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遼東書院建成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華夏國與倭國的談判開始了,自秘境出現之後,這是華夏人從來都沒有經曆過的。
    一個個都圍到公開的談判直播當中,就連觀戰探索者發展的人也少了許多。
    米國果然幹涉了,想要專門召開世界會議,但這次的華夏根本就沒有參加,也是一點麵子都不給了。
    其中談判細則自然變化很多,大都是華夏提出條件,倭國表示要繼續爭取,然後華夏再拿出俘虜來說事,拿出秘境戰事來說事。
    整體來看,也算是徹底的掐住了倭國的命根子。
    藍星40萬戰士,這背後牽製的是無數個家庭,倭國人不可能放棄,否則國內就徹底亂了。
    至於說戰國軍團的被俘士兵,其中有三個戰國時代的巔峰武將,還有幾千嫡係軍團,這些士兵不拿回去,倭國的戰國秘境就不會穩固。
    在此基礎上,華夏就可以多提一些條件了。
    不過這東西並不是段塵負責的,他隻在乎最終的結果,其餘時間自然是忙著自己的。
    ······
    大漢北境,三麵環山一麵環水的最大平原南部,昌黎郡的郊外,一座嶄新的學府——遼東書院,建成了。
    書院依山傍水、環山而建,其建築風格獨具匠心,融合了古代傳統與現代元素,顯得古色古香又不失大氣典雅。
    從繁華的城區延伸出數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徑直通向這裏。
    為方便學生們的往來通行,段塵特意安排了專用的客車,負責接送。
    書院落成之日,段塵親自蒞臨現場。
    遼闊的大廣場上人頭攢動。
    段塵站在最高處,氣宇軒昂地發表著講話。
    下方聚集著遼東書院的首批學子,他們皆是經過公開書院考試層層篩選之後脫穎而出的精英。
    這些學子之中,世家子弟固然為數眾多,但亦不乏出身貧寒的寒門子弟。
    此外,段塵還適當地選用了一批由他所創辦的本土學校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也算提前打個樣了。
    除了這上千名前來求學問道的年輕學子外,書院兩旁的樓閣之上亦是觀者如潮。
    大批來自各地的世家豪族紛紛慕名而來。
    對於這群從中原遷徙至此的家族而言,遼東書院所承載的意義遠非僅僅隻是教授學子文化知識那麽簡單。
    其中的政治意義更為明顯,因而對於這座書院的開設,他們是極為重視,並且投入巨大的。
    整個書院的藏書,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世家捐贈,其中還有很多有著大儒注解,出力最大的莫過於管寧、邴原兩位名士了。
    段塵站在書院廣場的高台上,向下看去,能看到滿眼憧憬之色的學生,和兩邊望向他的一眾世家豪族代表。
    也不用話筒,他直接用極具穿透力的嗓音說道:
    “遼東書院,是我遼東第一座成規模的書院,也是我大漢在邊境州郡建設的第一座書院,它的建成意義重大,代表著我遼東這所謂的蠻荒之地,也要沐浴教化,重視禮教,興盛文化。····”
    “這座書院,承載著整個遼東有識之士的心血,凝聚著整個遼東最有潛力的學子,創造著遼東最璀璨的文化。”
    “其學習的知識包羅萬象,不僅僅有著聖人教化,文士傳承,還有百家學識,各方新奇文化。”
    “我希望,遼東的書院能夠包羅萬象,能夠開放包容,能夠兼收並蓄,能夠真正的成為研究文化,討論文化,創造文化的文化陣地;能夠真正成為選拔人才,培容人才,培養人才的遼東文士中心。”
    “我希望,遼東書院的學子,能夠刻苦學習,對各家學識不得傲慢,都要有所了解涉獵;對各位同學不得無禮,無論出身各異,都要尊師重道,師兄弟和睦····”
    某種程度上,這是段塵交給管寧的任務,也是交給遼東書院的任務。
    遼東書院承載的功能很重要,其不僅僅是培養人才的,也是整個遼東民族大融合的思想文化陣地。
    其帶來的教化功能更為強大。
    對此,段塵也需要直說,哪怕在世家眼中這座書院有著各種重要的政治寓意,遼東書院就是搞文士體係的傳承學習的,就是搞文化研究的,就是實實在在為他培養選拔人才的。
    鼓掌之後,便是書院院長管寧上台講話。
    其中更多的是對學生的戒令和預期,管寧心中明白,段塵要搞的是學習的地方,是研究文化培養人才的地方。
    而他管寧,作為名士自然也是對學問有所追求的,他或許是世家的代言人。
    但他更是一個學者,一個書院的院長,他要的事自己書院的影響力在遼東的擴展,是自己的文化學派能夠廣泛傳承,是段塵交代的任務能夠很好的完成。
    直到最後,他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我將書院建立於昌北山,於昌黎城相隔十多裏,不像是其它書院建於城區之中,為的就是各位學子能夠專心求道,能夠一心學問,能夠實實在在的學習聖人文化,學習百家師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段將軍提出了兼容並蓄,這就代表著我們書院代表的意義與大漢傳統書院大有不同,我們不能將視野僅僅放在聖人教義之上,我們要看些更多的東西,學一些自己更感興趣的內容····”
    管寧所說,段塵很滿意,也不枉他將華夏國的幾個大圖書館全部搬到書院中,又專門招募老師前來教學。
    接下來就看了,如果管寧真的將這個書院搞的死氣沉沉,成為豪門貴胄的鍍金基地,那這遼東書院也就沒多少作用了,象征意義更大。
    文化的口子一旦打開,那段塵就必須要掌控其中的主動權。
    想要真正的緩緩削減世家影響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一步步的將其文化影響力削減出來。
    段塵的意思很明顯,管寧心中明白,至於做不做,他心中比段塵更清楚。
    ····
    段塵騎著戰馬回到了將軍府中,叫來了張明陽,這是也是華夏探索者,是他麾下主要搞教育的。
    等其人來之後,他對著徐庶郭嘉二人問道:
    “等待高句麗人遷移到北境之後,加上鮮卑人,甚至是扶餘人,異族人數將要超過百萬,想要真正的同化,我想還是要建立學校的。”
    郭嘉二人還在思考,張明陽卻是迅速反應過來說道:
    “主公是想要建設民族大學?”
    所謂的民族融合,自然是要招攬各個異族中的有識之士加以培養,這些張明陽還是有經驗的。
    “也大概是這個意思,我本想是在遼東書院直接招募,但很顯然絕對會受到抵觸,我想不僅僅是民族大學,我想要建立一座真正的服務與工業化的大學,其招收的方向可擴展一些。”
    說著,段塵看向了郭嘉二人。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