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滲透幽州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常山郡的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了一支由百餘名身騎白色駿馬的騎兵組成的隊伍。
    他們一路向南疾馳而去。
    馬蹄聲震耳欲聾,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但他們的速度卻絲毫未曾減緩。
    終於,這支騎兵隊伍抵達了一處村莊之外。
    眾將士紛紛敏捷地翻身下馬,目光凝視著眼前這片熟悉的土地。
    他們牽著馬匹,緩緩走向村莊入口。
    站在隊伍前方的趙雲,身姿挺拔如鬆,英氣逼人。
    他轉身麵向身後的兄弟們,雙手抱拳,鄭重地說道:
    “各位兄弟,子龍在此多謝各位隨行。然而,如今我已無意再次投身軍旅生涯。今日隨我一同回到故鄉後,各位不妨另行前往追隨公孫將軍。以各位之英勇,相信必定能受到重用,再成就一番功業。”
    這些士兵們皆是自趙雲青年時期起就緊緊相隨的生死弟兄,而後又一同被編入了白馬義從之中。
    經無數次戰火洗禮,這些士兵各個都在五階,六階的三流武將就有3位,堪稱精銳中的翹楚。
    這便是這個時代武將最核心的班底,也是武將強大的底氣——嫡係親兵。
    初臨三國亂世的段塵,手中所掌握的三千幽州騎兵便可算作其親兵力量;
    而對於趙雲而言,此時此刻跟隨著他的這一百多名白馬義從,則無疑是嫡係中的嫡係,是他最為信賴的心腹手足。
    如今他打算自散嫡係,顯然是心灰意冷了。
    “趙大哥,咱們之所以死心塌地地跟著您,是為了保家衛國,抗擊異族,如今這公孫瓚的種種行徑,別說是您忍不了,就連我們這些兄弟們都實在看不過眼呐!又怎可能會轉頭回去呢?”
    其中一人慷慨激昂地說道。
    另一人緊接著附和道:
    “沒錯!想當年咱們跟隨趙將軍征討黑山軍的時候,我這條小命早就交給趙將軍您啦!現在大哥您雖然落魄了,可我哪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背棄您呀!”
    這時,有人忍不住嗔怪起剛才那人來:
    “狗蛋,瞧你這話說得!大哥他隻不過是眼下不願意繼續從軍罷了,怎能說是落魄呢?”
    被喚作狗蛋的那人撓了撓頭,憨厚地笑了兩聲:
    “嘿嘿!”
    趙雲看著眼前這群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心中滿是感動。
    然而,他並沒有過多地表露出來,隻是沉穩地開口吩咐道:
    “諸位兄弟暫且先各自返回村裏吧,耐心等候時機成熟,到那時咱們再重新集結。”
    眾將士聞言紛紛點頭應諾,然後便各自踏上歸途回家去了。
    而趙雲自己,則騎上一匹高大威猛的白色駿馬,馬身上披著堅固的鎧甲,本人也是全副武裝,裝備堪稱精良。
    一路上,那十來名騎著白馬的騎士英姿颯爽,好不威風,本以為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可來到村中,以往熱鬧非凡的村莊此刻竟異常冷清,看不到一個鄉親的身影。
    記憶中那棵村口的大槐樹曾是婦人們閑聊家常、談笑風生之地,而如今那裏空空如也。
    再看向兩旁的小溪,往日裏總能見到婦女們一邊歡快地浣洗衣物,一邊分享著生活瑣事,可此時溪邊也是寂靜無聲。
    正值晌午時分,按常理來說,各家各戶應該都已升起嫋嫋炊煙,準備豐盛的午餐,但今天卻是一片死寂,整個村子仿佛失去了所有生機與活力,沒有絲毫煙火氣息和人的蹤跡。
    趙雲心急如焚,心中暗自思忖道: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何會變成這般模樣?”
    他顧不得許多,翻身下馬,徑直朝著趙府走去。
    畢竟,趙家作為村裏唯一的地主豪族,即便其他村民全都離開了,他們也不太可能輕易舍棄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家業。
    趙雲來到趙府門前,抬手叩響了大門。片刻後,隻聽得一陣緩慢而沉重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大門緩緩打開。
    出現在門口的是一位妙齡少女,隻見她麵若桃花,唇紅齒白,身姿婀娜,整個人散發出一種靈動氣質。
    她身著一襲素雅的白衣,頭上還纏著一塊白色的布條,顯然正處於服喪期間。
    當少女看清來人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兄長時,眼眶瞬間濕潤,淚水奪眶而出,如斷了線的珍珠般滾落臉頰。
    她哽咽著說道:
    “哥,你終於回來了……”
    趙雲見狀,連忙上前將妹妹擁入懷中,輕聲安慰道:
    “莫哭莫哭,哥哥這不回來了嘛。”
    待妹妹情緒稍稍穩定後,趙雲招呼隨行的兄弟們進府安置,並安排好了眾人的食宿。
    一切安頓妥當,趙雲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疑惑,開口問道:
    “妹妹,這村中究竟發生了何事?怎會變得如此空蕩蕩的,竟然連一個人影都見不到?”
    趙素還是淚眼汪汪,聽聞此話,解釋道:
    “幾年來多有流兵在四處劫掠,很多村子人活不下去了,又是聽來往商人甚至豪門世家相傳,說是北方遼東地區招收流民,如果想要遷移,會有豪族提供盤纏,一旦過去,會直接分發土地,甚至直接發放糧食。”
    趙雲聽後,心中了然,這些年他在公孫瓚手中憑借武力也算心腹,自然了解幽州人口流失何等嚴重。
    隻是常山遠在幽州深處,竟然還有如此多人口流失,他倒是有些好奇:
    “如此遙遠虛無縹緲之事,鄉親們怎麽會相信呢?”
    趙素說道:
    “早先百姓也是不信的,可是第一批百姓遷移過後,竟然有不少村中人跟隨商賈回來,還帶著大批糧食,說是遼東那邊怎麽怎麽好,一旦他們要過去,就直接分發盤纏。”
    “這些年幽州戰亂,征稅越來越多,鄉親們活不下去了,很多土地被迫賤賣,卻依然難以有生路,不想死也隻能是往遼東跑了,我也曾聯係過一些人,說那邊真的不錯。”
    這趙素所說的便是段塵子河北大移民之後搞的第二批拚夕夕拉人策略,拉一戶百姓賞地,拉一家豪族免費租用其設備,讓其在北境開荒。
    豪族給予百姓盤纏,回去百姓去北境配合其開荒,為其佃戶。
    在遼東的佃戶,收成確實被豪族剝削幾成,但段塵會直接以豪族為單位向豪族收稅,並且限製豪族對佃戶的稅額。
    因此相比普通自耕農雖然不足,但相比關內的佃農,那生活水平不知道強了多少。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