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多了些肆意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陳琳神話三國)】
    等級:二流文士七階)
    屬性
    武:38 統:42 謀:83 政:75
    精神天賦:【檄文驚世】撰寫檄文時,可附加精神威懾效果,使敵方士氣隨機下降130,且概率觸發"怯戰"狀態;若檄文內容涉及大義名分,可額外提升己方勢力士氣515)
    玄囊技:
    筆伐千軍消耗精神力凝聚文字幻象,對敵軍造成群體精神衝擊,短暫混亂敵軍指揮係統)
    文士技:
    文章速成用辭賦手段撰寫檄文或政令,行政效率提升50,文書傳播速度翻倍)
    民望鼓動通過檄文或演說短暫激發民望,使指定城池民望在短時間內增幅20。)
    ·····
    “嘔吼?”
    名字一出現,屬性也就浮現在了段塵眼前,沒想到,這就是《討段賊檄》的陳琳,果真是個人才。
    “你就是寫《討段賊檄》的陳琳?”
    段塵來了些興趣,向其問道。
    “正是!”
    到了這個時候,陳琳還能說些什麽呢?自然是直接承認。
    大漢的文人和大宋的文人還是有些不同的,至少在這個時代,講究一些風骨。
    “我記得你在檄文上所言,勿謂言之不預也!如今看來,此戰是我勝了,現在還有什麽好說的嗎?”
    陳琳檄文寫的確實好,算是給段塵罵明白了,如今大勝,或也能調侃一下。
    “戰爭本就瞬息萬變,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又有什麽好說的呢?”
    陳琳想要活著,不然他也不會過來送卷宗,但他更想要骨氣和名聲。
    很簡單,如果今日受辱,陳琳回去之後可能就要走自殺程序了。
    “檄文寫的很好,不如再念給我聽聽吧。”
    段塵並不是很在意,他一邊處理各種卷宗政務,一邊說著,甚至看都未看陳琳一眼。
    此時的他,在段塵眼中或許僅僅是工作之餘的消遣?或許是一個討樂的詩詞名士?
    對於段塵來說,他不需要像是袁紹一般養名養士,也不需要像是曹操一般,通過一些大度行為鞏固統治,招攬天下人心。
    段塵走到了現在,他已經某種程度上可以決定一些事情了,天下如今逐漸變成了圍繞遼東而轉,而不是讓遼東遵循大漢世家那一套禮賢下士的規矩。
    這件事,段塵是來了些興致,正處於興頭上,大勝之後想要聽聽檄文助助興。
    無論是否尊重,無論彰顯度量如何,都不重要了。
    “當年袁公命我寫檄文,實則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如今段公命我再念出這檄文,是想要如何?”
    陳琳摸不清楚,但他還是要問問,此時的他有某種大漢文士固有的敏感——害怕受辱失節。
    “沒什麽,心情好,想要再聽聽,快些念吧。”
    段塵從始至終都沒有抬起頭,他就是想聽,那陳琳就要再念。
    沒有什麽特殊的想法。
    陳琳並未去找什麽手稿,或許這是他的得意之作,早已經爛熟於心了吧。
    他有些害怕,這篇檄文的威力他清楚,在原主麵前念一篇辱罵他的檄文,段塵會不會暴怒?他會不會死?會不會受辱?
    這都是問題。
    但當初在袁紹麵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又何嚐不是呢?
    他還是念了:
    “《討段賊檄》
    蓋聞聖主應天而興,梟獍憑險而逆。今有遼東段賊,豺狼其性,蛇虺其心,竊據玄菟之野,裹挾烏桓之眾,擁羌胡之膂力,仗鮮卑之弓刀。
    觀其發跡始末:初附公孫,暗通烏桓,不顧諸侯討董之義,私入遼東,竊取昌黎;再投鮮卑,勾結異族,不顧漢家儒道之仁,陰饋糧秣,先屠遼西,再屠遼東,摧殘漢民,坐觀成敗。
    待我三軍定冀州,彼竟竊遼水;見我萬騎破青兵,彼乃吞樂浪。更驅高句麗之卒,引扶餘國之兵。
    界橋之役,袁公奮武威以摧白馬,段賊匿羽翼而藏獠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發遼東之兵突襲河北,引異族之民,竊取中原·····”
    段塵聽著,聽著,逐漸抬起了頭,望向了陳琳,神色很平靜,甚至淡然些許。
    很奇妙不是嗎?某一天,他竟然成為了曆史的主角,成為了這篇傳遍後世檄文的焦點。
    這一路來的回顧,從昌黎,到遼西,再到遼東,高句麗、草原、河北。
    一路爭霸而來,從三縣之地不足10萬之民3000之兵起家,到現在,坐擁近半天下,過半精兵,稱霸北境,有鯨吞天下之勢。
    袁紹落幕,曹操孫策等天下諸侯膽寒,段塵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
    改變了三國,同樣改變了華夏。
    “此後,你仍為長史,用此才能,多為我撰寫幾篇檄文吧。”
    段塵不怒反喜,下達命令,一時竟讓陳琳摸不著頭腦。
    遼東太樸實了,他們習慣於辦事,卻不習慣於嘴上功夫,陳琳這等人才,多一點,並無壞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此後半月,段塵一直待在鄴城處理各項戰後事務。
    從遼東貫通整個河北的鐵路已經開始修建,工期定為3個月,這條大動脈必須要聯通鄴城。
    本地的百姓在戰亂過後,生活並未受到影響,從遼東前來的大批內政人員,順利的接手了鄴城各項政務,重兵在此,世家也不敢不配合。
    幽州經過薊城大戰對世家的清理過後,某種情況下出現了真空,這也方便了遼東的全麵掌控,作為後方,整體的局勢要比冀州平穩許多。
    冀州的第一次移民便是段塵將大戰過後的投降士兵家人全部遷移到了空曠的幽州,按照其表現來分配土地,如此一來,袁紹班底基本全部被籠絡。
    這種事情,也隻有名聲早就臭了的段塵能夠做,袁紹曹操等諸侯不可能如此大張旗鼓。
    段塵的路線很簡單,以自耕農為統治根基,逐漸的替換掉世家豪族莊園經濟,至少現在這套邏輯在幽州試行的很順利。
    不過在冀州,就困難許多。
    冀州的世家力量很強,遼東的行政管理能力有限,很難完全延伸到基層。
    段塵想要坐穩冀州,好似隻有聯絡世家這一條路了。
    “難道還要聯姻嗎?”
    問題出現了,但段塵不太想用這個解決辦法。
    相比遼東北境派和本土派,冀州世家更為驕縱,如今看似老實,但他們的手段可多著呢?
    隻不過,還是要看段塵想不想和他們玩了。
    ````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