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翦南下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A+A-


    不過留給嶽飛的訓練時間並不算多,在中三營成軍不過4天時間,葉白就下令開拔了。
    龍武衛的番號有了,可距離成軍還差著不少,眼下更是大戰在即,葉白也不準備對部隊和番號進行大範圍地調整,不過是先授予一個臨時番號用著,等到戰後,再來全麵衡量。
    兩支主力大軍的主帥人選是已經定下了,王翦和嶽飛兩人各統一軍,可各營的編製,武將的分配等等,都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定下的,需要葉白與手下的軍師們好生商議一下。
    按照朝廷的想法,是希望葉白盡快帶兵西進,與草原騎兵交戰,可葉白卻不會讓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們稱心如意,西進是肯定要西進的,入侵石門郡的草原騎兵,也肯定會把他們趕出去。
    但什麽時候西進,什麽時候與草原騎兵交戰,那可就要葉白說了算了。
    在西進之前,葉白首先要做的是徹底收複整個金林府,消滅殘餘的蜀軍六甲衛,將兩府之地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唯有在確保根基之後,才會帶著大軍西進。
    葉白可不希望自己帶著大軍在石門郡與草原騎兵打生打死,結果自己的老巢卻被朝堂上的那幫人給端了。
    話題扯遠了,錦衣衛的情報傳遞渠道,比起軍中的傳令兵還要更為快捷,據毛驤所說,是通過俘虜了大批的璿璣衛,了解到了璿璣衛的信息傳遞方式。
    具體是什麽方式,葉白沒有多問,反正隻要能夠達到目的即可。
    王翦和徐達所部,本就沒有付出太大的傷亡,雖然因為葉白不在,死傷的士卒沒有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補充,可周亞夫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自己的大局關,主動提出從後營中抽調一批精銳補充到中營和右營之中。
    按照周亞夫的說法就是,後營要留守西城府,以訓練和剿匪為主,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大規模戰鬥,還能夠節製西城府的府軍,兵力充足。
    也不算是擅作主張,畢竟葉白不在西城府,在臨走之前,將統兵和指揮權下放給了王翦,王翦本身就有權利做出相應的決策,包括調整部隊編製,如今不過是暫時從後營借兵而已,這可是在他的權利範圍之內,不算暨越。
    有了周亞夫的支援,中營和右營再次恢複到了齊裝滿員的狀態,在接到葉白的命令之後,立刻拔營南下。
    兩營兵馬分開行動,同時攻打曲安縣和赤陽縣,各種攻城器械都用上了,多位武將親自領兵攻城,給駐守在兩座縣城的六甲衛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中營就不說了,王翦麾下的武將本就不少,輪番攻城一點問題都沒有,徐達的右營之前還將領有些缺乏,可有了湯和等人之後,徐達也變得闊綽起來。
    都是曾經並肩作戰的老兄弟,彼此都很是熟悉,都不需要花費時間去磨合和了解,直接就可以上戰場,就仿佛回到了前世一般。
    尤其是藍玉,明明是中華曆史上完成封狼居胥這等豐功偉績的名將之一,結果卻是被按上了一個謀反的罪名,身死族滅,不但自己死了,還要連累家族,別提心中有多麽的憋屈了。
    對於朱元璋,藍玉是不敢心生怨念的,若不然當初他也不會有那等下場,可心中的憋屈卻是需要發泄,蜀軍六甲衛等於是撞到了藍玉的槍口上,被他打得不要不要的。
    每一次攻城,藍玉都能夠衝上城頭,在城牆上大殺四方,給守城的蜀軍造成極大的傷亡,靠著人多的優勢,拚命才把藍玉給趕下城頭,卻留下了一地的屍體。
    六甲衛這支殘部,軍心和士氣本就已經跌落到了極致,直到右武衛在石門郡損兵折將的消息傳來,才略微提升了一些,可依舊有些不夠看。
    依托城牆的防禦,打打防禦戰,還是勉強可以,真要出城野戰,估計就會一戰擊潰。
    六甲衛的大將軍對於部隊的情況,也是心知肚明,壓根就沒有想著主動出擊,隻是想著謹守城池,保住最後的根基而已。
    可六甲衛從上到下都沒有想到,秦軍的攻勢竟然如此猛烈,不間斷地輪番攻擊,沒有片刻停歇,每一輪攻城,都給蜀軍造成了慘重的傷亡。
    雖然秦軍作為攻城一方,死傷也不算小,但士氣旺盛,還有李時珍緊急培訓出來的一批軍醫,藥品更是充足,大部分的傷員都得到了及時、妥善的救治,真正的陣亡並不大。
    隻是兩日,六甲衛好不容易恢複的一點軍心、士氣,就在秦軍的輪番猛攻下,被漸漸消磨光了,在第二日的下午時分,甚至還出現了不戰而逃的情況。
    作為蜀國的一員老將,六甲衛大將軍清楚地知道,當城頭上的守軍出現崩潰的時候,距離敗亡也就不遠了,可他卻是沒有半點辦法。
    雖然在蜀軍大舉南下的時候,他就已經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之前獲得的情報,是秦軍故意放出來的,就是為了讓他以為秦軍傷亡慘重,無力南下。
    說起來也怪他太過於貪心,若是早早地將曲安縣、陽武縣放棄,或者將駐紮在元石縣、武治縣的部隊調回來,殘餘的6萬多兵馬集結在一起,麵對秦軍的攻勢,也不會打得這般狼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好了,本就是殘軍,還分守4座城池,兵力分散,秦軍兵強馬壯、氣勢正盛,正好可以將他們分而殲之。
    這等局勢下,想要突圍,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攻城的秦軍雖然沒有四麵合圍,將縣城圍得水泄不通,可隻要大軍出城,必然會遭遇追擊。
    軍心、士氣跌落到穀底,連依托城池防禦都已經有些無以為繼了,主動出城野戰,那就等同於給秦軍送人頭,隻會死得更快。
    六甲衛大將軍在秦軍攻城的第二日,就意識到不妙,已經派出傳令兵趕往武治縣和元石縣,讓兩縣的駐軍棄城而走,以最快的速度趕來支援。
    這位大將軍仔細分析過當前的局勢,從遼平縣南下的王翦大軍,的確是出乎了他的意料,沒有想到,他們竟然還有這等規模。
    可原安縣、陽武縣的秦軍,他是絕對不會判斷錯誤的,隻有不到2萬人的規模而已,還要防守城池,抽調不出多少兵力。
    元石縣的2萬大軍,還有武治縣的1萬大軍,隻要匯合到一起,就是一支3萬的大軍,軍心、士氣都還在正常狀態,戰力保持得比較完好,秦軍就算想要打援,也沒有那麽容易,畢竟兵力方麵存在著極大的差距。
    至於府城和元石縣以南的左武衛,這位大將軍已經將其給無視了,本就是手下敗將,死傷慘重,恢複起來可沒有那麽容易。
    更何況蜀國的情報機構已經傳來了情報,大秦王國朝廷下令左武衛抽調精銳撤回錦鄰郡,他們一走,整個金林府就沒有秦軍能夠攔住兩縣的駐軍了。
    隻要堅持到這兩路援軍趕到,不說反敗為勝,至少能夠保住曲安縣和赤陽縣,他們有一個落腳地,不會成為“流寇”。
    石門郡的局勢再度惡化,大秦王國朝廷肯定會將金林府的秦軍調走,支援石門郡,他們這支殘軍就算是被保存下來了。
    至於說守住兩座縣城以後,麵對秦軍四麵包圍,無路可逃的局麵,又該如何應對,六甲衛的大將軍已經顧不得考慮那麽多了,以他的能力,隻能做到這一步而已,接下來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
    隻能是將希望寄托在國內,希望陛下和朝堂上的大臣們,沒有將他們這支堅持到現在的六甲衛徹底遺忘,努力想辦法救援。
    王翦和徐達的攻勢依舊猛烈,每一輪的攻擊都能夠衝上城頭,雖然沒有徹底攻破城牆和城門,但誰都能夠看出來,曲安縣和陽武縣在如此猛烈的攻勢下已經岌岌可危,堅持不了多久了。
    身處局中的六甲衛大將軍,一心忙著查漏補缺,及時調整防禦,固守城池,卻壓根沒有注意到,有好幾次,城頭和城門都差一點就被攻破了。
    沒有破城,並不是六甲衛麾下士卒拚命,也不是他應對得當,而是在即將破城的那一刻,秦軍總會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主動後撤,給六甲衛留下了喘息的機會,苟延殘喘。
    至於原因,那當然是王翦和徐達刻意而為,既要給六甲衛造成極大的壓力,讓他們無法分心,卻又不會讓六甲衛真的落入絕境。
    六甲衛大將軍在瀕臨絕境之下,為了確保調兵的命令能夠傳到元石縣和武治縣,派出了上百名傳令兵和斥候,分開行動,想要靠著人多的優勢,將命令傳達出去。
    然而王翦和徐達在攻城之前,就派出了小股部隊和大批斥候分散在兩座縣城四周,嚴密監視著所有的通道,這些傳令兵和斥候想要躲過他們的監視可沒有那麽容易。
    雖然無法將六甲衛大將軍派出的所有傳令兵、斥候全部截殺,但抓獲一部分卻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在錦衣衛的審訊之下,這些傳令兵和斥候雖然相對忠誠,卻也熬不過錦衣衛的酷刑,將自己的任務和盤托出。
    知曉了六甲衛的目的,以王翦和徐達兩人的頭腦,自然就找到了獲勝的機會,當即派人給葉白送信,得到了葉白的最新命令。
    喜歡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