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美妙的誤會

字數:4689   加入書籤

A+A-


    這樣的辦法的確可以讓葉白很是輕鬆,可若是幕僚們有些別的心思,或者野心太大,很難說會不會借此架空,讓葉白成為一個隻負責簽字、蓋章的工具人。
    也就是有著金手指、外掛撐腰,若不然就以葉白的政治頭腦,分分鍾就會成為一個吉祥物,哪裏會有如今的好日子。
    5郡之地,都在忙著春耕,少有兵馬調動,一點要開戰的意思都沒有,這與已經打成一鍋粥的秦國中原四郡還有蜀、鄭兩國邊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戰亂一起,遭殃的始終是百姓,連春耕都無法進行,也就意味著這一整年都將不會有任何收成,一家人的生活都成了大問題,很多百姓忍受不住,紛紛出逃。
    太始大陸各國,其實都是有著嚴格的戶籍管理製度,那些世家門閥的家丁、佃戶等等隱藏起來的黑戶人口拋開不提,普通百姓都有著各自的照身貼,出遠門是要隨身攜帶的,若是被查到沒有攜帶照身貼,那是會被直接抓進大牢。
    耕地、房屋數量有限,都是被人所占據的,外縣、外府的百姓來到,想要獲得耕地那是相當困難的。
    對於百姓而言,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也是養活一家人的資本,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沒有多少百姓會放棄原本的土地,千裏迢迢地跑到其他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戰亂就是這種迫不得已的情況,中原四郡的百姓大批流逝,原本應該阻攔百姓遷移的地方官府還有府軍部隊,現在一心忙著明爭暗鬥,根本就顧及不上這些泥腿子們。
    整個春耕期間,根據張巡統計出來的結果,從中原四郡遷移來的百姓足足有30多萬,聽上去好像不多,但不要忘記了,年前的時候,中原四郡才流失了上百萬百姓。
    再加上因為戰亂還有叛亂,導致死亡的人口,也就是說,這才不過半年左右的時間,中原四郡至少損失了300萬人口。
    中原四郡的人口比西北三郡多,加起來超過了上千萬人,損失300多萬人口,這已經是三成了,足夠讓中原四郡元氣大傷,戰爭潛力大大下降。
    暫且不提中原四郡的具體損失,拖家帶口逃難而來的30多萬百姓,得到了石門郡各地官府的熱烈歡迎,戰爭打得就是人口、經濟,有新的人口補充,自然是好事一件,誰會傻乎乎地往外推啊。
    整個石門郡,如今的總人口也不到101novel.com0萬,一次性增加30多萬人口,雖然負擔大大增加了,但未來的好處卻是不少的,各地官員們都不是見識淺薄之輩,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要將這些人口吸納進來。
    西北地廣人稀,容納這30多萬人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房屋可以動用徭役,加緊時間修建,反正以現在的建築水平,修建一些房屋並不是太過耗時的事情。
    至於百姓們最關心的土地,那就更加簡單了,城外有著大片的荒地,想要屬於自己的土地,那就自己去開墾,官府也可以一定的支持和協助。
    當然了,這些百姓們就算現在就開墾出了新的耕地,也已經錯過了春耕,今年的生活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張巡在上報葉白之後,劉伯溫等人商議之後,給出了一個處理意見,那就是所有百姓在定居之後,都會得到衙門免費贈送的一批錢糧,雖然數量不多,無法支撐他們一家人生活到明年,卻也足夠吃上幾個月的了。
    與此同時,各地衙門還會在召集徭役的時候,優先選擇這些新來的百姓,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用糧食作為報酬。
    兩個方案並行之下,隻要這些新加入的百姓們,不是好吃懶做之輩,努力一些,絕對能夠掙到足夠的糧食,堅持到明年完全沒有什麽問題。
    可要是自己不舍得付出勞動,不願意幹活,那自然就沒有足夠的糧食養活家人了,對於這種人,也沒有人會在乎。
    葉白手中的糧食不少,石門郡各地府庫之中,也儲備著不少的糧食,真要想養活這30多萬百姓,並不是什麽太大的負擔。
    可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這個道理在任何世界都是通用的,石門郡的地方官員們也不是笨蛋,不可能做出那等事情來,鬥米恩、升米仇的事情可並不罕見。
    再說了,連活都不願意幹的人,留下來幹什麽,他們隻會壞了風氣,不直接殺了他們就已經是一種仁慈了,還指望官府養活,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一片祥和的5郡之地,對於逃難而來的中原百姓,那就是天堂,一開始聽說官府政策的時候,還有些不敢相信,畢竟他們一直都是向官府繳納賦稅,什麽時候從官府手中白白拿糧食的。
    直到官府的官員們帶著府軍士卒親自將糧食送到各家各戶手中的時候,他們心中的疑慮就被徹底打消了,一個個感恩戴德、痛哭流涕,直言遇到了好官。
    趁著這個機會,負責發放糧食的官員們,趕緊宣揚了一下武安侯葉白,讓這些新來的百姓們對於葉白的文治武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下,百姓們對葉白的支持度那是蹭蹭蹭地往上漲,若是有人搞個什麽投票之類的民心支持度統計的話,這個數字肯定是極高的。
    當然了,這樣高的民心不過是當下,畢竟是救命之恩,時間長了,有些恩情也就會淡了,這是很正常的人性,不是什麽忘恩負義。
    在後續,隻要政策依舊對百姓們有好處,讓他們可以安穩地生活下去,這種支持度才能夠長久維持,這就需要考驗地方官員們的政治能力了。
    中原四郡的百姓,是相當倒黴的,連續兩次大規模的戰亂,讓他們失去了家鄉,流離失所,可也是幸運的,那就是他們與石門郡相距不遠,可以進入石門郡重新開始。
    蜀國、鄭國的百姓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鄭國在邊境的部隊集結,並非是想要主動進攻蜀國,被打了兩三百年,從來沒有贏過的,心氣早就沒了,一心想著加強防禦,哪裏有什麽主動進攻的心思啊。
    這事說穿了其實是一個誤會,蜀國在葉白手中大敗、損失慘重,不但丟了天庸關,就連康寧郡和西興郡都遭受了入侵,這讓鄭國上下萬分恐慌。
    他們恐懼的可不是葉白和他麾下的軍隊,畢竟兩國之間還隔著一個蜀國,葉白的軍隊就算再強,也不可能飛過蜀國,入侵鄭國,所以他們是半點都不擔心。
    真正讓鄭國君臣恐慌的乃是蜀國。
    以前天庸關還掌握在秦國手中的時候,經常會發生秦國大軍越境攻擊蜀國,搶掠人口、錢糧的事情發生。
    蜀國就算擊敗了秦國的入侵大軍,可卻是在天庸關下碰得頭破血流,無法報複秦國,每一次秦軍入侵,都會讓蜀國損失不少的人口、錢糧。
    在秦軍手中吃了虧的蜀國,自然是不甘心蒙受損失的,正所謂東邊損失、西邊補,在秦國吃虧的蜀國要想彌補損失,自然也要主動對外出擊,一直被蜀國壓著打的鄭國就是最好的對象。
    每一次蜀國擊退了秦軍之後,都會調集兵馬向東進攻鄭國,在鄭國大肆劫掠一番,不但彌補了損失,還賺了一筆,三國之戰,吃虧和倒黴的永遠是實力最弱的鄭國。
    嚐到了甜頭的蜀國,對鄭國那是予取予求,就算後來用計奪下了天庸關,再也不用被秦軍入侵之後,也依舊時不時地就要入侵一下鄭國。
    而且蜀國君臣相當有遠見,沒有一次性將鄭國打殘,一次大規模的入侵之後,往往會消停幾年的時間,讓鄭國有時間舔舐傷口,重新恢複民生。
    等到鄭國的元氣恢複到了一定程度,蜀國新一輪的入侵又來了,就好像養豬一樣,平時就讓鄭國好生養著,養肥了之後,才進行收割,從鄭國身上割肉。
    靠著從鄭國身上割肉的方式,蜀國的國力越發強盛,雖然還沒有徹底趕上秦國,卻也是在不斷地縮短兩國差距,若是沒有這些,蜀國哪裏敢越過天庸關,主動進攻武安郡。
    與葉白開戰,蜀國可以說是這幾百年來,被打得最慘的一次,損失之大,完全超過了蜀國的承受極限。
    鄭國君臣看到的就是蜀國那慘重的損失,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蒙受了這麽大損失的蜀國,肯定會從鄭國身上彌補,東侵鄭國乃是必然的事情。
    心中擔憂的鄭國君臣,一邊派出大量的探子,嚴密了解葉白和蜀國之間的戰爭情況,一邊開始調動國內軍隊,準備加強邊境的防禦,不求擊敗蜀國,至少要給後方百姓爭取轉移的時間。
    鄭國的兵力調動,純粹是為了防備蜀國的進攻而已,可是在將注意力放在了南麵戰場上的蜀國君臣眼中,卻是認為鄭國看到蜀國落敗,覺得有機會可乘,想要趁火打劫。
    一個美妙的誤會就這般誕生了,哪怕後來蜀國君臣們用了點心思,從鄭國那些暗中投靠的大臣們口中,得知了鄭國的真實想法,可計劃已經開始了,也不可能再進行調整,幹脆將錯就錯,反正他們本就是要進攻鄭國,彌補損失的。
    喜歡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