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取蜜水來!
字數:4388 加入書籤
如今公孫瓚果斷選擇段塵,袁紹肯定是等不及了。
“任他去吧,我們也做好準備,一旦時機有變,即刻南下!”
段塵不再多想,事情已經到了最關鍵的節點,說白了,遼東未來是割據一方還是一統天下,很可能就取決於這一戰了。
這一點,南方的袁紹知道,北方的段塵清楚,很可能隻有夾在中間的公孫瓚尷尬罷了。
195年的8月,大漢很熱鬧,無論南北。
南方,袁術稱帝,曹操孫策相繼反攻袁術,呂布也開始西征,一時間所謂的仲氏王朝成為了大漢的眾矢之的。
北方,袁紹厲兵秣馬,開始了第四次北伐,此次袁紹出動大軍30萬,其中精銳20萬以上,絕對是當今天下第一檔的實力。
牽動的文臣武將更不必多說。
草原上,遼東的鐵路橫跨草原南北東西,並且延伸到並州北部的代城紮根,遼東的勢力延伸向了西方,大漢的北境,一個龐然大物悄無聲息的出現了。
····
8月過後是9月,9月過後是10月,10月過後是11月。
這三個月時間,段塵的孩子出生了····
是個男孩,遼東有了自己的少主。
段塵將其命名為段黎,以和黎民百姓,昌黎昌盛之道。
所謂少主的出生,對於遼東的政權穩固和政治延續是極為重要的,他的存在不僅僅是對段塵本身的家族延續,也是為遼東群臣世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誰都明白,這位嫡長子,未來很可能繼承段塵的基業,至於將來的基業是在遼東還是在天下,那就另說了。
但對於大漢來說,遼東少主出生並不值得讓人震動,真正的驚天大新聞是仲氏王朝的覆滅。
三個月時間,也就三個月時間,偉大的袁術,就這樣消亡在了曆史當中,其勢力範圍徹底被孫策曹操給瓜分。
孫策占據廣陵,收複廬江,進駐合肥,臨近壽春,基本控製了淮河以南廣大地區。
而曹操,吞並汝南,占領壽春,攻下陳梁等地,基本實現了對中原大地豫州兗州的完全統一,實力同樣大漲。
····
袁術很消沉,他蒼老的很多,此時正坐在北上的馬車上。
他們的隊伍很散漫,越是往北走,人越來越少,士兵越來越不聽指揮。
能離去的全部離去,獨留下了最忠誠的部曲尚守衛在身旁。
一路走來,他所謂仲氏王朝內部,遍地黃巾盜賊,不時劫掠,隨著士兵離去,精銳消耗,袁術逐漸走不下去了。
“唉!”
馬車顛簸,搖搖晃晃的往北走。
裏麵不時響起袁術的歎息聲。
這三個月,他體驗到了從高空驟然墜落的感覺,他體會到了虎落平陽的消沉,妻離子散的痛苦。
如今,小道上,沒有多少人了,沒有了···
“什麽都沒有了··”
他手中依然緊緊攥著自己的寶貝玉璽,他的眼神依然明亮,他還希冀著,希冀著。
“等到去冀州,獻上玉璽,或也能有一世富貴罷了。”
他還有希望,玉璽如此大的氣運攥在手中,他絕對不會亡,絕對不會。
馬車繼續往北走,一個日夜,又是一個日夜。
外麵不時響起廝殺聲,很快又歸於寧靜。
不知道過了多久,袁術睜開了眼睛:
“過了多久了?”
耳邊沒有了隨行太監的聲音,也沒有侍衛跟隨的腳步聲,有蟬鳴,有蛙叫,就是沒有人聲。
“我渴了,給我取蜜水來!”
袁術再次大喊,卻依然沒人答應。
“沒聽到嗎?我渴了!取蜜水來!”
沉寂,沉寂····
“快,取蜜水來!”
“取蜜水來!”
“取蜜水!”
“取蜜水”
“取····”
···
袁術喊著,喊著,情緒越發激動,聲音越發洪亮,但依然沒人答應。
他就這樣廢寢忘食的呐喊,不知過了多少時辰,就這樣吧。
袁術睡著了···
他的手中緊緊握著玉璽,此時那塊傳國玉璽散發著金光。
上麵“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幾個大字在黑夜中顯得明亮,在袁術逐漸蒼白,青紫的手中,顯的越發突然了。
終於,玉璽摔在了車底,是一角的金塊先著地,發出一聲金鳴。
·····
11月,紀靈戰死,袁術班底該投降的投降,該隱退的隱退,很簡單。
同時這時,諸葛亮早已經來到了遼東,在各地遊玩。
如今已然穿過襄平,坐著火車繼續向北而去。
隨行依然有許褚許定兩兄弟。
“公子,主公已經等候多時了,如今向北而去,是否有些不妥呢?”
心中思索良久,許褚終於是小心問道。
他們來到遼東兩個多月,這段時間諸葛亮一直讓兩兄弟隱藏消息,段塵多次過問,都說在路上,卻不知其已經在遼東南部轉過一遍了。
“唉!你們兩個啊,就是太心急,遼東如此多彩,我欲投奔,不得好好了解,僅僅局限傳聞絕對不行。”
兩人跟隨他一年,此時諸葛亮相處也隨意了很多,偶爾也喜歡開些玩笑。
好在他們年齡相仿,倒並無隔閡。
“可是公子,主公多次詢問,現在基本一天一次,我們實在是無法再圓過去了。”
許褚很為難,一方是主公要自己好好照看的諸葛亮,一方是求才心切的段塵。
他們實在拿不定主意。
“這段時間明公絕對閑不下來,我一旦前去,必為重用,然則我年齡尚幼,見識淺薄,不深入遼東調研,單單憑借書籍知識誇誇其談,豈不讓明公失望?”
“與其倉促相見,不如你二人隨我再去北方一趟,仔細查看遼東鳳物,方為正途。”
諸葛亮很清醒,此次他來,一方麵是好奇傳說中的遼東到底如何,一方麵也是對段塵未來有信心。
但無論如何,他不可能一到遼東即刻去找段塵,此舉不僅顯得心切,而且確實倉促。
剛坐到火車,突然間他轉頭望向南方,然後雙目發出亮光,良久過後,隻能是苦笑一聲,搖頭道:
“自尋死路,誰又能救的了呢?可惜了家世與機遇罷了。”
最終在諸葛亮隻能是如是評價。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