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磨刀霍霍向南方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遼東軍體係:
關羽:青龍騎—8000史詩級)重甲重刀騎兵)
柳毅:漁陽遊騎2萬遊射騎兵)
王濤:遼東刀盾兵—3萬重甲刀盾步兵)
楊朱:遼東弩兵—3萬弩兵)
李閥:遼東衛—3萬重甲盾衛步兵)
軍師:徐庶一流戰術型謀士)
兵力:12萬精銳
破虜軍體係:
段塵:鮮卑精騎3萬刀騎兵)
張飛:遼東鐵騎—3萬重甲槍騎兵)
太史慈:遼東弩騎—3萬弩騎兵)
趙雲:白馬義從—1萬騎射近戰雙重騎兵)
軍師:郭嘉一流戰略戰術雙側重謀士)
兵力:10萬精銳
普通軍體係:
蒙哥可汗:蒙古騎兵10萬氣血體係綜合騎兵軍團)
遼東守軍:20萬
···
“如今,我遼東軍達到精英級的精銳22萬,總共50萬大軍,本次袁紹北伐出兵30萬,精銳20萬,雙方實力對等;因而我認為至少需要30萬兵力出動。”
“袁軍多步兵,遼東軍多騎兵,至少從賬麵實力來看,遼東軍是能夠形成壓製的,但戰略決戰從來都不是計算,其中變數無數。”
“關於本次南下,我準備分次兩點:主力進攻河北,側翼繞行並州突進袁紹後方。”
“主力部隊,由關羽遼東軍為主力,配合張飛,太史慈,加上10萬蒙古騎兵,從右北平南下,和袁紹正麵決戰。”
“次方部隊,由我親自出擊,配合趙雲,快速繞行並州,從後方實現包圍。”
“主要大方向就定在這裏,諸位以為如何?”
戰略決戰,考驗的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排兵布陣。
但無論如何,這是必要一環。
段塵身經百戰,但很明顯,如此重大戰略決戰,他實在沒有參與過。
這等強度的戰爭,甚至整個藍星本土的力量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夠打敗。
聽完段塵所言,郭嘉和徐庶二人都是眼睛一亮,仔細想來,確實也是如此。
還是那句話,戰略布置看似簡單,卻必須要考慮到各種細微因素,並且在戰局中進行調整。
提問題的環節必不可少。
卻見最先不滿的是張飛,他撇撇嘴說道:
“主公,俺想要和你一起突襲並州,河北決戰有雲長在即可,但主公突襲凶險,必須要我輔助!”
他總是跟隨段塵的,如今讓其脫離支援河北,實在擔憂,太史慈也是同樣的望向段塵。
卻不等段塵先說,郭嘉就反駁道:
“不可,河北之敵為袁軍主力,主公突襲最重要的是兵力少速度快,遼東重騎最擅長平原突襲作戰,留在河北最好,且其為遼東最強精銳主力,必須要再主戰場坐鎮。
漁陽遊騎畢竟人數太少,很難起到完全牽製作用,必須要遼東弩騎留在河北支援,至於並州並無敵人主力,可長驅直入!”
郭嘉一份分析,非常詳細的解釋了破虜軍主力為何需要在正麵戰場。
至於說危險?
趙雲此時就發話了:
“諸位放心,哪怕袁紹30萬大軍都圍上來,我也能安然無恙的帶主公回歸!”
這話雖然狂妄,但段塵是相信的。
有趙雲這個天下第一保鏢,配上白馬義從,段塵完全有信心實現脫身,哪怕真的出現了最壞情況,他自己武力也接近一流武將,充其量當一次阿鬥罷了!
“主公,此次繞行,必須要推演一番!”
郭嘉依然迫不及待想要推演,但卻被段塵製止了。
“奉孝,我知你心,方才大戰,僅僅是小規模軍團戰鬥,雙方並無精銳出動,因而推演簡單;而此次乃是河北大決戰,牽扯天下一半人口和一半以上精銳,雙方百萬大軍碰撞,一旦推演,真的能夠承受嗎?”
段塵很擔憂,方才推演,他默認了,也是預估損耗小,但這次不行,絕對不行。
郭嘉會爆炸的。
“主公,我之戰略推演,一生能用上幾次呢?此戰乃是主公人生關鍵一戰,我哪怕是折壽百年,即刻死去,也要為主公推演一條明路來!”
說到這裏,眾人都是麵色悲戚,人生能遇明主,誰又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奉孝不可!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戰略決戰,本就是一團迷霧,一點小的變化,便能夠牽動全局,其中算力無數,變化多端。”
“我段塵!絕對不是畏縮之輩,既然選擇了目標,確定了方向,那就要走下去,其中變數,等戰略展開,有奉孝,有元直,有雲長,有翼德,有諸位兄弟。”
“天下豈有定數?瞻前顧後,那隻會造成優柔寡斷,你我既然已經商議完備,那就要所向披靡。”
“諸位,此戰哪怕輸了又如何?隻要諸位兄弟都還在我身邊,我段塵就無所畏懼,我隻希望,大家能珍惜自己,能夠陪我看到山花爛漫的那天!”
此言過後,眾文臣武將皆是麵色肅穆,不禁感動。
段塵此言絕對發自肺腑,從選擇神話三國這一秘境以來,他一直都在賭。
如今他成功的將華夏給拉了回來,所謂的後顧之憂已然沒有,那他就更要為自己的事業拚上一拚。
今日郭嘉或許能夠推演出完美的計劃,但其必然折損極大。
且不說沒了郭嘉,完美計劃能否正常實行,但大戰必有變數,如今戰略乃是遼東眾人確認好的,不斷修改,不斷牽扯,瞻前顧後,真的就能成功嗎?
“戰爭,從來都不是按照軌跡的推演,郭嘉的才能,要用到在實際的每一次戰役中,而不是在戰爭開展前就推演全部!”
這是段塵的想法,也是他的性格。
“主公英明!”
將臣一心,眾誌成城,遼東磨刀霍霍,望向南方。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