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兩路騎兵殺出
字數:4630 加入書籤
擁擠在陷坑前方的草原騎兵,對於從天而降的箭雨,雖然缺乏足夠的防護能力,可他們也並沒有慌亂,依舊按照之前的命令通過中間通道。
甚至還有一些自詡騎術高明的草原人,直接駕馭胯下戰馬往後方退了一段距離,然後突然加速,想要依靠戰馬的極限衝刺,越過這段陷坑。
這段陷坑長度有限,寬度其實也並不算太過,真要有能力出眾的中級戰馬乃至高級戰馬,利用衝刺的速度,飛躍這段陷坑也並非不可能的。
一群草原騎兵,各有各的應對方式,剩下那些草原騎兵,也沒有選擇光挨打不還手,紛紛拿出了自己的弓箭,就那麽端坐在戰馬上,朝著對麵的秦軍弓箭手射出手中的箭矢。
別管射不射得中,不能沒有任何反擊手段和能力啊,射出去的稀稀落落的箭矢,總是能夠給列陣的秦軍弓箭手造成一些壓力和影響。
然而近乎所有的草原騎兵,都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列陣向他們傾瀉箭雨的秦軍弓箭手,人數有些多。
運糧隊的護衛兵力隻有5000人,其中還包括了2000騎兵,剩下的步兵中,大部分都是刀盾兵、長槍兵、戟兵、劍兵等近戰兵種,使用弓弩作戰的遠程兵種,人數並不多,頂多也就1000餘人而已。
可此刻,秦軍弓箭手列成的戰陣足足8個之多,每個戰陣都有四排,每排大約200多人的樣子,全部加起來,竟然足有8000之眾。
8000弓弩手的攢射,射出的箭雨密度那是相當大的,成四排列隊的戰陣,更是能夠完美實現三段射或者四段射,以至於射擊頻率極快,如同烏雲般籠罩而來的箭雨竟似沒有中斷一般連綿不絕。
企圖從陷坑通過的草原騎兵們,不管他們用什麽樣的辦法,是老老實實地從通道排隊通過也好,還是直接駕馭戰馬跳躍陷坑也罷,都難免被箭雨覆蓋,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草原騎兵從戰馬跌落下來。
如果一直這般下去,足足8000弓弩手的瘋狂攢射,加上陷坑的阻攔,就能夠讓草原騎兵付出慘重的代價,不等雙方正式接戰,就至少要死傷過半。
不過這支草原騎兵,來自不同部落,缺乏足夠統一的指揮缺點,在這一刻反倒是成為了優勢。
本來按照萬夫長的命令,是要全部從阻斷去路的陷坑通過,正麵攻擊前方列陣的秦軍部隊,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服從這個命令的。
從陷坑直接通過,耗費的時間太長了,很多草原騎兵都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擅作主張,從兩側繞過。
就在秦軍弓弩手不斷傾瀉箭雨,讓通過陷坑的草原騎兵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時候,從兩側繞道過來的草原騎兵部隊,也終於進入了戰場。
馬蹄飛舞,地麵強烈的震動感,還有戰馬奔騰掀起的濃濃煙塵,無一不在昭示著大批騎兵的飛速靠近。
按照常規,列陣的步兵,遭遇騎兵衝擊的情況下,就應該轉變為防禦戰陣,列隊在最前方的弓弩手需要立刻收拾好武器,第一時間後撤,躲進刀盾兵等近戰兵種的身後,在戰陣中心,繼續給戰友們提供遠程火力支援。
可這支秦軍部隊,卻是對蜂擁而來的兩路草原騎兵,視若無物,一點變陣的意思都沒有,繼續維持著之前的射擊頻率,阻攔著陷坑前方的草原騎兵。
從兩側飛奔而來的草原騎兵,心中頓時一喜,他們可不管秦軍到底打的什麽主意,反正這樣的陣型最適合他們騎兵衝擊,隻要讓他們殺進戰陣之中,那就是一場屠殺。
真要說精銳程度,弓箭手完全不比騎兵差,培養起來也相當麻煩,唯一的優勢就是比培養騎兵省錢,堪稱是冷兵器時代的兩大精英兵種。
使用弓箭作戰,隻是弓箭手的主要作戰方式而已,身穿鎧甲,攜帶了長劍、長刀的弓箭手,在敵方士兵近身的時候,照樣能夠展現出不弱的近戰能力,甚至還要比普通的近戰兵種更強。
別的不提,光是臂力、體力就要比常規步兵強出一大截,若不然也沒有辦法長時間的開弓放箭。
可弓箭手再強悍,隻穿著輕甲的他們,也隻能被歸類到輕甲步兵的範圍之內,麵對騎兵的衝擊,就算是輕騎兵,也缺乏太好的防禦辦法,戰敗是必然的。
明知道是這種結果,列陣的8000弓箭手,卻是沒有什麽變化,依舊是重複著拔箭、彎弓、拉弦、放箭這一係列動作。
“殺。”
“衝。”
事情的變化往往都在瞬息之間,兩路繞路過來,飛速靠近的草原騎兵,在距離秦軍弓箭手戰陣還有一段極短距離的時候,從側翼突然又殺出來了大股騎兵。
隻是掃一眼,看看那狂衝而來的陣勢,還有黑壓壓的人群,就能夠知道,殺出來的騎兵隊伍絕對不會低於兩萬人。
突然殺出來的兩路騎兵,讓本已經勝券在握的草原騎兵,臉色都變了,他們此刻就算再傻,也已經意識到自己等人落入了陷阱之中。
如果說8000突然冒出來的弓箭手,還讓他們一時間沒有察覺的話,那這至少兩萬人規模的騎兵部隊,就已經完全能夠說明問題了。
“衝過去,殺了他們。”
意識到中計,可草原騎兵也沒有束手就擒,放棄抵抗的意思,更加沒有調轉馬頭逃跑的想法和行動,反倒是被進一步刺激到了,直接放棄了繼續衝擊弓箭手戰陣的意圖,在草原上劃過一道弧線,正麵迎擊狂奔而來的秦軍騎兵。
四支騎兵,猛地撞到了一起,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匹戰馬被撞飛了出去,也不知道有多少騎兵從馬背上騰空而起,落入到騎兵群之中,隨後就被無數的馬蹄踩踏而過,在綠油油的大草原上又增加了幾堆紅色的血肉碎末。
刀光劍影不斷閃爍,兵刃互相撞擊,金鐵交鳴聲、人喊馬嘶聲不絕於耳,騎兵間的戰鬥從一開始就直接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打得那叫一個激烈。
在秦軍騎兵隊伍之中,有兩人表現得格外悍勇,一人身材壯碩,體型幾乎等於其他騎兵的兩人,胯下的戰馬也不是普通的戰馬,至少是寶馬一級才能夠承擔他的虎軀。
手中的兵刃有些古怪,不是常規的兵器,就算將領們私人打造的獨門兵器,也幾乎沒有與之類似的,隻是與某國騎兵慣用的馬槊有些相似,卻又精良得多。
兵刃雖然古怪,可這殺敵效率卻是極高,沒有太過精妙的招式,無非就是橫掃、劈砍等等最為基礎、最為簡單的招數,但是在此人手中,卻是發揮出了極強的威脅。
一招最為平常的橫掃,數名草原騎兵就被攔腰斬斷,這可不是被打飛出去,是直接將身軀切成了兩半。
一記豎劈下來,更是連人帶馬劈成兩半,四段殘缺的軀體向著左右兩側飛去,也不知道會砸中哪個倒黴蛋。
簡單的招式,卻有如此恐怖的殺傷力,除了兵刃提供的部分加持之外,最主要還是使用兵刃的人的功勞,別的不談,光是那強大的力量,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具備的,這種人通常都被叫做“天生神力”。
還有一人,手持長槍,一出手就是眾多殘影,漫天槍影中夾雜著朵朵槍花,看似絢麗,對於草原騎兵來說,卻是致命的威脅,不知道有多少草原騎兵倒在了槍花之中。
這位,明顯沒有之前那位武將那般霸氣,沒有動輒將人劈成兩半,最多也就是在草原騎兵身上捅出一個大窟窿,可殺敵效率同樣不慢。
兩人親自帶隊衝擊,沒有費什麽工夫就殺穿了草原騎兵的戰陣,嚴格來說,草原騎兵壓根就沒有什麽陣型可言,本就來自不同部落,彼此都不熟悉,缺乏默契,甚至連人都認不全。
本來就不是常備軍,戰時征召而來的草原騎兵,在軍紀這一塊可以說是相當鬆散,缺乏約束,戰陣這種對於軍紀極高的玩意,可不是他們能夠玩得轉的。
所謂的衝鋒,不過是一窩蜂地策馬狂奔,彼此之間缺乏配合,就如同一盤散沙一般,沒有彼此相撞,全靠他們的騎術精湛而已。
遇到步兵,那自然是一往無前,畢竟有著先天的優勢在,可若是遇到同等級別的騎兵部隊,缺乏軍紀約束,缺乏嚴格操練,缺乏默契配合的草原騎兵,往往都會吃大虧。
這也是為何在地球上曆朝曆代,都受到了草原遊牧民族的威脅,多是以防禦為主,可隻要能夠建立起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就能夠輕鬆地反攻大草原,打得草原遊牧民族狼狽不堪,甚至差點亡族滅種。
就連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缺乏戰馬來源,無法組建大規模騎兵,公認戰鬥力最弱的宋朝,也能夠憑借精良的弓弩以及甲胄,掀翻西夏人的鐵鷂子。
在太始大陸上,被各國畏之如虎的草原遊牧民族,也是同樣的情況,如今龍武衛擁有大批精銳騎兵,還有精良的兵刃和甲胄,優勢更大。
在草原騎兵最擅長的方麵,龍武衛騎兵不比他們差,在草原騎兵劣勢的地方,龍武衛騎兵隻會更強,幾乎可以說是全方位碾壓,正麵交戰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