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漢室氣數已盡

字數:6565   加入書籤

A+A-


    於是,田豐便勸告袁紹,交青州與曹操,換取青州兵調轉並州的糧草,從而集結兵力謀圖關中,為自己打下一個大後方。
    算算時間,此時大軍估計快要抵達了。
    ·····
    南方
    曹操和孫策等諸侯的駐地同樣出現了鎮國塔,明裏暗裏,很多國家的命名便也出現了。
    許昌,曹操沒有想到,自己剛剛正式遷移過來,上天就送給了這樣一個驚喜。
    此時他同樣,望著這座鎮國塔怔怔出神。
    “萬國嗎?這天下,比你我想象的要精彩更多啊!”
    身後,荀彧走近,麵色卻帶著擔憂:
    “自這鎮國塔出現,漢室的起運····”
    早先,天下或許還認同大漢,但如今鎮國塔的出現,讓天下各個諸侯建立國家,參與萬國爭霸。
    那麽,本就已經名存實亡的漢室,真的還有振興的那一天嗎?
    “文若,或許我們應該有更多打算了。”
    漢帝?曹操感覺其對自己的作用越發微弱了?
    是什麽時候,他的觀念從忠君,到了思考君王對自己的作用呢?
    曹操不知道,但他現在明白一件事,這漢帝,他有些不想迎了、
    “主公,漢室餘威尚在。”
    “但文若,長安——沒有出現鎮國塔!洛陽同樣沒有。鎮國塔出現在太原,在許昌,在昌黎,在建業,在襄陽,在成都,但偏偏就是沒有出現在長安和洛陽啊!”
    “····”
    荀彧沉默了,一時間臉色灰沉,神情黯淡許多,某一瞬間,他還在懷疑,自己所堅守的,難道在這天道麵前,真的是一個笑話嗎?
    這大漢的天下,為什麽將氣運分散給了各路諸侯,卻偏偏沒有在大漢都城?
    “文若,一個新時代到來了,此時已然有人搶占了先機,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存活下去,去見識一下所謂的秘境融合嗎?”
    “天下英豪,何其之多,我曹孟德有幸生於此世,自當要響應天道,爭霸於世,看看這天下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麽遼闊。”
    心中,某種野心的火焰在燃燒,鎮國塔好似是一個引子,激起了天下人的割據的野心。
    很多早先諱莫如深的東西,好似在其出現的一瞬間,就明朗了。
    長安!洛陽!神聖的都城,因為鎮國塔的出現,失去了其神聖的光輝。
    【魏國】曹操新命名)
    【國主:曹操】
    【所屬:神話三國秘境神話級)本土)】
    【鎮國塔位置:許昌】
    【人口:796.011萬】
    【實控麵積:139萬平方公裏】神話三國麵積必常規麵積要大)
    【年總評:49.6萬】
    【儲備融合點:496萬】初始融合點10倍)
    【國家評級:二流大國】按照藍星包含秘境全部國家實力綜合排名)
    ······
    江東,自從孫策入主此地以來,已經過去多年。
    這些年,在張昭、周瑜、龐統等名臣主治之下,江東的經貿繁榮,土地富饒,百姓安定,內部世家受到壓製。
    很多的產業發展起來,寬廣的長江上,能夠看到千帆竟過,百舸爭流,各式奇特民用船隻,和戰船。
    或是停靠巨大港口,或是巡視與大江之上,或是沿著長江匯入大海,駛向遠方。
    若是仔細查看健康城和周邊水網,不難發現,城內城外,河網取代了主要的交通幹線,從丹陽郡,到吳郡,會稽郡。
    從建業,到姑蘇,再到鄱陽,會稽,竟然能夠憑借船隻完全聯通,整個江東,構建出了一條區別於遼東的河流水運網絡。
    在遼東,人員騎乘馬匹,車輛;物資借助火車拉運。
    而在江東,從最小的承載一兩人的小舟,再到可以在其中居住的小船大船,再到能夠承載幾十上百人的樓船,更往上的還有神舟巨艦,更是能夠一船承載一軍。
    當大漢積累幾百年的造船科技被整合之後,在孫策時代,匯聚的民望,和無數名臣的調動下,將江海水國,發展到了某種巔峰。
    其造船業,帶上體係強度,不知道超越藍星多少個時代了。
    或許,如此迅猛的發展,也是因為某種必要的緊迫感。
    孫策剛剛送走曹操使者程昱,鎮國塔便出現在了健康。
    相比起來,他並不似袁紹曹操那般激動,隻是好奇的看了看屬性,並命了名:
    【吳國】孫策新命名)
    【國主:孫策】
    【所屬:神話三國秘境神話級)本土)】
    【鎮國塔位置:健康】
    【人口:526.011萬】
    【實控麵積:208萬平方公裏】神話三國麵積必常規麵積要大)
    【年總評:43.1萬】
    【儲備融合點:431萬】初始融合點10倍)
    【國家評級:二流大國】按照藍星包含秘境全部國家實力綜合排名)
    ····
    孫策回到了府內,在座的,有著龐統、周瑜、張昭、張紘四位謀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也算是孫策當前麾下謀士的核心班底。
    “諸位,進攻荊州之事,如何看待?”
    孫策望向眾人。
    最先開口的是少年龐統,作為一手促發孫策奪取廣陵廬江的謀士,如今他也算是其心腹了。
    隻見他說道:
    “主公不如先行收服豫章郡江西);而後進去江夏,但曹操北方之兵,進攻南陽張繡尚且容易,更進一步的襄陽樊城卻要艱難,本次征討我並不看好。”
    隻有南方人才明白,江南水戰的邏輯不是北方能夠完全理解的,很多戰陣都要改變。
    這時,張紘發話:
    “如今北方段塵已然有定鼎之勢,先前有袁紹放棄青州而聚集重兵與並州,其目的在於西進長安,躲避遼東;現在又有曹操派使者聯絡主公,準備謀求南下荊州,實則也是放棄中原之地,準備立足與南方。”
    “二者皆為天下霸主,精銳十萬有餘,如今卻如此被動,可見北方之危啊!”
    作為戰略謀劃者,他看到的更遠,如今的天下局勢,波雲詭譎,卻已然明朗了。
    【南逃求存!】
    便是主旋律。
    這時,隻見一羽扇綸巾,英姿勃發的青年發話。
    此人正是周瑜:
    “哼!曹操不善水戰,如今貿然出兵南下必然失敗,我們如今控製江淮,疏通水道,更應該防止呂布南下,江夏之事我看暫畢,豫章之事可行。”
    “然則,曹操乃是盟友,其關係必然要重視,不如就分兵兩路,主公率領精銳拿下豫章,我率領普通戰士威脅江夏,如若曹操有所進展,那主公便支援我進攻江夏,一舉拿下上遊關口如何?”
    周瑜不愧為天下英傑,一上來便提出了完善行動方案,而且更為詳細。
    孫策很滿意,龐統等人也表示沒有意見。
    隻有張昭老神在在並未發話。
    “不知子布張昭字)如何看?”
    孫策問向了張昭。
    這時,張昭才反應過來,隻是推辭:
    “主公,臣隻通政務,不通軍事,此事還是請三位發言,我在後方籌備糧草便是。”
    他很明白自己的專長,有了張昭這位地域專屬人才,江東的水運交通得到了極為完善的發展。
    各個城市被建設的和威尼斯一樣,都快成為水上都市了。
    不僅如此,整個江東的造船業,也受到其影響,達到了大漢以來的巔峰水平。
    不過在軍事眼光上:帶投大哥多少是有的意思的。
    孫策看似粗獷,實則能夠聚攏如此多兄弟,心思是非常細膩的,很多時候,他甚至比其弟弟孫權都明白,該如何收攏人心。
    這時,張昭明顯是想要說,但有些顧忌,如今他自然是要成全的。
    帶著鼓勵的眼神,孫策對張昭道:
    “子布,在場都是兄弟,想要說什麽暢所欲言便是,何必鼓勵呢?”
    在孫策鼓勵下,張昭先是對眾人行禮,而後發言了:
    “主公,我看天下,遼東已然如此強勢,曹操袁紹必然不能自守,不過遼東身在北方,自然無力控製江南,我們為何要引狼入室,將那曹操放入荊州呢?”
    聽完此話,周瑜和龐統都是眉頭一皺,資曆最老的周瑜質疑道:
    “遼東勢大,不聯合曹操,如何自守?”
    卻見張昭笑了,很淡然,很自信道:
    “遼東必然有一統天下之勢,不如我們聯合遼東,輔助其吞並北方,而我等可徐徐圖謀荊州,甚至益州,控製南方,如此南北分治如何?”
    龐統有些繃不住,問道:
    “如果遼東來攻,應當如何?”
    張昭答:
    “遼東雜亂,段塵必然不可久離,江南距離遼東何止數千裏?統治必然不便,如果我們向遼東稱臣,主公必得封王,如此一來,自然可以順理成章了。”
    ····
    這番話說下來,眾人都已經目瞪口呆了,就連弟弟張紘,也一時難繃。
    但仔細一想,竟然有著那該死的邏輯自洽,恰好的,好似段塵真的需要在遼東安排些自治國。
    如果說孫策目的是割據江東的話,張昭的提議有著該死的誘惑。
    但孫策的目的是天下!
    那就很難說了。
    “好了,聯合遼東此事融後再議吧,我們當前還是注重孫曹結盟之事。”
    孫策終究還是拒絕了。
    他和曹操還想掙紮一下,哪怕最後還是割據,他也不願意當什麽大遼吳王。
    9000多字,碼不動了!)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