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進京
字數:5950 加入書籤
張覺民在家待了十天。
卻不得不再次啟程。
畢竟,這皇帝老兒就給了他三個月時間。
從長寧回來花了一個月。
再在這邊待下去,三個月的期限就要到了。
而且他確實也想去京都看看。
以前他或許還有拯救大明的想法,可是在經曆這次被摘桃子後,他也釋然了。
救什麽救?
破而後立。
這朝廷,救他幹嘛?
三月的初春,北境這邊還是十分的冷。
這次,他沒帶多少人出來。
也就李響朱成和以及宋奇誌他們,一行十多人而已。
當然,小姨也跟著。
另外。
由於之前救了劉家。
劉巧雲擺脫了範家的牽製,於是選擇直接和他一起,去京都擴展市場,也同路。
這樣一來。
包括劉家的護衛一行人,他們一共有三十多人的樣子。
從延安到京都。
這個時代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是一路北行,經過綏德、米脂等地,到達榆林。
而後沿著榆林繼續向北出發,出長城,過鎮羌堡等軍事要地後,進入後世的內蒙古地區。
到了內蒙古後,沿著草原邊緣前行,經過興和等地後,到達宣府,也就是後世的河北宣化。
再由宣府南下,經過居庸關,進入北京。
這條路是這個時代還算比較常見的交通要道,沿途也設有驛站這些。
不過,小冰河時期到來。
北方寒冷加劇。
不少韃靼人,經常在長城外襲擊商賈部隊,搶劫物資。
徒增了不少風險。
而另外一條是從延安到西安。
沿著渭河北岸而行,經過華州、華陰後出潼關,進入河南地界。
在河南,經過峽州、澠池、洛陽、鞏縣、鄭州等地後,抵達開封。
過了開封後。
繼續東行。
經過蘭考、歸德,進入山東地界。
在山東,在經過曹州、濟寧、兗州、泰安後,到達濟南。
過濟南而向北,經過德州,進入河北地界。
過滄州、靜海至天津衛。
最後西行,過通州而至北京。
這條路上,都在複地中相對而言,安全了不少。
而且,到西安後,部分路段也可選為水路,倒輕鬆一些。
當然。
這個時代的黃河還是十分的危險的,而且和後世的黃河有很大的差別。
史料就曾經記載過,弘治年間,黃河黃嶺崗決堤。
經曹州、單縣、豐縣等地,奪淮入海。
出海口在後世的鹽城和連雲港中間。
而現在的黃河是經過山東東營入海,兩者差別還是很大的。
保險起見。
張覺民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路。
雖然多花了一點時間。
但是安全啊。
自己這點人,可沒實力出長城和韃靼的騎兵硬碰硬。
而且隊伍中還有女眷,自然也得考慮。
行徒一月。
張覺民他們一行人,這才到了北京。
這還是他有著官員身份,在沿途驛站,換馬的原因。
這要是普通人。
非得花的兩個月估計才能到。
想想後世的幾個小時,簡直是沒得比。
即便是在後世。
張覺民也從來沒來過北京。
說實話,確實有些被震驚到。
不愧是明朝的經濟文化中心啊。
他還看見不少金發碧眼的家夥,更有售賣的昆侖奴。
繁華程度,碾壓自己看過西安洛陽等地。
各種商品,更是琳琅滿目。
這也難怪劉巧雲會選擇來京都了。
這人口,這市場。
不發財都難啊。
至於是住處。
這點張覺民不慌。
因為劉巧雲提前安排了人來,所以目前有落腳的地方。
即便是沒有。
他也有很多選擇。
比如說,各地的同鄉會館。
以及寺廟又或者酒樓。
在不及,也還有朝廷的會同館。
這不過住會同管,這個要一定的身份,而且名額有限,自己····想想,還是算了。
到了住的地方。
他們簡單休息了一下。
次日一早。
除去劉巧雲要工作外,其他人更是興奮的逛起了北京城。
“秉吾啊!這京城果然不是一般的大啊?”
茶樓二樓。
張覺民坐在靠窗的位置,眼神時而掃過遠處的一處府邸。
一旁的朱成和一腳搭在凳子上,啪嗒這走了一天路的大腿,感慨道。
“你這不廢話,這是哪裏?京都,你以為和長寧一樣啊?”
張覺民反駁了一句。
而後便看見樓梯那邊,宋奇誌帶著兩人走了上來。
到了桌邊,他掃了一眼四周。
而後靠坐在了張覺民的左邊,聲音壓低了些。
“摸清楚了,這裏確實是國舅爺太康伯的府邸,不過我向人打聽了一下,這太康伯基本都是不出門的,而相反,國舅爺張璟倒是經常入宮。”
聽見這話。
張覺民思忖了片刻。
這倒是沒什麽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之前齊才宗就問過自己,有沒有和國舅爺結怨。
想來便是這國舅爺想扶持自己的人,所以才安排了這麽一出摘桃子的戲碼。
雖然他離開了長寧。
可卻並沒有放棄對那邊的打聽。
前不久,他也收到了消息。
奢崇明采用了他的計劃,從長寧奇襲,破興文,圍困永寧。
奢崇明父子敗退水西。
明軍大獲全勝。
隻是。
勝利還沒來得及捂熱。
在明軍得勝準備回撤的時候。
卻不想,敗退的奢崇明,聯合水西土司安邦彥突襲明軍
明軍大敗而歸。
而另外。
安邦彥聯合水東土司宋萬化起兵十萬,兵圍貴陽。
西南局勢,再度糜爛。
此事一出。
張覺民也瞬間明白,之前奢崇明守永寧的兩萬人是從哪裏來的了。
這也沒辦法。
水西這邊,本來是用秦良玉防守對方的。
可秦良玉入川平叛,這才給了安邦彥機會。
想著這張國舅,安排自己的人,本來是想摘桃子的,卻不想桃子沒摘到,還吃了敗仗,他心中隱約也有些得意。
“這國舅爺,可有得罪什麽人?”
張覺民問道。
說起這個,宋奇誌倒時露出八卦的笑意。
“還別說,真有。”
“前段時間,張璟和永安伯次子黃陽秋在青樓爭搶以為花魁而起了衝突,雙方還大打出手呢?聽說黃陽秋還被揍了一頓,臨走時還大放厥詞,要教訓對方呢?”
嗬嗬!
這還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張家是新進的外戚,而永安伯那邊卻是老牌的勳貴,雙方互相都看對方不順眼,矛盾自然激發了。
喜歡明末之天下霸業請大家收藏:()明末之天下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