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發小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騙了自己家全部積蓄,這事情能這麽簡單的過了?
想的美。
隻是要怎麽弄對方,張覺民一時間還真沒想好。
總不能直接衝上去,把錢給搶回來吧?
這是下下策。
搶回來倒是容易,但是事後呢?
老巫婆找上門,討要說法,說你家孩子完了,被厲鬼上身,沒救了,等死吧,鄉裏鄉親的,人多口雜,再加上老巫婆在當地還是有點威望的,這讓爹娘以後怎麽在這裏生活下去。
所以說,還是得想其他辦法,至少也得先讓這老巫婆身敗名裂再說。
江湖戲法,騙人的把戲,後世倒是科普了不少。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的上。
幾張餅,難以果脯,不過這些食物,對於有些家庭來說,已經是相當豐盛了。
張家雖然窮,但是也餓不死人。
吃過東西,張父便默不作聲的收拾起了他修好的水桶,挑在肩上,去小河那邊挑水。
按照以往,張覺民這個時候應該也會跟著一起去,不過應該是看見他大病初愈,所以便沒有叫他。
來了這裏三天,他大概也摸清楚了這裏的情況。
他們這個地方叫柳樹澗堡。
村子便有一條小溪,直通不遠處的紅柳河,至於小溪的名字,沒有具體的,大家習慣性的忽略了。
沒過一會兒,收拾完的張母,便叮囑了一下張覺民在家照顧好小妹,隨即也出門了。
家裏沒了大人,小丫頭頓時開心了不少,拉著張覺民便要去村口小溪那邊玩。
隻不過被張覺民彈了一下腦瓜嘣後老實了下來。
看著大哥拿出一張草紙像是要寫什麽後,好奇在一旁看了起來,雖然她看不懂,但是卻很安靜。
張覺民掃了一眼老實的小妹,心情也沉寂了下來。
既然來了,他也得好好規劃一下不是。
母親說的去延安府那邊,估摸是推辭不掉的。
能夠在延安府那邊找個謀生,這自然是不錯的,畢竟那裏人多,機會也多,總不至於跟著父親在這裏種地要好。
還有就是這大明沒多少年了。
想要謀取出路,窩在這小山村是沒機會的。
延安府確實可以去。
至於說後續的事情,得慢慢來,現在得首要任務是賺錢,先解決一家人的溫飽,才是關鍵。
一說到錢。
張覺民便又想起了那被老巫婆騙取的家底,老心疼了,沒有啟動資金,做什麽都是難事兒。
說什麽也得在出發前,去把錢給弄回來。
而且他們這裏地處邊陲,這邊距離韃靼並不遠,天啟年後,長城之外皆失,也不是安身立命之地,還是得早做打算得好。
等去了延安府那邊後,自己看看能不能弄一些小玩意兒出來,再做大做強。
有了簡單得規劃,張覺民也緩了一口氣,步子得一步步得來,至於說將來,誰都說不準。
小丫頭看著大哥在草紙上寫寫畫畫,甚是無聊,也隻看了一會兒便跑出屋子了,自己玩去了。
簡單的規劃了一下,張覺民將草紙收好,隨即便出了屋子。
要對付老巫婆,靠自己一人可不行,他還需要一個幫手。
出了院子,向外沒走多遠,他便看見在了路邊玩的小丫頭,直接叫上對方,一大一小兩人直接往村口的方向而去。
還沒到村口,張覺民便聽見打鐵的聲音。
村口有一家鐵匠鋪子,姓李,平時接一些幫村民打打柴刀,修修鍋的活計,日子過的還算可以。
那李家有一個兒子,叫李響,和張覺民一般年紀,長的倒是壯碩,也曾再私塾讀過兩年書,隻不過確實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子,後來便直接跟著他爹一起學打鐵了。
兩人從小便相識,關係也還算不錯,那日落水,還是對方的父親將自己救了起來的呢。
一大一小剛到李家鐵鋪的門口,張覺民便看見光著膀子,舉著大錘,滿頭大汗的李響。
一旁還有一個看起來三十多的彪膀漢子,拿著小錘,輕輕敲著通紅的鐵塊,指揮著李響。
李響看見張覺民的到來,頓時露出一副憨厚的笑容。
“民哥兒來了啊?”
李響的父親也看了張覺民並沒有說話,隻是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我是來特意謝李叔,那日要不是李叔,小子怕是已經去見閻王了。”
李響父親癟了一下嘴。
“你小子也是,黑龍潭哪裏水深,還去那邊摸魚,也你是命大,我剛剛好路過。”
李響父親說著,用鐵鉗夾起那塊已經褪紅的鐵塊,直接放到了一旁,隨即扯過一旁的一張破布,擦了一下手。
“行了,來找李響的吧,去吧,這裏暫時用不上你。”
聽到父親的話,李響頓時一喜。
終於可以休息了,隨即直接套上一旁的粗布衫,小跑了出來。
“民哥兒,你不知道,那日可把我嚇慘了,你被我爹救上來後,臉色慘白,我都以為你····”
張覺民沒好氣的白了李響一眼,沒說話。
兩人沿著村口走了出來。
村口的位置,有一棵大槐樹,平時有不少村民聚集在這裏扯閑,不過估計是近日大旱的緣故,各家都在忙著照顧莊稼,倒是沒人。
到了槐樹下,小丫頭直接一個猛撲便要上樹,隻不過被眼疾手快的張覺民給一把抓住了後脖頸,直接給薅了下來。
女孩子家家的爬什麽樹。
被扼住命運的後脖頸,小丫頭頓時老實了不少,可憐巴巴的看著自己的大哥。
“去那邊玩。”張覺民直接把小丫頭丟在一旁,這才把目光落在了李響的身上。
“李響,你有什麽打算沒?是跟著你爹打鐵一輩子?”
打算?
李響穿著單薄的汗衫,似乎思考了起來。
“我想去從軍,可是老爹死活不讓,非得讓我跟他學打鐵,打鐵哪有上陣殺敵來的痛快。”
從軍?
張覺民倒是有些意外了。
明末亂世,軍隊廝殺,掌握軍隊,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路子。
不過現在卻不是時候。
自從去年薩爾滸戰敗後,明朝徹底失去對遼東的掌控,戰局也從以前的戰略進攻,變成了防守。
等建奴再拿下沈陽和遼陽後,便徹底糜爛了。
去遼東,和送死沒什麽區別。
謀定而後動,才是真理。
喜歡明末之天下霸業請大家收藏:()明末之天下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