建的軍隊”
    “剩餘的兵械,還有哪些中小戰船,全部交給占城府衙,用於州府縣的防衛,還有港口的巡邏”
    “當然了,所有的戰船,也是讓廣東和阿拉幹的水師,優先挑選,剩下的再交給占城府”
    “至於那些商船,全部交給少府,發賣給皇家廣東十三行”
    沒錯的,所有的大戰,隻要是打贏了,那就是贏家通吃,吃的腦滿腸肥。
    現在的大明王朝,就是這樣,大西南翻盤了,拿下了兩廣地區,國力軍力強橫了。
    這些軍力,放在東南亞,那就是欺負小弟弟了,百戰百勝的。
    像這次戰役,滅殺了占城國,所有的金銀珠寶,錢糧物資,全是大明的戰利品。
    兵械戰船也不例外,全部交給兵部和工部,檢查一下,把能用的,全部留下來,分發給新擴編的軍隊。
    即便是商船,那也是有用的,算是廢物利用,交給朱皇帝的少府,廣東十三家,便宜處理了。
    反正,在朱皇帝眼裏,所有的繳獲都是自己的,無論是兵部,少府,或是廣東十三家。
    “咕嚕、、”
    搞定了戰利品處置問題,老辣的朱皇帝,端起大茶缸,猛灌了一大口參茶。
    再把目光看看向下麵,兵部和五軍,淡定的問道:
    “兵部”
    “五軍都督府”
    “你們有什麽要說的?”
    是的,拿下了占城國,變成了占城府,軍隊也不能閑著啊,看他們有什麽安排打算。
    沒錯的,別看明軍的人數不多,僅僅2萬不到,但戰鬥力不錯啊。
    這些兵力,全是精銳老武夫,一個個都是狠人殺胚,放在東南亞,那也是牛炸天的存在。
    “咳咳”
    一幫兵部和五軍的大佬們,左右看了看,最後,還是資曆最老的龔銘,輕咳一聲,慢慢的站出來回答。
    沒錯的,戰略思想,戰術上怎麽打,那都是兵部的事情。
    五軍的那麽多都督,隻是負責統兵而已,執行的具體戰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兵實權。
    更何況,他們都是一群大老粗,砍人是特長,真正的讀書人,也就是許名臣一個。
    “回稟陛下”
    “根據定夷右將軍,吳三省將軍的戰報,兵部是這樣打算的”
    “吳六奇和蘇利將軍的兩個水師營,暫且留在金蘭灣港口”
    “負責巡視外海,監視威懾,上麵的安南,下麵的柬埔寨,以防他們搞小動作”
    “同時,負責南海周邊的航道,打擊沿海的海盜,護衛來往商船的安全”
    “陸軍的五個營”
    “鎮國朱將軍,帶著申武痕將軍的威武營,坐鎮賓童龍縣,震懾占城舊都的餘孽,以防他們趁機作亂”
    “皎勃侯思綿將軍,領本部一個營,南下平順縣方向,駐兵潘切,監視下麵柬埔寨的西貢港”
    “田得功將軍,領本部一個營,北上華英國縣,監視上麵的安南阮氏”
    “吳三省將軍,則是帶著馬圭伯胡一青將軍,敏巫伯趙印選將軍”
    “他們兩個營,6千兵馬,往西北方向,逐步進攻,蠶食上麵的高山族”
    “當然了”
    “上麵的高山族,比較麻煩,地勢險要,崇山峻嶺,攻略的難度,也會比較大”
    “到時候”
    “實在不行的話,田得功和思綿將軍的人馬,也可能會抽調一部分,增援西北高山”
    “至於那個柬埔寨,也是中型國家,兵馬不少於十萬”
    “兵部的意思,柬埔寨和安南,暫時以安撫為主,盡量避免挑起事端,以守為主”
    、、、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