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衛青備戰

字數:4512   加入書籤

A+A-


    草原人向來都是欺軟怕硬,既然能按著大陸各國打了數百年,這信心早就被充分建立起來了,也看不上大陸各國的衛軍部隊。
    這種心思之下,在草原人的心中,從來都隻有他們欺負大陸各國的份,絕對沒有大陸各國反攻大草原的事情,一旦出現這等事情,草原人會不惜一切代價消滅膽大妄為的各國軍隊。
    其中既有利益的牽扯,更多的也是為了草原人的麵子,若是被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知曉,他們不但戰敗,還被人打到了草原,肯定會惹來群起而攻之,認為他們丟盡了草原人的臉麵,不配繼續生存在大草原上,鬧不好就連草原王庭都要為此發聲。
    草原王庭是由草原上多個實力最強的大型部落組成,名義上有共主,也學著大陸各國建立了政權和體製,但其實就是一個樣子貨,但好歹有著大義名義。
    真要是草原王庭發聲,肯定有無數的草原部落扈從,就他們這樣的中小型部落,自然是活不下去,族滅就是最後的結局。
    霍去病的偏師襲擊草原部落,這等事情還可以掩藏,大不了就讓某個草原部落背鍋就是,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可龍武衛20萬主力大軍大張旗鼓地進入大草原,那是沒有半點掩飾,想要甩鍋都甩不出去。
    通常而言,草原部落寧肯放棄東侵計劃,也要集結大軍消滅龍武衛,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其他草原部落麵前有一個交待。
    隻有30萬草原騎兵,這個數字比衛青預估中的要少了一半,有些不太正常。
    蜀國那邊傳來的情報中,並沒有提到遭遇草原騎兵的入侵,要麽是草原人還在路上,沒有進入蜀國境內,要麽就是草原騎兵暫時沒有入侵。
    若是在路上也就罷了,衛青正好也省事了,還能讓草原騎兵與蜀國兩敗俱傷,對於接下來的計劃更有好處,怕就怕草原騎兵暫時放棄了東侵,準備全力對付龍武衛。
    如果是這般,少了的那一部分草原騎兵,就顯得相當關鍵了,必須要搞清楚他們到底在什麽地方,或者說有什麽樣的計劃和打算。
    對草原的情報搜集,錦衣衛也有所欠缺,戰爭卡牌係統功能強大,可到底是不同種族,想要安插眼線、釘子什麽的都不容易,上一次石門郡大戰,葉白更是將所有的草原騎兵殺了個精光,一個俘虜都沒有留下。
    想要動用手段,吸納俘虜,再通過戰爭卡牌係統進行完全掌控都做不到,光靠錦衣衛的渠道,想要對大草原全麵監控,根本就做不到。
    缺乏足夠的情報,衛青也是感覺到有些頭疼,有心想要與霍去病取得聯係,從他那裏了解一下草原部落的情況,卻也無法施行。
    原因很簡單,霍去病這路偏師深入敵後,全靠霍去病的臨機決斷,隻有一個大的戰略方針,具體的戰術謀劃什麽的,都是霍去病說了算。
    為了不被草原人發現行蹤,乃至圍堵住,部隊需要保持高度機動性,幾乎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長時間,休整一天就已經算是相當長了。
    一直處於機動狀態,哪怕是霍去病派回來傳遞消息和匯報戰果的傳令兵,也不知道在他們離開之後,大部隊又轉移到了什麽地方,想要重新回歸部隊都做不到。
    聯係不上霍去病,衛青就無法準確了解草原部落的情況,隻能是另外想辦法了。
    當然了,雖然一時半會感覺草原騎兵的動作有些不對勁,但衛青也沒有太過擔心,無非是少了一半的騎兵而已,真要說也算不得什麽。
    故意隱藏這支兵馬,打的主意也就是偷襲而已,趁著龍武衛與草原騎兵主力激戰的時候,突然殺出來,打龍武衛一個措手不及罷了。
    這個戰術並不難以被猜中,隻是不知曉對方這支部隊隱藏在什麽地方,更加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手而已,畢竟劍沒有出鞘的時候,威脅才是最大的。
    衛青雖然不知道草原人的剩餘騎兵隱藏在什麽地方,但是他相信霍去病的能力,在敵後活動的他,肯定會格外關注草原騎兵的調動,以他的經驗和見識,看穿草原人的計劃並不難。
    隻要能夠找到被隱藏的那支兵馬,霍去病自然知道應該怎麽做,在聯絡並不方便的情況下,會通過其他辦法向衛青示警的,這是兩人曆次大戰,所形成的默契。
    換言之,那支被草原人隱藏起來的騎兵部隊,對於眼下的衛青來說,隻需要留意一下即可,不需要太過重視,真正的對手乃是被草原人放在明麵上的30萬騎兵。
    30萬騎兵,聽上去數字不小,還是在草原上作戰,是草原騎兵最熟悉的戰場環境,對於草原來說,優勢是不小的,但對自家部隊有著充分了解的衛青,卻也沒有太過為難。
    以20萬龍武衛的戰鬥力,還有軍中那麽多的優秀將領,擊敗30萬草原騎兵並不是什麽太困難的事情,一場硬碰硬地正麵大戰就足以奠定勝利。
    隻是衛青打草原人,可不是簡單的擊敗就行了,那是以重創乃至殲滅為目標,最主要的是要大量殺傷草原騎兵的有生力量,削弱草原人的戰爭潛力。
    全部都是騎兵,又是在最為適合騎兵作戰的遼闊大草原,自家兵力有限,無法四麵包圍,若是露出敗象,草原人肯定會四散撤離,沒有包圍的情況下,無法做到全殲,多少是有些不太美的。
    冥思苦想了一陣之後,衛青還是認為,要想盡可能多地消滅草原騎兵,就不能一上來就玩決戰,要溫水煮青蛙,充分利用好自家的騎兵部隊,還有裝備精良的步兵部隊。
    在出發之前,葉白就將此戰的指揮權全權交給了衛青,有任何計劃和決策,衛青都可以一言而決,甚至都不需要向葉白進行匯報。
    可衛青不是嶽飛,從大軍出發之後,事無巨細,幾乎日日請示,匯報情況,葉白雖然麵上顯得有些不太耐煩,可心中卻是感覺到非常舒服,對於衛青的喜愛也是日益提升。
    連行軍途中的小事,衛青都沒有忘記匯報,製定作戰計劃這等大事,他自然是更加不會遺忘。
    當著劉伯溫、陳平等謀士的麵,衛青淡定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聽得幾位以腦子著稱的謀士們連連點頭,沒有人提出什麽異議,隻是補充了一點細節,讓衛青的作戰計劃更為完善而已。
    作戰計劃得到了葉白的認可,衛青也就沒有了任何顧忌,拿出大將軍的風姿來,擂鼓聚將,召集軍中將領,分別下達了任務。
    命令一下,分三路進入草原,卻又已經合兵一處的龍武衛主力就開始行動起來,兩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帶著大量的幹糧、淡水開出了大營。
    而在營地之中,10萬隨軍出征的民夫幾乎日夜不休,加固著營寨防禦,得虧在出征之前,就攜帶了大量的木材等物資,若不然在草原上,可沒有那麽多的木料可供他們使用。
    攜帶這麽多的木材,對於運輸的壓力可想而知,幸虧葉白隨軍出征,不需要考慮糧草輜重方麵的問題,若不然20萬大軍出征,騎兵數量更是高達15萬之多,光靠10萬民夫運送的糧草,根本就無法支撐太長時間。
    有了充足的資源,大營的搭建就變得輕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還顯得有些簡陋的營寨變得完善起來,將整個營寨環繞起來的木製寨牆,又高又厚,都能稱之為小型城牆了。
    大量的箭塔,每隔一段距離就修建了一座,沉重的三弓床弩被安放在了箭塔的射擊平台上,再加上上層和下層的弓箭手,一座箭塔就是一個強大的火力點。
    營地外圍,絆馬索、鹿角等等防禦設施更是被大量安放,數量之多,分布之密集,看得人一陣眼暈,還有挖掘的數道壕溝,雖然沒有引入水流形成野外護城河,可對於高速衝刺的騎兵來說,絕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寨牆之上,一支支身穿鐵甲、手持刀槍的士卒來回巡視,嚴密監視著營地周邊的情況,地勢平坦的草原環境,沒有什麽阻礙,視野環境極佳,能夠看到很遠的距離,在大白天幾乎沒有被偷襲的可能。
    在營寨內部,一支支部隊按照衛青的命令,分別駐守在不同的區域,他們都被劃分了防禦區域,隻要草原騎兵進攻,他們就要在第一時間頂上防禦位置。
    畢竟這麽大麵積的營寨,往來傳遞命令可是有點麻煩的,光靠旗語或者號角也不太夠,提前分配防守區域,也能夠大大減輕將領們的指揮壓力。
    龍武衛的備戰進行得有條不紊,一副在草原上紮根死守的樣子,這無異於在草原人的臉上狠狠地打一巴掌,他們是絕對無法容忍自家草原被他們看不上的秦國人占據的,那是玷汙了他們的榮耀。
    在衛青的放水之下,草原人派出的斥候、哨騎,終於能夠靠近龍武衛營地進行近距離偵察,也終於明白了衛青所打的主意,一個個部落首領差點沒有氣得吐血。
    進入草原也就罷了,這種事情大陸各國都曾經有人做過,現在還要紮根大草原,那可就有些過分了,絕對不能接受,必須要消滅龍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