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四處開花
字數:4660 加入書籤
這些城池的官員們,一個個人心惶惶,就他們的這點兵力,根本就攔不住已經攻陷三座縣城的匪軍。
匪軍戰鬥力不如府軍、衛軍,一則是缺乏操練,軍事素養也不夠高,很多人連戰陣都不懂,打起仗來就是一窩蜂地亂戰而已,二來則是沒有像樣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缺乏甲胄。
在冷兵器戰爭時期,有甲和無甲那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很多時候,軍隊的精銳與否,都是用是否有精良的甲胄來進行衡量的。
在三座縣城被攻陷之前,鄭國上下包括負責剿匪的府軍,都沒有太將這支匪軍放在心上,就是因為他們缺乏甲胄,也就是在成功擊敗了第一支剿匪的府軍之後,才略微重視了一些。
不過也就那樣,那一路府軍的戰力並不算多強,起碼有一半人沒有甲胄,剩下的也都是穿著皮甲而已,經曆過戰鬥之後,最終能夠落入到匪軍手中的,估計也沒有多少。
畢竟幸存的府軍已經將消息傳了出來,他們都知道,第一支府軍之所以敗得那麽慘,就是因為在夜間宿營的時候,遭遇了火攻襲擊,很多人連衣服都沒有穿,就往外跑,這要是能夠打得過才怪了。
一場大火之下,那些被脫下來的皮甲很難不被波及到,被燒個精光也不是不可能的,匪軍能夠繳獲的皮甲數量有限。
可攻陷了三座縣城就不一樣了,縣城的府庫之中,可是備用軍械儲備的,各種兵器暫且不提,皮甲什麽的,至少也有個兩三百副吧,三座縣城加起來可就超過一千副,能夠武裝起一支千人精銳了。
有了合適的裝備,匪軍還真的未必就不能與府軍硬碰硬一番,反正他們這些周邊的縣城應該是攔不住的,估計隻有府城能夠抵擋一二。
不提周邊縣城的人心惶惶,負責剿匪的三路府軍,卻是如遭雷擊,他們這一路趕來,不但沒有消滅匪軍,反倒是讓對方再次攻陷了縣城,這可是大罪啊。
雖然他們成功收複了淪陷的縣城,算是立了功,可又有城池淪陷,他們卻是連匪軍的毛都沒有摸著,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功過相抵。
過了一夜醉生夢死日子的府軍將領們,趕緊回到軍營,緊急集合部隊,急匆匆地就出發,僅僅隻留下了少量的兵馬駐守縣城。
百餘裏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若是不顧一切地急行軍,是有機會在一日之內就趕到的。
可昨天晚上,吃喝玩樂之下,府軍士卒很是放鬆,無法高強度行軍,速度始終提不起來,騎馬行軍的府軍將領們,氣得七竅生煙卻也無可奈何。
到了第三日,府軍才趕到了被攻陷的城池,依舊是與之前一般,將府庫劫掠一空的匪軍早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根本就沒有留下來與他們硬碰硬。
看著連耗子進來都要流淚的府庫,還有身邊縣衙官員們的痛哭流涕,府軍將領的臉色都黑了下來。
他們可不是笨蛋,地方縣城的府庫,實際儲備與賬冊上的記錄是絕對不一致的,匪軍進城劫掠一空,反倒是幫了縣衙的某些人,因為他們不用辛苦做賬了,也不用擔心被核查了,一切的問題都可以往匪軍頭上推。
看似哭得很傷心,好像死了爹媽一般,但至少有一半是演出來的,說不定他們此刻心裏正在歡呼雀躍呢,甚至於都讓人有些懷疑,匪軍是不是被他們故意放進城的,若不然為何他們都活得好好的,總不能是匪軍心慈手軟吧。
當然了,地方官員還有縣衙府庫的齷齪,與他們這些府軍將領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如今臉色難看的原因隻有一個。
那就是地方官員為了甩鍋,肯定會將縣城遭遇襲擊,從而淪陷的事情如實匯報上去,如此才能夠讓府庫物資的賬目徹底平衡。
但如此一來,對於他們負責剿匪的府軍而言,可就沒有了任何轉圜的餘地。
本來他們還想著與地方官員們溝通一番,上報的時候潤潤色,例如是與匪軍大戰了一場,擊退了匪軍,成功收複縣城,或者幹脆就說縣衙官員組織巡丁、百姓堅持抵抗,力保城池不失,最終等到了府軍的到來,迫使匪軍撤離。
這般的說法,無疑是將縣城淪陷的事情給遮掩了,對於縣衙的官員還有他們府軍來說都是好事一件,大家都不需要承擔縣城淪陷的罪責了,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至於說匪軍的人頭,那就更加簡單,隨便從縣衙大牢中拉出一些犯人,或者在縣城內抓捕一些流氓地痞什麽的,人頭不就有了,反正他們也並不冤枉。
可府庫被劫掠一空的事情,還有縣衙官員們的反應,卻是讓府軍將領們心中一沉,知道他們的算盤是打不響了。
能夠對府庫的物資下手,中飽私囊,那自然不會是幾名縣衙官員所能夠做到的,背後肯定有人幫襯,這事要是被曝出去,牽連可不小,結果被縣城淪陷還要嚴重。
隻要他們身後的人不出問題,哪怕是因為縣城淪陷被罷官免職,日後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要了府庫的事情曝出去,他們這些實際操作者肯定是會被第一時間滅口的,以免他們亂說話,傻子都知道如何選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縣城雖然不是在府軍手中淪陷的,但既然他們是負責剿匪的,那匪軍的一切行為都與他們有關,如果不是他們沒有抓住匪軍的蹤跡,也不會讓匪軍有機會再度攻陷縣城。
那些如實上報的官員們,肯定會將大部分責任推到他們府軍身上,減輕自己身上的罪責,說他們行軍緩慢、貽誤戰機等等啊,這幫文臣的手段可髒著呢,不是他們這些直腸子的武將所能夠抗衡的。
感覺到處境不妙的府軍將領,已經沒有心思與這些哭得跟個娘們的縣衙官員們虛與委蛇了,隨便找了一個要繼續追擊匪軍的借口就急匆匆地離去。
他們倒也不是胡說八道,而是真的帶兵出城了,也確實是追著撤離的府軍而去。
當然了,他們心中很清楚,匪軍撤離至少已經有一天了,留下的痕跡消失了大半,他們想要追上對方,根本就沒有那麽容易,可態度必須得要拿出來,若不然他們身上的責任會更大。
沒有目的地追擊,效果自然不會很好,好在第二日,他們終於又有了新的情報,讓他們知曉了匪軍的行蹤。
隻是所有人都寧願沒有這份情報,因為又有一座縣城被匪軍攻破,距離還是在三百裏之外。
顧不得去想,那些沒有經過正規操練,缺乏軍事素養的烏合之眾,是如何在短短兩三天時間內就趕往三百裏開外的另外一座縣城的,將領們當即下令改道,不管如何,淪陷的縣城,總得要收複回來吧。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三路府軍可以說是疲於奔命,被匪軍牽著鼻子走,不斷地在多座縣城之間來回行軍,休息時間嚴重不足,軍中怨聲載道,身體極度疲憊。
有些腦子靈活的府軍將領,已經意識到了不對勁的地方,這些匪軍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那麽多縣城遭遇襲擊,甚至其中還包括有些被收複,留下了至少上千名府軍駐守的縣城。
出現這種情況隻有兩個可能,一種可能是匪軍行軍速度極快,可以一夜之間輾轉兩地,而第二種可能就是匪軍人多勢眾,兵分多路,才能夠做到。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府軍將領們都不願意去相信,第一種可能是連他們都做不到的事情,這幫烏合之眾若是有這個能力,完全可以與他們正麵交鋒,戰敗的極有可能是他們。
至於第二種可能那就更不可能了,鄭國境內的山賊、土匪,不管背後是否有人撐腰,規模是不會太大的,撐死天也就兩三千人,而且大部分的情況都被鄭國掌握著。
不是無法剿滅他們,隻是不想剿滅他們而已,除非對方惹出了什麽大麻煩。
根據他們的情報,在這片區域活動的山賊、土匪,就算全部聯合起來也最多3000人,人數並不多,根本就不可能分成多路兵馬。
這些腦子靈活的將領們,已經隱隱意識到了不對勁的地方,感覺他們是落入了一個巨大的陷阱之中,對方現在還沒有發動,一旦發動,他們將會全軍覆沒。
不得不說,鄭國將領們,還是有能人的,竟然看穿了薛仁貴的部分計劃,隻是他們缺乏足夠準確的情報,讓他們無法準備判斷薛仁貴的完整計劃,注定是要失敗的。
看出問題的府軍將領,並沒有得到支持,隻因為淪陷的縣城越來越多,鄭國皇帝已經多次發火,連連催促,他們根本就停不下來,也不敢停下來,哪怕明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也必須要往裏跳。
隻要他們敢說這是陷阱,停止不前,最多兩天,就會有新的將領帶著聖旨而來,解除他們的職務,甚至還會砍掉他們的腦袋,用來震懾全軍上下。
所以他們就算是猜到了什麽,也隻能是跟著匪軍的屁股後麵跑,完全被匪軍操控,眼看著部隊的軍心、士氣日漸低落,士卒變得越發疲憊,連手中的兵器都拿不穩了。
喜歡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