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愛才之心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果然。
    聽了趙經綸的話。
    張覺民的想法和趙經綸的一樣。
    前兩者,在一個月之內都死了,很有可能不是意外。
    隻是,三個月,殺了三個知縣,誰這麽大膽子啊,敢幹這種事情?
    還是說,這筠連縣知縣是個香餑餑,有誰看上了?
    不過現在說這些,都為時尚早。
    畢竟這殺人的凶手都還沒抓到呢?
    “秉吾,此事倘若是真的,這可不簡單啊?你可有什麽辦法沒?”趙經綸感慨道。
    這個確實。
    畢竟在那個朝代,殺官都是大罪。
    再小也是一個斬立決,大一點,那就是謀反,夷三族。
    至於說辦法?
    這個自然。
    有。
    其實從剛剛救火時,他就大概猜到了是人為,畢竟自然火災,沒這麽凶猛的。
    即便是木質結構的房屋。
    而後確認是人為後。
    他讓朱成和和宋奇誌去確認一些東西。
    隻是,這破案沒好處,他心中還是有些抗拒的。
    似乎是看出張覺民的那些心思,趙經綸也不藏著掖著了。
    “秉吾,其實這次我點名帶著你過來,是起了愛才之心,你那巡檢司的職位,我已經批複了,不過我卻認為,你不應該去。”
    已經批複了?
    我操你媽,陸長生,你居然騙老子。
    聽見這話,他恨不得立刻回去將陸長生給砍了。
    “你年紀尚小,而且又精通刑訓,隻要跟著我,假以時日,你的成就必不比他人差,倘若,考個秀才,參加科舉,又或者捐個監生,到時候,本官也可薦舉你入朝為官。”
    捐錢為官?
    這在萬曆年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兒。
    畢竟捐監生的事情,在明景帝時期就有了,也就是瓦剌留學生的弟弟朱祁鈺。
    當時由於邊境戰事頻發,國庫空虛,為了彌補財政的虧空,政府開始允許軍民子弟捐錢,獲得國子監的錄取資格。
    到後來,伴隨著財政狀況的變化,捐監的範圍也隨著擴大。
    到了那個修道皇帝的時候,已經允許民間優秀子弟即普通百姓子弟)隻需要家世清白,且本人檔案中無違法犯罪記錄,便可以捐監。
    而監生是隻可直接做官的。
    第一種便是剛剛趙經綸說的舉薦。
    而第二種則是選拔上選,通過“監生曆事”製度,到各個衙門曆練政事,曆事後考核合格,便可送往往吏部附選受官。
    第三種則是揀選。
    在三年一次的歲貢監生中,揀選品學兼優者,授以府佐及州縣正官等職位。
    第四是邊遠選。
    也就是一些邊遠地方的一些官職,會從監生中選授。
    第五,也是最難的,正常的參加科舉考試。
    不過對於捐監生來說,老子都捐錢了,還去考個屁。
    開玩笑,要是能考上,我捐錢幹嘛?
    張覺民當然知道這裏麵的情況,畢竟來了這麽久,他也了解不少,不過對於當官,他是拒絕的。
    不過卻不拒絕為軍官,畢竟嘿嘿。
    可是普通人想要做軍官,那是癡人說夢話,除非有拿得出手的戰功。
    趙經綸也算是豁出去了,畢竟張覺民這種年輕,還有本事的人,確實難得,而且自己還主政重慶緝捕刑訓,有這樣的幫手在,很多事情都方便了許多。
    “大人抬愛了!”張覺民拱手拜道。
    “隻是小的,家人這些都還在延安那邊,而且大人也清楚,青雲寨的情況?”
    聽見這話。
    趙經綸微微有些失望,不過這也是確實。
    青雲寨的情況,他也清楚,倘若張覺民不回去,青雲寨說不定會再次反抗朝廷。
    不過對於張覺民的拒絕,他也是有些佩服的。
    隨即轉變了一下思路。
    “既然如此,我也不強求,不過秉吾可得幫我一個忙?”
    結善緣,廣人脈,這點張覺民還是有覺悟的。
    畢竟趙經綸說起來也並不算一個貪官,在延安府,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人,沒有和陸長生同流合汙。
    你說他不清楚延安府的情況?
    怎麽可能。
    不然他為啥這麽想離開延安府。
    上麵有知府,下麵有一個陸長生,鬼才願意待在那裏。
    “大人請說!”張覺民也不拒絕,既然來都來了,索性便答應對方。
    畢竟,誰能保證這個趙經綸以後會不會平步青雲?
    聽見他的話,趙經綸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隨即說道:“其實帶你來,我主要是想讓你破一個案子,四個月前,重慶府太平門守將被人殺死在家中,重慶府查了一月,什麽都沒查到。”
    “重慶此地,本來就是要塞之地,一個重慶衛百戶被殺,事關軍政大事,不可大意,所以我才帶你來,幫忙查一下情況。”
    聽見這個答案。
    張覺民並沒有多意外,畢竟和自己想的也大差不差的。
    不過一個軍籍百戶被殺,這事情可不小啊。
    而且重慶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軍事上誰敢大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經綸此舉,也算是說的過去。
    “而現在,一個官員又被殺死在榮昌這邊,再加一起那死去的兩個筠連知縣,我擔心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聯係?”
    趙經綸不是什麽愚笨之輩,相反,人家能做到知縣,那是靠著科舉考上的,雖說不擅長破案,但是思維方式還是正常的。
    聽見這麽一說。
    張覺民倒是有些好奇了起來。
    有聯係嗎?
    不一定,不過還是先抓到凶手再說吧。
    “大人都這麽說了,小子再拒絕那就有些不識抬舉了,不過大人,小子,也不能保證破案,隻能盡力而為。”
    見張覺民答應,趙經綸也是笑了起來。
    “無妨,全力以赴即可!我相信你小子,哈哈!”
    答應了趙經綸,張覺民卻沒有絲毫的動作,反而是剛剛出去的朱成和和宋奇誌走了過來。
    “民哥兒,剛剛問了一下,這驛站隻有這一道門,院子牆比較高,一般人也翻不出去,我們也查了一遍,沒發現有人翻越的痕跡。”
    聽見這話。
    張覺民也更加確定了心中的猜想了。
    剛剛他在榮昌知縣找趙經綸說話的時候,就發現了問題。
    像這種半夜縱火,而且在城門緊閉的情況下,凶手會去哪裏?
    所以他第一時間,讓朱成和和宋奇誌查一下這驛站的情況,確實沒想到,這還有意外的收獲。
    喜歡明末之天下霸業請大家收藏:()明末之天下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