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蜀國援軍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率先趕到城下的10餘萬騎兵不過是封鎖了城池周邊通道,防備蜀軍衝出城而已,一點進攻的意思都沒有。
等到王翦帶著大批步兵趕到之後,更是讓隨軍的民夫、輜重兵在城外安營紮寨。
這一係列的動作都是赤裸裸地暴露在城頭上駐守的蜀軍士卒們的眼中,那叫一個囂張,半點都不帶遮掩的,偏偏青龍衛此次大敗,軍心、士氣低落到了穀底,不但沒有感覺到羞恥,反倒是萬分慶幸龍武衛沒有直接攻城。
將近20萬隨軍民夫和數萬輜重兵、府軍一起動手,在兩個城門外快速搭建起了龐大的營寨,分散在城池周邊的騎兵、步兵紛紛進入營寨休息,原本那緊張的氣氛也漸漸地消散。
一直守候在城頭上,幾乎是親眼看著兩座大營從無到有地被搭建起來的蜀軍士卒紛紛鬆了口氣,精神高度緊張之下,甚至有些士卒一屁股坐在了城頭上,身上冒出的冷汗將衣衫都給打濕了。
青龍衛與龍武衛的這一場突然爆發的大戰,不在雙方的計劃之內,王翦是故意留手,沒想著一舉重創青龍衛,而青龍衛隻是想要幹擾龍武衛搭建營寨,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意外的戰爭,結果卻是青龍衛損失慘重,殘餘的兵馬隻能夠龜縮在縣城之中,再也沒有了主動出擊的能力,不但擋不住如狼似虎的龍武衛大軍,更是連保護康寧郡都做不到了。
麵對嶽飛5路大軍的進攻,康寧郡的各個城池相繼淪陷,各城的守軍,苦等青龍衛援軍不至,士氣是越發低落,甚至發生了棄城而逃的情況,可見壓力之大。
光是嶽飛這10萬大軍,就已經讓康寧郡風聲鶴唳,守不住城池,如今再有王翦所部20萬大軍越過邊界,進入康寧郡地界,局勢越發的糜爛了。
蜀軍的情報人員,還有康寧郡各個世家門閥的眼線、探子們,紛紛將康寧郡的各種消息飛快傳送了出去,蜀國朝廷沒過多久就已經知道了康寧郡的情況。
這等局勢之下,蜀國朝堂上下都坐不住了,蜀國皇帝更是連續發出聖旨,催促援軍部隊加快行軍速度,趕往康寧郡,若是再慢悠悠地行軍,整個康寧郡就要徹底淪陷了。
總共隻有6郡之地,若是失去了西興郡和康寧郡,蜀國就等於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地盤,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誰都承受不起,所以不管如何,蜀國都必須要調兵收複康寧郡和西興郡。
龍武衛的攻勢太猛,短短時間就攻陷了康寧郡大半城池,讓蜀國朝廷想要靠著青龍衛和康寧郡拖延時間的想法徹底破滅。
而且根據康寧郡傳來的情報,進入康寧郡的龍武衛已經高達30萬人,容不得蜀國不慎重對待。
原本調集的第一批援軍隻有20萬人,這點兵力明顯有些不太夠看,蜀國皇帝在下旨催促援軍加快行軍速度的同時,也繼續下達多道聖旨,將分散駐紮在其餘4郡的衛軍調集起來。
臨時將各地的府軍改編為衛軍,再從現有的衛軍部隊中抽調精銳部隊,組成第二批援軍部隊,迅速南下,趕往康寧郡,協同第一批援軍,徹底擊退入侵的龍武衛。
單純從兵力上看,靠著將各郡府軍改編為衛軍的方式,倒是讓各郡的駐軍部隊依舊維持著之前的規模,但戰鬥力卻是嚴重下滑,畢竟府軍的戰鬥力與衛軍相比,差的有些遠了。
此外,大批府軍被改編,蜀國在各郡的預備役部隊也就被抽調一空,臨時征召的新兵,幾乎沒有半點戰鬥力,若是發生戰事,蜀國是要吃大虧的。
蜀國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尤其是一些聰明人和有遠見的官員們,不是看不到這種應對方式的隱患,可麵對如今的局勢,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哪怕是飲鴆止渴,也必須要得要去做,當務之急就是擊敗龍尾,收複康寧郡和西興郡。
真要是讓龍武衛徹底占據了這兩郡之地,蜀國的國力將會損失嚴重,周邊的其他國家就會將蜀國當成一塊肥肉,衝上來狠狠咬上一口。
到那個時候,蜀國需要麵對的就不僅僅隻是一個龍武衛,還有其他國家的主力衛軍,四麵皆敵的情況下,剩下的三分之二地盤都未必能夠保得住。
就算不惜一切代價擊退了貪婪的敵人,蜀國也要元氣大傷,地盤、人口、軍力、物力損耗嚴重之下,說不得還會有亡國之危,這等風險誰都不敢去冒。
哪怕是認為這樣的應對方案太過冒險的大臣們,也不敢在朝堂上公然反對,隻是在私下裏憂心忡忡,讓他們的家人、朋友也心神不寧。
大軍的調動其實相對簡單,在自己的地盤,有著地方府、縣供應糧草,不需要攜帶太多的糧草輜重,都是久經操練的衛軍,令行禁止,不過數日工夫,就再度集結了20萬大軍。
可兵是好準備,但供應20萬大軍南下,並且作戰所需要消耗的糧草就不那麽容易了,蜀國家大業大,可之前在葉白手中吃了虧,第一批援軍出動,更是將蜀國國庫還有臨近府、縣的府庫給抽空了。
眼下又要籌集一批供應20萬大軍至少兩三個月所需要的糧草輜重,哪怕是朝廷也感覺到有些難以承受。
為此,蜀國皇帝不得不派出皇室子弟與各國世家門閥還有將門家族進行溝通,一番利益交易之下,才總算是從那些世家門閥、將門家族中獲得了一批糧草,也才有了第二批援軍的南下。
暫且不提蜀國準備的第二批援軍,調兵、籌集糧草,皇室與世家門閥、將門家族私底下的陰私勾當等等,自然不是一兩日的事情,甚至遷延個半月、一月的都不太稀奇。
對於葉白和龍武衛而言,蜀國第二批援軍距離他們還有些遙遠,甚至能否真正遭遇上,都尚且是個未知數,第一批援軍才是他們的真正敵人。
這一路援軍,原本的行軍速度就不慢,畢竟是精銳衛軍部隊,深知兵貴神速,救人如救火的道理,一路都在加速行軍,加上籌集的大批糧草輜重,都是另外安排府軍押送到邊境,減輕了負擔,這行軍速度自然也就不慢。
可因為信息傳遞時間的耽誤,蜀國派出的第一批援軍出發的時候,也正是嶽飛所部大軍從天庸關出兵的時候,按照嶽飛所部的攻擊力,還有蜀軍援軍的行軍速度,本是趕不上的。
不過蜀國皇帝的數道聖旨,讓蜀國援軍的領軍將領們意識到了康寧郡的戰事不妙,不能繼續按照原本的行軍速度行軍,必須要加快行軍速度。
可20萬大軍,步騎混雜,同時加快行軍速度,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幾位將領彼此商議之後,決定分兵而行。
從20萬大軍之中挑選了6萬步騎精銳,與大部隊脫離,僅僅攜帶少量幹糧,星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康寧郡。
蜀軍將領們想得很通透,這一路兵馬,要徹底擊敗龍武衛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是為了給康寧郡的守軍一份希望,讓他們知曉援軍即將抵達,有足夠的勇氣堅持抵抗,拖延龍武衛的進攻速度而已。
同時也是震懾一下進攻的龍武衛,讓他們知曉蜀國援軍隨時都有可能趕到,擔憂之下放棄猛攻猛打,一心求穩,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蜀軍將領們的想法倒也是不錯,加上精心挑選的精銳步騎大軍,就算與龍武衛主力遭遇,也能夠大戰一場,不會吃虧,隻是很可惜,他們隻看到了龍武衛那強大的戰鬥力,卻忽視了龍武衛將領們的能力。
先不說他們的這點小心思壓根就不可能瞞得過王翦、嶽飛這等絕世名將,這兩位可不會被他們的小動作給嚇住,想要讓龍武衛心生忌憚,減緩進攻速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更何況葉白早就已經帶著一路兵馬晝伏夜行地繞過了康寧郡,來到了邊界地帶,等著這支蜀軍援軍的到來呢。
以親衛營和天庸營的行軍速度,哪怕是特意挑選了偏僻難行的道路行軍,還要躲避蜀國百姓,白天休息、夜晚行軍,速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可依舊在青龍衛主動進攻王翦所部大軍的時候,順利趕到了目的地。
通過錦衣衛的情報係統,周邊的情況早就被完全搜集了起來,在這片陌生的環境之中,對於蜀軍的兵力部署以及防禦配備等等情況,葉白等人都已經相當熟悉了。
因為地處邊界,往北就是蜀國地盤,加上康寧郡的蜀軍兵力嚴重不足,縣城之中竟然隻有不到3000人駐防,其中最精銳的衛軍部隊隻有500人左右,剩下的都是戰鬥力低下的府軍而已。
就這樣的防守兵力,親衛營和天庸營可以輕鬆攻下,不過考慮到攻破縣城之後,很難做到長時間封鎖消息,正在快速南下的蜀軍援軍或許會有所防備。
這才在劉伯溫的建議下,大軍隱蔽在周邊的山林之中,每日啃著幹糧、喝著清水,連火都不敢生,小心地隱藏著大軍的行蹤。
直到錦衣衛探知道蜀軍援軍分兵,晝夜兼程而來,距離縣城不過僅有兩三日路程的時候,等待多日的大軍才開始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