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強攻叛軍主力

字數:4630   加入書籤

A+A-


    一連十多錘砸下去,麵前的寨牆被砸得破爛不堪,雖然並沒有徹底垮塌,但那麽大的破洞浮現在眼前,就是一條進攻通道,都不需要命令,一個個重甲步兵就從破開的寨牆衝進了大營之中。
    後知後覺的叛軍將領們,直到轅門一線駐守部隊傷亡慘重,甚至都快要失守的時候,才終於派出了援軍部隊。
    倉促集結,匆匆而來的援軍部隊,與殺進了大營的重裝步兵相遇,一場慘烈的廝殺就此爆發。
    戰力和裝備,叛軍都是處於劣勢的一方,輕甲步兵在重甲步兵麵前那就是一個笑話,派來的援軍不但沒有將右軍的進攻部隊擊退,反倒是被殺得穩不住陣腳,節節敗退、傷亡慘重。
    直到後續的援軍陸續抵達,叛軍的戰陣才終於被穩住了,就在轅門附近與右軍的進攻部隊展開殊死搏殺,不願後退一步。
    隨著越來越多的龍武衛士卒殺進大營中,駐防大營的叛軍壓力越發大了起來,傷亡也變得更大,到處都是屍體,還有痛苦哀嚎的傷員。
    一座座帳篷被拆開,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地麵上,不是人馬踩踏而過,就是被地上彌漫的血液所侵染。
    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這座駐守了3萬兵馬的前營就被徹底攻破,整個大營都被近乎打成了廢墟,3萬叛軍士卒,在殘破的大營中留下了一半的屍體和傷員,剩下的則是逃離了大營,撤了回去。
    原本20萬叛軍主力是在郡城四麵紮下大營,將郡城團團包圍,當嶽飛率兵抵達郡城的時候,叛軍一方就迅速調整了紮營方式。
    北城方向,也就是嶽飛紮營的方向,除了原本的一座大營之外,再度搭建了數個營寨,從其他三座大營抽調而來的10萬大軍進駐其中,在北城外足足駐紮了15萬大軍。
    前營一破,出現在右軍士卒們眼前的,就是叛軍的左營、中營還有右營,三座大營連成一線,相對獨立,卻又可以彼此支援。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殺。”
    令旗揮動,鼓聲震天,還有沉悶的號角聲,10萬右軍士卒兵分三路,在眾多武將的統領下,同時對三座叛軍大營發起了進攻。
    前營的戰鬥那麽激烈,叛軍又不是瞎子、聾子,自然不可能看不見,一開始還以為嶽飛隻是虛張聲勢,小打小鬧,除了加強戒備之外,連援軍都沒有調派。
    等到後來發現嶽飛是動真格的,是真正的進攻的時候,再想調動援軍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前營在半個時辰就徹底淪陷,速度之快,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也沒有給他們留下更多的時間。
    隻來得及調集各營兵馬出營,在大營外列下陣勢,同時還下令剩下的三座大營集結兵馬,等候命令。
    10餘萬右軍士卒,直接就對列陣以待的叛軍主力發動了猛攻,根本不玩虛的,打得那叫一個堅決,也讓叛軍將領們有些莫名。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明明己方的後勤補給線已經被切斷,根本就不需要用強攻,隻要安心地等著他們斷糧即可,為何龍武衛要一反常態地正麵進攻,莫非是發生了什麽意外不成?
    很多叛軍將領都想不通龍武衛為何要如此做,明明可以更加容易、簡單地獲得勝利,卻偏要用最困難的方式,甚至不惜代價地猛攻,等同於用人命去填。
    可如今戰事激烈,右軍的攻勢太猛,前方的數個戰陣沒有堅持多久就被攻破,士卒傷亡慘重,後方的部隊不得不緊急填上戰線,頂住右軍的猛攻。
    雙方士卒戰鬥力之間的差距,在人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暴露得相當明顯,為了讓前線的戰陣不那麽快崩潰,很多將領都親自上了一線,一邊抵擋右軍士卒的進攻,一邊用自身行動鼓舞叛軍士卒的士氣。
    不得不說,出身府軍的將領們,的確不是叛軍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加入進來的頭目、首領所能夠比擬的,換成那些人的話,這個時候肯定會躲著右軍士卒,絕對不會親自上陣,乃至於搏命,甚至不惜犧牲手下人的性命,也要保證自身的安全。
    有了眾多將領們的加入,叛軍漸漸穩住了陣腳,雖然死傷依舊不小,並且戰線還在不斷地往後退,可右軍的進攻效率卻是沒有了一開始那般順暢,多處戰場都出現了僵持的狀態。
    嶽飛的調整和變陣依舊是那麽的及時,一處戰場出現僵持,立馬就有援軍加入戰場,或者有猛將從其他地方殺進來,靠著人多或者武將的勇武,在短時間內完成突破,再次攻克一座叛軍戰陣。
    某些傷亡較大的部隊,等到了周邊趕來的援軍,接手了戰鬥,他們則是奉命撤了下去,退回後方休整和重新調整,等待繼續進攻的命令。
    眾多武將就如同救火隊員一樣,在戰場上往來衝突,不斷地支援其他部隊。
    以右軍的戰鬥力,在某個戰場上陷入僵持乃至處於劣勢,那就隻能說明有叛軍中的將領親自上陣,光靠一群士卒是無法應對的。
    關鍵是叛軍的將領也學聰明了,知道龍武衛有眾多武力超群的猛將,單打獨鬥他們絕對不是對手,自然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位置,放棄了戰馬,采用步戰的方式,就是為了在戰場上低調一些,讓右軍將領們想要尋找他們的方位都變得困難了一些。
    隱藏在普通士卒中的叛軍將領,對於右軍普通士卒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不光是會給右軍部隊造成更大的傷亡,更是能夠在小範圍內影響到戰鬥結果。
    可他們一旦暴露目標,就會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嶽飛給發現,調動麾下將領進行精確地打擊。
    一員員武力超群的猛將殺入了戰陣之中,一路橫掃千軍,殺得叛軍士卒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幾乎是瞬間就穩住了戰局。
    局勢穩定,那些原本還在大殺四方的叛軍將領們自然也就暴露了出來,一個個右軍將領,滿是鮮血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殘忍的笑容,揮舞著兵器就衝了上去。
    近距離接觸,四周都是雙方士兵,又沒有騎乘戰馬,想要逃離戰場根本做不到,哪怕明知道不是對手,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迎戰。
    很多時候,所謂的差距並不是努力就能夠彌補的,哪怕是拚死一搏,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多支撐一段時間罷了。
    被盯上的叛軍將領,想要擺脫右軍的猛將,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全力迎戰的結果是被右軍將領們當著雙方士卒的麵,就地斬殺。
    區別隻在於他們的武力高低不等,遇到的右軍將領不同,在戰場上所能堅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而已。
    充當中流砥柱的叛軍將領在戰場上被斬殺,對於苦苦支撐的叛軍部隊來說,軍心、士氣的打擊和損傷是相當之大的,甚至有多支隊伍頃刻間就自行崩潰。
    郡城外的叛軍主力擁有20萬規模,可真正屬於中原四郡府軍老底子的其實隻有10餘萬人而已,其他的兵馬都是從上百萬叛軍部隊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士”。
    這10萬兵馬,或許在單兵戰鬥力方麵,並不比府軍士卒差多少,甚至還有更強的,可他們到底不是職業軍人,缺乏操練,也缺乏軍事素養,作戰意誌也有限。
    若是打打順風仗,他們絕對是一往無前,能夠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可要是陷入逆境之中,他們往往會選擇保命為上。
    他們的潰敗,自然也影響到了其他還在浴血奮戰的叛軍部隊,產生了連鎖反應,能夠穩定局勢,彈壓部隊的叛軍將領們,有太多的傷亡,一時間叛軍高層將領們竟是無法有效掌控麾下部隊了。
    “趕緊傳令,把另外三座大營的兵馬全部調過來,速度要快。”
    “不行,若是把那三座大營的兵馬抽調,可就沒有人監視郡城內的左武衛了,若是他們突然從後方殺出來,咱們就要被兩麵夾擊了。”
    “你說的什麽話,左武衛被咱們伏擊,近乎全軍覆沒,能夠逃回郡城的不過萬人而已,加上郡城的府軍還有臨時征召的青壯,不過數萬人而已,又被咱們數十萬大軍圍攻十餘日,傷亡慘重,現在剩下的兵力最多不過2萬,能夠勉強守住郡城就不錯了,哪裏敢主動出城。”
    這一番話,瞬間就說服了其他持有不同意見的高層將領們,再也沒有人反對了,一個個傳令兵立馬飛馬出營,快速趕往另外三座大營。
    三座大營的兵馬早就完成了集結,不過是在等待叛軍高層將領的命令而已,隻要傳令兵一到,最多一炷香的時間,5萬大軍就會分批趕來支援。
    隻是讓叛軍高層將領們失望的是,他們期盼的三路兵馬並沒有及時趕來支援,或者說沒有如同預期那般全部趕來支援,出現在他們眼前的隻有一支兵馬2萬人而已。
    “將軍,大事不好,南城、西城的大軍剛剛出營,就遭遇到一支騎兵部隊的突襲,如今已經陷入到激戰中,請求將軍調兵支援。”
    “什麽?遭遇騎兵突襲,哪裏來的騎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