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施加壓力

字數:4538   加入書籤

A+A-


    偌大的龍武衛中,有著太多的名將,武力過人、擅長單挑的猛將更是不少,右軍中隻有一部分,可同樣不可小覷,放在秦國任何一支衛軍中,都是絕對的佼佼者,更遑論一群“叛變”的府軍了。
    為了給叛軍造成更大的壓力,嶽飛親自領兵督陣,麾下的將領們輪流前去搦戰,就堵在叛軍大營外開罵,逼著叛軍出營單挑。
    叛軍將領人數也不少,可武力過人的將領卻是有限的,除了被葉白利用係統能力安插的暗子之外,剩下的人,與右軍的猛將單挑,那是敗多勝少。
    基本上出營單挑的叛軍將領,幾乎沒有能夠活著回去的,再不濟也要身負重傷,沒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根本就好不了。
    如果不是關勝、徐寧等將領,雖然同樣落敗,但卻是完好或者帶著點輕傷跑回來,叛軍在將領方麵的損失可就大發了。
    在搦戰之時,倒是有一件趣事,那就是董平也出陣迎戰,本以為隻是隨便走個過場,卻是沒有想到,竟然驚動了右軍中的一位猛將。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嶽家軍中僅次於高寵、楊再興的絕世猛將——陸文龍。
    曆代名將之中,用槍的武將不少,甚至可以說是最多的,但用雙槍的,就有些稀罕了,陸文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自己用的是一對六沉槍,也喜歡與同樣用雙槍的武將切磋,原本花榮是一個不錯的對手,畢竟他除了單槍用得不錯,一手雙花槍也是出類拔萃的。
    可陸文龍與花榮切磋數次之後,就沒有了什麽興趣,畢竟兩人的武力差距太大了,切磋根本就沒有意義不說,反倒是成了單方麵地碾壓和指點了。
    同在葉白麾下效力,又是來自同一個時代,年齡差距也算不得多大,對於指點花榮槍法,陸文龍倒是不太在意,隻是內心中還是希望能有一個真正的對手。
    董平的出現,無疑是讓陸文龍見獵心喜,哪怕沒有直接交手,僅僅看到董平的出手,他就知道,此人的雙槍用得比花榮更好,或許能夠當個好對手。
    坐不住的陸文龍,直接策馬揚鞭,越過了本應該出戰的嶽雲,搶先與董平交上了手。
    嶽雲雖然有些武癡屬性在身上,但他也不沒有腦子,董平身上那熟悉的氣息,讓他知曉對方根本就不是敵人,陣前單挑不過是做戲而已,當不得真。
    本就有些意興闌珊的他,被陸文龍搶了“生意”也沒有什麽不滿的,反倒是有些感激,如果不是陸文龍的話,他就要去做戲了,打得實在是太別扭了,一點都不痛快。
    更何況,嶽雲與陸文龍之間,武力差距不是太大,大戰數百回合都不分勝負的那種,但真要拚命的話,輸的人一定是他,他可不想招惹陸文龍,索性就打馬回陣,順便看戲。
    槍術本就多走靈巧一道,打起來往往是相當好看的,雙槍的花樣就更多了,陸文龍、董平兩人雙槍並舉,在陣前鬥得不亦樂乎,以快打快,漫天都是槍花,槍影重重,眼力不夠的人,壓根就看不清楚,直看得兩軍士卒目眩神迷、目瞪口呆。
    在用雙槍的將領中,董平可以說是能夠排得上號的,但與陸文龍相比,還是差得太多了,足足10點武力屬性的差距,那完全是天與地之間的差距。
    不清楚董平底細,見獵心喜的陸文龍,為了避免馬失前蹄,一出手就動用了八成實力,打得董平左支右擋,不過50回合,槍法就開始有些散亂了。
    交手數十回合,陸文龍也摸清楚了董平的底細,知道此人比花榮強,卻也有限,遠遠不是他的對手,單打獨鬥的話,最多一百回合,他就能夠將其挑落馬下。
    可已經暴露了真實實力,當著兩軍這麽多人的麵,陸文龍再想放水也有些不太可能了,都是自家人,又不能真的陣斬對方,甚至連重傷都不行。
    好在陸文龍頭腦靈活,腦筋轉得極快,一邊與董平交手,一邊思考如何收場,很快就想到了一個主意。
    既然已經暴露了,那就沒有必要遮遮掩掩的,索性放開手腳,全力發揮,壓得董平大汗淋漓,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當兩人交手100回合之後,早就已經完全熟悉了董平的槍法路數,並且找到了破綻的陸文龍陡然發威,三兩招之間就打掉了董平的一支短槍,順勢一槍捅穿了董平的胳膊。
    一擊得手之後,陸文龍並沒有趁勢下殺手,反倒是不經意間故意賣了個破綻,給了疼痛難忍的董平一個逃離的機會,結束了這場實力並不對等的陣前單挑。
    這一槍,陸文龍是刻意而為,看著傷口很大,鮮血如同泉水般湧出,但實際上隻傷到了血肉,沒有傷到筋骨,隻需要好生休養個十天半個月就可以恢複了,也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
    就這樣,董平成了繼楊誌之後,第二個被晚輩猛將打傷,需要休整一段時間的水滸好漢,不愧是“難兄難弟”。
    不過有些不同的是,楊誌被高寵打傷,還能夠說得過去,畢竟是與楊家有關,楊家槍法又在一定程度上是脫胎於高家槍法,高寵還能夠勉強說是代替楊家“清理門戶”。
    可董平就有些不同了,別管這位的人品、秉性怎麽樣,沒有人提出來,自然也就談不上“替天行道”,陸文龍也沒有那份閑心,純粹隻是對手難尋,興奮之下沒有收住手罷了,說是“無妄之災”也不為過。
    連續幾日的搦戰,叛軍損失那叫一個慘重,出營迎戰的將領們,幾乎無人獲勝,最好的結果就是戰敗而歸,更多的還是被當場斬殺。
    短短幾天而已,竟然陣亡了10多名將領,讓叛軍高層那叫一個心疼啊。
    這可是從民間收攏來的自詡武藝高強的濫竽充數之輩,而是真正的將領,來自多支府軍,如果一切順利,此次計劃成功之後,他們將會得到朝廷擢升的,結果竟然就這麽死在了這裏。
    不光是死在同為秦國軍隊的龍武衛將領手中,甚至還要背著一個“叛將”的名聲,死了都不得安寧的那種。
    一時間,叛軍直接掛起了免戰牌,不管營門外的龍武衛將領如何挑釁,也沒有人願意出戰,甚至都不需要叛軍高層用軍令硬壓,叛軍上下也要自發地嚴格服從命令。
    開玩笑,自命不凡,認為自己不比衛軍將領差,隻是欠缺了一點機遇和背景的人,已經成為了屍體,那血淋淋的場景,無時無刻地不再提醒著剩下的人,府軍就是府軍,比起衛軍差遠了,沒有資格倒反天罡。
    叛軍龜縮大營不出,士氣日漸低落,但嶽飛依然沒有放過他們,每日都要調兵遣將前去挑釁、搦戰,同時還偷偷部署了伏兵。
    對於叛軍而言,任由軍隊士氣低落並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想辦法扭轉局勢,恢複日漸低落的軍心、士氣,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打一場勝仗。
    鬥將已經全麵落敗,叛軍唯一的辦法就是大軍出動,趁著龍武衛搦戰之際,打一個措手不及,小勝一場即可,好歹能夠穩住軍心,不讓士氣繼續低落下去。
    嶽飛很輕鬆地就想到了這一層,迅速做出了安排,等著叛軍主動送上門,葉白雖然說不要急著將眼前的叛軍消滅,可也沒有說對方主動進攻的情況下不能反擊啊。
    就算不一口吃掉對方的主力,小打小鬧地吃掉對方部分兵馬,讓對方敗得更慘,士氣更加低落也是好的。
    等到決戰之時,士氣低落到穀底的叛軍,自然也就發揮不出多少戰鬥力了,右軍所需要付出的傷亡也就要小了許多。
    可嶽飛算得極好,但不知道叛軍到底是因何緣故,竟然一直都沒有動靜,壓根就沒有出營的意思,一直龜縮在兩座大營之中,不管營門外的龍武衛如何挑釁,他們也全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若是太過靠近,就用強弓硬弩一頓攢射,逼著龍武衛遠離,一旦遠離,他們又會重新龜縮起來,就好像打定了主意要當這個縮頭烏龜一般。
    一時間,哪怕是嶽飛這等絕世名將,也有些弄不清楚叛軍到底是打的什麽主意了,打又不打,撤又不撤,就那麽龜縮在大營中,除了不斷降低士氣,以及消耗糧草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不過很快,嶽飛就知道叛軍是在打著什麽主意了,根據錦衣衛傳來的情報,不但錦淩郡的叛軍有集結北上的跡象,就連遠在中原四郡的叛軍,也有大舉北上的動作。
    沒有了20多萬叛變府軍的主力部隊,中原四郡的那些叛軍可就真的成為了烏合之眾,原本還如同沒頭蒼蠅一般在四郡之地亂竄的圍剿衛軍突然開始大發神威,四處出擊,短短時間內就剿滅了將近20萬叛軍部隊。
    嚇得剩下的叛軍屁滾尿流,根本就不敢繼續在中原四郡待著,紛紛拔營北上,準備進入錦淩郡與叛軍主力匯合。
    很明顯,對麵的叛軍主力就是在等著陸續抵達的叛軍部隊,想要靠著人多的優勢,與龍武衛進行最後的決戰,而這個想法,也正好符合了葉白與麾下軍師們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