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邊境烽火
字數:4471 加入書籤
城門大開,對於龍武衛的精銳步卒們來說,就是一場再簡單不過的戰鬥,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進城的龍武衛大軍就擊敗了匆忙趕來想要奪回城門的蜀軍。
之後又花費了大約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占據了城內的府衙、府庫還有軍營等等重要建築,連帶著其他城門也被掌控,駐守的蜀國衛軍還有府軍大部分被殺或是投降,僅有少數人趁著城門未被掌控之時逃離了城池。
這樣的戰鬥在蜀國與草原接壤的邊境郡府並非是個例,王翦與一眾秦朝名將互相配合,帶著20萬大軍進攻,不過半月工夫,就拿下了蜀國邊境的大半個郡,足足攻陷了3府之地。
隨同民夫一起行動的府軍們,沒有參與攻堅戰,而是接過了防禦城池的任務,控製住了已經占領的城池,讓龍武衛能夠騰出兵力來繼續進攻。
短短時間就淪陷了三府之地,龍武衛的攻勢將蜀國上下都給打懵了,一名名傳令兵快馬加鞭,一路換馬不換人,飛速將龍武衛入侵的消息匯報上去。
等到蜀國朝廷接到邊境大變的消息時,距離龍武衛入侵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天的時間,蜀國朝堂頓時大亂,朝臣們顧不得了解為何在草原上與草原人僵持的龍武衛為何會突然進攻蜀國,還是這麽大的規模,而是趕緊商議應該如何應對。
其實這事也不需要如何商議,無非就是調集兵馬趕緊增援而已,守住現有城池,並且擊敗入侵的龍武衛大軍。
可蜀國也有自己的難處,之前以為有便宜可占,入侵秦國的西北三郡,將邊境地帶的主力衛軍抽調一空,還有各郡有戰鬥力的府軍也被抽調。
結果便宜沒有占到,反倒是被葉白打得灰頭土臉,損失了數十萬能戰之兵,從國內調動了新的衛軍部隊重新加強了邊境的防禦,由此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蜀國一時半會已經沒有衛軍部隊可調了。
國力僅僅隻比秦國稍遜一籌的蜀國,軍事實力並不算弱,擁有六郡之地,不算各郡府軍,也不算都城的禁衛軍、城衛軍,主力衛軍有六支,總兵力大約在80萬人左右。
西北三郡一戰,三支主力衛軍被全殲,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精銳部隊,已經讓蜀國傷筋動骨了。
如今這三支衛軍雖然已經重建,可都是從各地府軍抽調出來的,不算完全的新兵蛋子,戰鬥力是有的,但是比起之前,卻是差了許多。
這樣的衛軍部隊,蜀國上下都不敢派遣他們再次與龍武衛交戰,那是純純送死,更何況重建的青龍衛一直駐守在天庸關外,防備著秦國從天庸關出兵。
剩餘的衛軍部隊,戰力保持得極好,倒是足夠與龍武衛一戰,可蜀國也不僅僅是與秦國、草原接壤,還與其他國家接壤,邊境的壓力同樣不小,貿然調動衛軍支援,難保其他國家會不會趁機出兵,落井下石。
蜀國朝堂經過兩天的討論、爭辯之後,很快達成了一致,分成兩步走,首先派出大臣出使周邊國家,奉上大批錢糧,不求兩國結盟,隻要對方按兵不動,不趁機進攻蜀國即可。
其次則是抽調了部分駐守都城的城衛軍,還有從衛軍部隊中抽調一支兵馬,組成一支援軍,盡快趕往邊境支援。
這些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有那麽容易,不管是出使他國,還是調動援軍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集結部隊需要時間,籌集糧草輜重還有征召民夫同樣需要時間,大軍趕路更是需要時間。
誰也不知道,在蜀國調集的援軍趕到之前,邊境郡府的局勢會糜爛到什麽樣子,可眼下蜀國君臣所能夠做的也就是如此了,隻能是暗自祈禱駐守邊境的青龍衛可以承擔重任,擋住龍武衛的進攻。
不求他們擊敗龍武衛,那是不太現實的,隻希望他們能夠依托邊境兩郡的城池節節防守,擋住龍武衛的繼續進攻,不丟失更多城池,爭取足夠的時間即可。
蜀國的反應和動作,一時半會地還影響不到邊境的局勢,龍武衛大軍依舊在按照著預定的計劃肆虐蜀國邊境,與草原接壤的地區全部淪陷,繼續進攻就要威脅到蜀國的其他郡府了。
蜀國的邊境有兩郡,一郡與草原接壤,如今被龍武衛占領了一半的疆土,另外一郡則是與天庸關相連,重建的青龍衛就駐紮在此,防備天庸關的楊家天庸營。
接到消息,龍武衛20萬大軍從草原而來,一路勢如破竹,青龍衛上下都驚呆了,他們壓根就沒有想過龍武衛竟然會繞道草原,一心防備著龍武衛從天庸關出關,如今卻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最讓他們有些難受的是,龍武衛從草原進攻,倒是讓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了,立刻出動支援,就會導致天庸關外無人防守,若是秦軍從天庸關出關,他們可就要陷入到兩麵夾擊了。
若是按兵不動,不出兵支援,憑蜀軍現有的兵力和實力,根本就攔不住如狼似虎的龍武衛大軍,足足20萬精銳啊,就算他們青龍衛上去,也頂不住太久,更別提一群府軍了。
朝廷那邊,隻是讓青龍衛堅守城池,阻擋龍武衛的進攻,不然邊境局勢更加糜爛,可卻沒有具體的命令,他們也不知道應該按兵不動還是出兵支援。
不知道該如何行事的青龍衛,因為遲遲無法做出決策,隻能是暫時按兵不動,分散在各城的部隊雖然已經開始了集結,卻是沒有下一步行動。
王翦倒是不在乎蜀國人如何反應,青龍衛來不來都無所謂,當初在西北三郡,已經滅掉了一次青龍衛,現在再滅一次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困難。
坐鎮中軍指揮,王翦將麾下20萬大軍分成了三路,自己統領主力直接撲向郡城,王齕、蒙恬兩名最擅長騎兵戰術的將領各領5萬騎兵,對周邊的城池進行掃蕩。
沒有想用騎兵攻城,隻是切斷各城之間的聯係,封鎖通道,讓各城駐軍、百姓人心惶惶。
20大軍步兵太少,不適合攻堅戰,需要等待後方的步兵趕來,需要一定的時間,隻要拿下郡城,就等於是控製住了全郡,剩下的城池可以慢慢收拾,不需要太著急。
帶上這麽多的騎兵攻城,不是葉白的腦子壞了,也不是王翦想不到,更加不是劉伯溫沒有提醒,隻是因為這本就是計劃中的一環。
本是想用大股的騎兵部隊迷惑蜀國人,讓他們誤以為是龍武衛隻是想要報複之前西北三郡被入侵的事情,占點便宜就走,沒有想著占領地盤。
劫掠與占領地盤可是有著極大差距,前者可以戰略性地示弱,甚至故意放任,可後者那就必須要拚死抵抗了。
事實證明,葉白或者說劉伯溫的目的是達成了,10多萬騎兵殺進蜀國邊境,蜀國上下很容易就能夠判斷出龍武衛的目的,畢竟草原人用自己數百年的經曆,告訴了大陸各國,騎兵不擅長攻城,更擅長劫掠。
也是出於這個判斷,蜀國一開始的防備並不算嚴,就連消息的傳遞都有些緩慢,若不然也不至於將近10天的時間,才將消息傳到了都城,這可是嚴重的貽誤軍機。
果然,龍武衛暫時停止進攻各個城池,更加堅定了蜀國人的判斷,認為龍武衛就是想要報複,搶點東西走,不是來占據地盤的。
這個結論讓原本已經有些蠢蠢欲動的青龍衛也安靜了下來,暫時按兵不動。
殊不知,在此刻的慶昌府,數萬府軍已經暗中集結完畢,並且進入了草原,沿著王翦大軍之前行軍的路線,一路向著蜀國急行軍。
從草原大營之中,也有一支4萬人的步兵隊伍緊急出發,朝著蜀國而去,等到這兩路兵馬抵達,王翦麾下的步兵將會增長到10萬之眾,加上攜帶的大量攻城器械,強大的攻堅能力,將會讓疏於防備的蜀國人吃個大虧。
更別說,葉白已經暗搓搓地動用剛剛獲得的士兵卡,將龍武衛隨軍的民夫們,升級成了具備戰鬥力的士兵,隨時能夠編入部隊之中。
龍武衛那邊的戰鬥打響,葉白這邊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早就已經在草原上待得不耐煩的葉白,當即就帶著親衛營還有右軍的部隊撤離草原,隻留下了新建的羽林衛。
這段日子在草原大營,那叫一個無聊,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每日裏除了騎馬打獵之外,就隻能是待在營地中喝酒吃肉,這樣的生活太過單調無趣了。
如此的生活,偶爾經曆一下,倒是不錯的調劑,可長時間這般生活,那就有些枯燥了,葉白是早就想要離開了,自然是有些急不可耐。
若非是要等著右軍的步兵,葉白真的想要帶著騎兵部隊高速行軍,盡快返回石門郡。
說句題外話,在葉白領兵撤軍之前,衛青與霍去病一起前來求見,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
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霍去病的想法,衛青不過是陪同前來,當然也是想要給自己的外甥提供一些支持而已,畢竟一個人和兩個人的份量那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