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謀士如雨的感覺

字數:4512   加入書籤

A+A-


    一時間眾人沉思。
    管寧和邴原二人則是閉目養神一言不發,他們明白自己在這小朝堂之上代表的位置。
    平時之事倒是可以討論,但一旦到了關鍵問題,他們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平衡段塵和北境派的代言人。
    所謂的北境派,便是當下遼東內部中原遷移世家新興的一股勢力,其中就圍繞著遼東書院眼神,影響力開始擴展。
    抱團取暖是每一個世家豪族必備的生存技能,來到遼東,遷移北境,和段塵料想的一樣,中原世家很熟悉這等操作,雙方保持著相當的默契。
    然而,其他眾人可沒有這麽深遠的考慮。
    隻見李旺和率先開口進言道:
    “主公!現今遼東之地已然可以說我們的囊中之物。
    雖說公孫度此番選擇投誠歸附,倒是讓我們省去了一場戰事。
    可是,這遼東郡的土地要想重新分配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其中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實在太難做到均衡。
    而且,那些據說要跟隨公孫度一同歸順過來的文臣武將們,恐怕也會深深受到公孫度的影響,咱們想要對他們給予完全的信任,怕是不太可能。”
    李旺話音剛落,緊接著便繼續說道:
    “所以依屬下之見,與其輕輕鬆鬆地處理此事卻不能將其徹底解決,倒還不如花費些許氣力,把這遼東郡的局勢徹徹底底地理順清楚才好!”
    他這番話一出口,立刻就在人群中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管寧等一眾世家名士,更是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態度。
    這些世家出身的名士們,內心深處最為擔憂害怕的,便是段塵會采取強硬手段來對付世家大族。
    此時,隻聽管寧質問道:
    “所謂的‘徹底’究竟意味著什麽?莫非就是強取豪奪他人土地、濫殺無辜之人就算是徹底了嗎?
    如果今天您能這樣對待遼東,那將來一旦進入中原地區,又將會做出怎樣的舉動呢?”
    且不論利益得失,管寧所言確實不無道理。
    探索者們接受華夏的熏陶,要的是段塵能夠實實在在的對遼東徹底掌控,但現實很多時候是不會那麽順利的,得到了些什麽就要失去些什麽。
    李旺和提出直接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其實在三國是很難普遍推行的。
    “主公!此次公孫度主公前來投靠,其中相當大的一個因素,乃是您對那些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民眾施以仁善之政所帶來的成效啊!
    如今這遼東之地,已然可算是主公您的囊中物了。
    然而,日後若想謀取河北,情況恐怕就並非如此簡單!
    倘若主公您能以溫和的方式妥善處置眼下之事,那麽未來諸多行動必然會順暢不少。”
    邴原言辭委婉,不急不緩地講述著,把整件事剖析得清晰明了。
    就在這時,徐庶邁步而出,拱手施禮後言道:
    “主公,此番公孫度的投靠實乃可行之舉。
    至於那田地分配的問題,不妨待到我們成功收複遼東郡之後,再從長計議、逐步圖謀。
    若是實在難以施行,大可將多數自耕人口遷往北方邊境地區,隨後吸引一些佃戶過來耕作也就是了,著實沒必要為此再度動用武力!”
    不得不說,徐庶思考的確全麵——遼東地區所稀缺的實則是人口,而非土地。
    既然他們不情願分割土地,那就索性不再強求好了。
    隻要掌握經濟話語權,加上人口的自由流動,潛移默化的,便可以達到目的。
    簡雍對此也深表讚同,緊接著他緩聲道來:
    “如今這遼東之地,近些時日可謂戰事頻繁。
    雖說這些不過隻是些規模較小的戰役罷了,尚未到勞民傷財的地步,而且咱們這邊也是收獲頗豐。
    然而即便如此,仍需主公親自坐鎮此地,用心經營發展一段時日後,方能實現穩固發展,因此能和平統一那盡量不要戰爭!”
    在場的諸位謀士們所言皆甚為精確,不管是從世家態度,土地資源方麵著手分析,亦或是著眼於戰爭局勢,他們均已把其中的利弊闡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而此刻,段塵最終將視線投向了郭嘉。
    畢竟在這即將一錘定音之際,這位一直自己麾下頭號謀士之人的見解,至關重要。
    隻見郭嘉微微頷首,麵色沉靜如水,用那一貫波瀾不驚的語調緩緩說道:
    “主公,依屬下之見,此次公孫度主動前來投誠,極有可能是他已然徹底喪失了爭奪天下的雄心壯誌,一心隻想保住公孫家族以及其麾下的那些謀士與部曲。
    倘若我們一意孤行地對其苦苦相逼,那麽他或許會狗急跳牆,索性直接投靠那高句麗一方。
    若是真走到那般田地,恐怕形勢將會變得異常棘手,給我們帶來諸多麻煩呐!”
    “再者說來,公孫度也曾提及他手下的眾多人才願意為吾主效命。
    所以隻要咱們能妥善安撫好遼東地區以及公孫家族,像柳毅和陽儀此等大才,必定能夠全心全意地為主公出謀劃策,共圖大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以此來看,同樣好處更大。”
    段塵一一聽後,很是滿意的開口說道:
    “既然情況已經明了,那這件事就有勞憲和您親自出馬去談一談了。”
    說罷,他將目光轉向了簡雍,隻見簡雍毫不猶豫地直接從座位上站起身子,拱手示意自己同意前往商談事宜。
    此時此刻,段塵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他深深地感受到所謂的謀士如雨的感覺了。
    多個方麵,多種角度,多方利益,多人討論之下,他隻待決斷便是。
    “想當初如果鮮卑屯田能有這種陣容,恐怕會輕鬆不少吧。”
    想到這些,段塵就更為滿意了,一一給在場眾人賜予賞賜。
    等到決議通過,也輪到段塵出來打個圓場了。
    他首先將視線投向了李旺和其他參與的探索者們,緩聲說道:
    “雖然此次我們打算采取和平收複的策略,但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並非能夠一勞永逸之舉。那麽日後要如何確保我們在遼東郡的長久利益,這方麵還希望旺和能夠多費些心思!”
    聽到段塵這番話,李旺和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躬身施禮,語氣堅定地回答道:
    “主公放心,屬下必定竭盡所能,不辱使命,定會妥善處理好此事!”
    一番討論之後,李旺和也不是什麽剛愎自用之人,自然是能明白其中利弊的。
    探索者的利益和段塵是一致的,能夠讓遼東更好的發展,所謂的觀點不被接受,他們也是樂意看到的。
    在段塵麾下,華夏的探索者更多的是技術性人才,工業發展,農業發展,商業發展,工程建設這些,基本全部都是探索者主要負責。
    而本土人才,更多起到軍政方麵的作用,大多作為軍事參謀,或是治理一方。
    現在又增加了北境派這些算是學院文化方麵的人才。
    整體來看,是更為多樣的,當前創業初期,而且構成相對來說緊密圍繞段塵,除了些必要留下的世家代言人之外,整體還是很緊密的。
    至少從這場謀劃來看,各方的意見和反應都很充分。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