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討段賊檄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A+A-


    軍心可用,河北之兵方才贏得大戰,正是士氣強盛之時,袁紹劍指北方,布下號令:
    “高柔!”
    “臣在!”
    “我命你即刻北上,說服公孫瓚聯合對抗遼東!”
    “是!”
    “審配!”
    “在!”
    “我離去後,你全權負責三州之事,穩固後方,調動後勤!”
    “是!”
    “田豐!”
    “在!”
    “我命你為隨軍軍師,跟隨北上,指揮分析作戰!”
    “是!”
    “牽招!”
    “在!”
    “我命你率領巨鹿衛固守巨鹿城,堅守後方,一旦有變,即刻支援!”
    “是!”
    “顏良,文醜,張合,高覽,鞠義,郭圖,許攸,沮授!”
    “臣在!”
    “我命你們隨我北上,調動河北軍精銳,前去決戰!”
    “是!”
    “陳琳!”
    “臣在!”
    “我命你寫下討賊檄文,震懾宵小,狀告天下!”
    “是!”
    1月1日,遼東軍南下,河北軍北上,河北決戰正式開始!
    ····
    1月2日,袁紹正式發兵討賊。
    不出1日,討賊檄文出,而傳告天下,內容如下:
    ····
    《討段賊檄》
    蓋聞聖主應天而興,梟獍憑險而逆。今有遼東段賊,豺狼其性,蛇虺其心,竊據玄菟之野,裹挾烏桓之眾,擁羌胡之膂力,仗鮮卑之弓刀。
    觀其發跡始末:初附公孫,暗通烏桓,不顧諸侯討董之義,私入遼東,竊取昌黎;再投鮮卑,勾結異族,不顧漢家儒道之仁,陰饋糧秣,先屠遼西,再屠遼東,摧殘漢民,坐觀成敗。
    待我三軍定冀州,彼竟竊遼水;見我萬騎破青並,彼乃吞樂浪。更驅高句麗之卒,引扶餘國之兵。
    界橋之役,袁公奮武威以摧白馬,段賊匿羽翼而藏獠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發遼東之兵突襲河北,引異族之民,竊取中原。
    【狼煙蔽白山之日,鐵蹄踏碣石之塵!】
    若論其暴虐:掠漁陽則嬰孩懸槊,屠昌黎則老弱填壑。使烏桓掠我婦孺為奴,縱鮮卑焚我宗廟為戲。
    幽燕沃土,盡成狐兔之窟;遼西膏腴,悉化虎狼之巢。百姓啖草根而苟活,士人衣左衽以偷生,此非獨河北之禍,實乃華夏之殤!
    袁公四世三公,海內人望。
    昔誅閹豎於雒陽,今討逆臣於冀北。帶甲三十萬,良將千員,謀士如雨,粟支十年。
    更兼田元皓運籌帷幄,麴義先登陷陣,顏良文醜萬人敵,張合高覽虎狼師。
    今奉天子密詔,清剿國賊,凡擒段塵者封萬戶侯,斬其首者賜千金。檄文所至,若幡然悔悟者,既往不咎;負隅頑抗者,九族不留!
    嗟乎!遼東寒甲豈敵中原鐵騎?烏合之眾焉擋仁義之師?吾恐段賊之首,不日將懸鄴城闕下;遼東之眾,終將簞食壺漿相迎。
    檄到如律,勿謂言之不預!
    ····
    檄文一出,傳遍天下,必為當世名篇。
    中原,陳留。
    曹操讀完檄文,一陣大笑:
    “陳琳果然有才,如此檄文,相比那段塵看到,臉色必定不好看了。”
    此時,旁邊戲誌才也走上前來笑著說道:
    “主公,袁紹這是欺負遼東無文人,此檄文一出,其不僅師出有名,氣勢上也能壓人一頭。”
    荀彧卻麵色嚴肅,謹慎說道:
    “主公,所謂檄文隻是小道耳,那段塵在意,則回擊之,不在意,則棄之不顧,真正的重心,還是在戰場之上,段塵經營遼東多年,兵精糧足,此為初次南下,士氣正盛,可不是一篇檄文遍能小覷的。”
    經此一言,曹操笑容淡去,也是說道:
    “河北此戰,乃大漢百年未有之大戰,投入何其百萬之多,何時我曹孟德,也可舳艫千裏,旌旗蔽空?號令百萬,一統江山。”
    想到這裏,他一時惆悵,也少了些許興致。
    別人都開始大軍團作戰了,他現在還在和呂布周旋,所謂嘲弄,又從何談起呢?
    “主公不必妄自菲薄,所謂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先必有後,河北一戰,必有一傷,雙方皆是經營多年,非三五年不可盡吞其土,我們便可趁機壯大,合縱連橫,並非全無機會。”
    荀彧總是這樣,曹操樂觀是他勸告,曹操悲觀是他依然勸告,他好似是一個情緒調節器,永遠能夠理智的做出最終選擇。
    ·····
    江東
    府內傳來一股哄笑,隻見孫策越讀語氣越是急迫,眾人的心境也隨著那優美的語句沉醉其中。
    終於,最後一句讀完,江東眾人對視,自是一陣哄笑。
    卻見龐統笑的最大聲,當眾人停息,他仍然笑不停。
    “哦!不知士元為何如此激動?”
    孫策疑惑,此事雖然有趣,卻也不值得龐統如此大笑啊?
    難道少年心性,皆是如此?
    “哈哈哈!”
    龐統笑聲暫緩,隻是道:
    “我想到我一好友,孤身前去遼東投奔,此時剛剛到遼東,其明主卻被如此檄文辱罵,想起心情,自是一陣舒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話說出,眾人又是大笑不止。
    孫策最先停下,說道:
    “士元之友或有辭賦之才,不日遼東反擊之檄文,或能傳告天下了。”
    大漢如今,你征伐我,我征討你,如此傳播度的檄文,卻還是第一次出現,自然新奇。
    但戰爭終究是雙方的,單單你來罵我,我不還手,自是不行的。
    不等龐統回答,旁邊周瑜卻先說道:
    “主公,我看那遼東必不會回應,隻會在戰場上見分曉了。”
    “哦,此話怎講?”
    眾人疑惑。
    隻見周瑜說道:
    “遼東之民,尚武而不重文,遼東之兵,出關作戰,此還是第一次,士氣正盛,比不為檄文所擾。”
    “況且,陳琳此篇檄文,傳頌於天下,對仗工整,論證嚴密;遼東必無此道大才,更是不如,因而所謂檄文對罵,不可能出現。”
    眾人仔細一想,果真也是如此,遼東善戰,此仇必然是要在戰場上拿回來的。
    拋去檄文,仔細一想,眾人就能立馬看清河北局勢。
    孫策說道:
    “袁紹退兵,本以為遼東不敢追擊,卻不知其,想都不想,直接南下,如今河北也隻能是倉促對敵了。”
    周瑜也是暗暗點頭:
    “河北謀士,還是小覷遼東了,本想要爭取個先機,卻不想讓遼東直接占了地方,這次出兵,河北被動了些。”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