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蒙古諸事畢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段塵說道:
“宓兒,人心很小,欲望卻很大,我段塵,自以為有霸主之姿,所謂妾室,我喜歡,可以娶,我需要可以娶,但兩者條件都未達到,又何必著急呢?”
“你且放心,無論未來我納誰為妾,你終究是這府內女主人,現在,你不必多想,就是要好好把孩子生下來,穩固我的根基,和家庭的根基。”
甄宓對他很重要,一是情感,二是家世容貌,三是能力。
別的不說,就說現在北方鬆江,嫩江,黑江的開發,各種濕地沼澤,各種河流水係,沒有甄宓,遼東至少要多投入一半成本。
但有了甄宓,他也就有了穩固的大後方建設條件,能夠源源不斷的將南方漢民和異族遷移到北荒之地。
遼東開發能夠如此順暢,甄姬的功勞不小。
水平有限,隻有一個女主,其它都是工具人·····)
····
張飛和太史慈回來之後,蒙古西征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固,李凱之徹底統一北方,並且收複燕雲漢地,徹底征服中原各族,割據建國。
早先南宋或想到了要壓製或是派遣官員接守失地,但隨著北方順利,南宋也明白,北方這個龐然大物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控製了。
蒙古精銳大損,仆從軍和北方漢人軍隊徹底效忠李凱之,加之從巴蜀地區遷移的百姓,以及華夏源源不斷的支援。
遼東軍走後,局勢逐漸平穩。
此刻,李凱之並沒有選擇貿然進攻草原,東部地區的蒙古人雖然已經被殲滅,但西征的那支隊伍依然主力尚存,雖比東部不如,卻也難以對付。
北方民心未穩,急需時間安穩發展。
加之蒙古人多遭殺戮,早先西部西夏各地,基本全部被屠殺一空,金國同樣損失慘重,中原大地萬物凋敝,經濟重心徹底完成南移。
李凱之收複北方,對南方的宋國來說是極為複雜的,一個漢人掌控的政權建立,會讓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失去最後的正當性。
緊接著的,便是一場無法壓製的南民北遷的浪潮。
李凱之很聰明,南宋無力北攻,他同樣需要穩固環境,因而其名義上仍然作為南宋節度使,卻在實際上行割據之事。
如果換上任何一朝,皇帝是絕對不同意的,但對於早就被蒙古人嚇破膽的宋國來說,李凱之的出現更多的是一種北方有屏障的可靠。
況且,還於舊都,收複燕雲如此大的功績,大宋自然是想要欣然笑納的。
因而,朝堂上下,一致加封李凱之為北境王,捏著鼻子無奈認同其對北方的合理掌控。
兩方不敵對,南北皆為宋,李凱之便能夠兵不血刃的吸取南方之元氣,以分派土地為理由,招攬宋國流民北遷耕種。
同時在華夏幫助下,建立幾座現代工業城市,穩固其經濟基礎。
自此,蒙古西征秘境的華夏區,便出現了名義上的統一,實際上的南北朝局勢。
華夏又多了一個足夠扛鼎的頂尖主打秘境國。
此刻,李凱之很平靜了。
他的內心已經少了些許早日的激動之色,更多的是一種淡然,極致的淡然。
“見識到了神話三國,方明白這世界之大啊!”
說完此話,他歎息一聲。
早先,他以為華夏信息軍團和導彈無敵;後來秘境出現,他又認為蒙古騎兵基本不可戰勝;而到了現在,神話三國軍隊砍蒙古兵如同殺狗一般,又帶來了他極致震撼。
所謂的體係差距,短短兩階,竟然如此之大,特別是從個體延伸到了整體之後,更是天差地別。
不在多想,李凱之開始辦自己的事情:
叫來麾下心腹,其中探索者居多,很多都是從南方帶著勢力百姓遷移而來的心腹,有了這批人,李凱之基本不用擔心自己對中原的掌控。
至於說宋國是否願意?
他們或許會很高興,所謂流民,總是不安定的因素罷了,對他們來說,能夠少花點錢養兵,自然是好事。
當然,哪怕有不願意的,也沒有反抗之力了,宋國不想內戰,他們也沒有能力內戰,這種局麵,好似是他們幻想當中最好的了。
“我準備遷都燕雲,大家認為如何?”
李凱之開門見山,直接說道。
“北方距離蒙古軍極近,況且遼東尚未收複,是否過於危險了一些?”
“對,總督,北方燕雲之地,漢人離心多年,恐怕很不穩定。”
“汴京商貿發達,乃是天下中心,如今遷移北方,很難保證穩定運糧。”
眾人相繼發言,都表示不支持,可李凱之心中已然有了想法。
“其一,華夏同意將大運河裁彎取直,直接聯通幽燕,加上即將修建的鐵路,交通運輸完全可以解決。”
“其二,蒙古主力在於西部,北方漢人離心,正是要整合的時候,定都北方,更能穩定民心,防禦異族。”
“其三,宋國孱弱,但終究有北伐之能,如今我們立國不穩,內部急需發展,如果將中心放到中原之地,將來進攻宋國,將沒有穩定後方,而如果放到山東山西以及河北,建設工業,將來就會有更穩定後方。”
接連三點理由,顯然是深思熟慮過的,李凱之能依靠宋國防禦蒙古人那麽久,自身無論軍事還是內政都是頂尖的。
如今所謂的基業,說白來還是段塵打下來順便給他的,李凱之接收的很忐忑,甚至有些趕鴨子上架。
半年時間一統北方,內部複雜可想而知。
但是現在,他在用著自己的方式做出改變。
商議結束,遷都開始。
蒙古西征宋國北境王——李凱之,開始了急速發展的步伐。
·······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