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滿朝文武俱出迎
字數:4801 加入書籤
涼州是朝廷在西北邊疆的重要戰略區域,不隻是涼州是絲綢之路的要衝,是抵禦羌胡侵擾的前線,更重要的是,涼州有整個大漢最的養馬地—武威郡。
武威乃是河西走廊的咽喉,這裏水草豐美,是最優秀的天然牧場。
自武帝時期,河西走廊被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後,在河西走廊設立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並在此大規模發展養馬業,以對抗匈奴。
有漢一朝,在河西走廊設立養馬場數十所之多,巔峰時期所牧戰馬超30萬匹。
這其中的核心區域便是武威郡,著名的“涼州大馬”就是產自這個地方。
涼州大馬是以西域大宛馬與本地馬配種,培育出的耐力更強、速度更快的戰馬,當時人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昔日董卓麾下的西涼鐵騎,之所以能夠打的關東聯軍抬不起頭,就是倚仗著涼州馬場產出的涼州大馬。
劉浪之所以這麽著急的掃平西涼,除了為關中謀求穩定的大後方和充足的戰略空間外,涼州馬場產出的涼州大馬,也讓劉浪垂涎三尺。
涼州本為胡漢雜居之地,隨著朝廷沒落,胡人逐漸興盛,涼州本地的漢人生息更加艱難,那些原來屬於漢朝的馬場,也大多都被胡人占據。
劉浪掃平涼州各郡之後,從胡人手中掠得馬匹超過五十萬之多,剔除出一些用來拉車的駑馬和老弱病殘,優質的戰馬也有二三十萬匹。
這些馬有的脖頸粗壯,適合披掛重甲;有的四肢修長,善長途奔襲。它們全都繼承了涼州大馬一貫的優良血統,嘶鳴聲中帶著塞外的豪邁。
有了充足的馬匹供應,加上朝廷輸送的糧草,劉浪就在西涼大肆招兵買馬。
涼州是邊塞苦寒之地,風沙侵襲土地貧瘠,百姓求生本就艱難,還要與胡人爭奪一線生機,民風愈加彪悍,人人悍不畏死,實在是上上的兵源之地。
隻是以往占據西涼的諸侯,困於糧草不足,難以豢養這麽多的軍隊,是以軍隊總有上限,多則能養七八萬,少則養萬餘人。
可劉浪沒有這個顧忌,而且關中如今也是地廣人稀,急需人手開發關中,自然是多多益善。
劉浪命各郡張貼告示:凡入伍者,家中賜關中良田二十畝以為安家之資,凡軍中家眷,皆可遷入關中,由朝廷統一配發農耕用具!
消息傳開,整個涼州震動。
邊塞苦寒之地,百姓本就以騎射為生,為了一口飽飯與安身立命之所,無數精壯漢子跨上戰馬,腰間別著簡陋的彎刀,湧向漢軍營地。
這些人整日與天地爭命,與胡人廝殺,各個弓馬嫻熟,隻要配齊裝備,稍加訓練,就是一支精銳騎兵。
三日之內,募兵七萬有餘。
不是劉浪養不起更多的軍隊,而是涼州人口本就不多,有些已經被韓遂、成宜等人拉了壯丁,早就已經投降了朝廷,民間也沒有更多的人口了。
為了保證公平,那些跟隨成宜一起投靠朝廷的,劉浪除了每人二十畝良田之外,還另有十畝地的賞賜,這些土地,由劉浪上表天子,全都免去三年稅收,當做朝廷的獎賞。
後來投降反正的韓遂等人的部下士兵,則一律按照新兵待遇,賜良田二十畝,家眷一律遷徙至關中。但沒有免稅三年的優待。
來時朝廷的主力大軍,不過數萬之眾。其中大多還是無馬步兵。
回去的時候,步兵也有馬了。
連受降的同月氏胡等胡人義從軍,除去調撥給關羽留守西涼的六萬大軍,馬步大軍還有十三萬眾。
對外發動掠奪戰爭,果然是壯大自身最快的方法,沒有之一。
隻是掃平了一個窮鄉僻壤的涼州,就讓朝廷一波肥。
要是能拿下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以益州的人口基數,再加上益州這麽多年的庫存,朝廷能拉起多少軍隊?
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
建安六年深秋,關中平原上,十三萬大軍如同赤色洪流滾滾東進。
旌旗蔽日,馬蹄踏碎滿地霜華,七萬新征的涼州鐵騎甲胄鋥亮,胯下的涼州大馬昂首嘶鳴,揚起的鬃毛在風中如黑色火焰翻卷。
劉浪身披玄色錦袍,腰間玉玨隨著戰馬顛簸輕晃,目光遠眺著天際線處隱約可見的長安城樓。
"太師,斥候來報!"親衛隊長策馬靠近,"前方十裏便是灞橋,尚書令劉備劉皇叔已率百官在橋頭相迎!"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悠揚的鍾鼓之聲,整齊的甲胄反光如同金色浪潮,在秋日陽光下熠熠生輝。
劉浪抬手示意全軍放緩行進速度。十多萬鐵騎迅速列成雁行陣,馬蹄聲由急轉緩,卻愈發整齊有力。
當長安東郊的灞橋輪廓清晰可見時,他看到橋頭飄揚的杏黃旗,看到劉備身著玄衣纁裳,手持天子節鉞,身後是身著十二章紋朝服的三公九卿,數百名羽林軍執戟挺立,場麵蔚為壯觀。
"恭迎太師凱旋!"劉備的聲音清朗堅定,帶著獨特的與生俱來的魅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上前兩步,親自為劉浪牽馬,"天子聞太師蕩平西涼、收複漢中,龍顏大悅,特命備率百官在此迎接。"
說著展開一卷明黃色的詔書,"陛下有旨:漢室宗親,太師劉浪,功高蓋世,安定關右,複我漢土。今賜九錫儀仗,增封食邑千戶......"
詔書宣讀聲中,劉浪單膝跪地謝恩。他餘光掃過兩側的百官,看到太尉楊彪鬢角又添了白發,司徒王衝眼神中既有欣慰又有憂慮,而那些新近提拔上來的官員,則毫不掩飾眼中的崇敬。
這些微妙的神色變化,如同無聲的密語,無不向劉浪訴說著朝堂上暗潮湧動的局勢。
"備已在灞上設下慶功宴,"劉備收起詔書,微笑道,"還請太師移步。"劉浪點頭,與他並肩而行。
身後,馬超、張飛等將領帶領大軍有序跟進,涼州鐵騎的鎧甲碰撞聲與長安百姓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驚起無數寒鴉。
灞上新建的臨時行宮中,珍饈美饌擺滿長案,從西域舶來的葡萄酒在酒爵之中泛著血色。
劉浪舉杯向天子所在的方向遙敬,而後一飲而盡。溫潤的酒液滑入喉嚨,他望向窗外——長安的夜色中,有燈火漸次亮起,宛如天上繁星墜落人間。
"伯濤此次平定西涼,收編三十萬戰馬、十萬鐵騎,實乃大漢中興之兆啊。"劉備放下酒杯,目光興奮的望著劉浪。
當初劉浪向他描述的,大漢中興的戰略布局,正在一步一步的實現。
如今才過去數年的時間,朝廷就已經坐擁關中,背靠涼州,擁兵近三十萬眾,綏靖不臣,掃平天下指日可待啊。
"隻是…袁紹與曹操在河北相持,中原戰局膠著,不日即將分出勝負,不知伯濤......"劉備隨即話鋒一轉,點明了當前中原的局勢。
但他心中卻顧慮重重。
畢竟劉浪麾下大軍,要麽是外出征戰一年多的疲憊之師,要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在這個節骨眼上,袁曹要是分出勝負,朝廷是否還有力量,能夠趁此機會分一杯羹?
和曆史上不同,當時北方可沒有能夠威脅到袁曹兩家的勢力存在,所以兩家可以鉚足了勁的死拚,直到最後袁紹接受不了,被自己的小弟接連打敗,以至於抑鬱而死,最終便宜了曹操。
此時朝廷在關中強勢崛起,坐擁二十多萬精兵,又有關中沃野千裏為基業,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要說朝廷對中原沒想法。
嗬嗬!
隨著劉浪平定涼州,大勝而還的消息,傳遍天下,袁曹雙方都知道,他們雙方的戰爭,不論誰勝誰負,這次都沒可能吞並對方了。
所以這次的戰爭,或許是朝廷唯一能夠抓住的機會。
要是過了這個村,北方就會行成三足鼎立的狀態,到時袁曹雙方為免朝廷乘虛而入,恐怕還會聯手對付朝廷。
朝廷若要平定中原,非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不可。
劉浪轉動著手中的酒杯,燭火在他眼中跳躍:“皇叔毋須擔憂,袁紹剛愎自用,曹操師出無名,此二者不足為慮。朝廷握有大義之名,如今又兵強馬壯,隻等大軍修整完畢,便可東出與他二人爭奪天下。”
“好,有伯濤此言,備無憂矣!”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