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杏花節和受洗大典
字數:4683 加入書籤
這一日,臨香城的杏花節如期召開。
天剛蒙蒙亮時,滿城的百姓便已早早起床,洗漱沐浴,換上素雅的新衣守在臨香城的主幹道兩側。
臨香寺法師們組成的遊街隊伍會從臨香寺出發,沿著主幹道遊城一周後,去往臨香城中間的歸寧湖。
三百多人的遊街隊伍浩浩蕩蕩,舉著高燭,扯著經幡,一路唱經而過。
所過之處,道路兩旁的百姓皆是口誦讚詞,下跪磕頭,頂禮膜拜,直到整個遊行隊伍走完之後才肯起身。
隊伍中央有且僅有一個十六人抬舉的,金碧輝煌的寶座蓮台。如此高位,自然隻有臨香寺主持覺遠可以安坐。
楊昭等人站在客棧二樓,遠遠的看著遊街而過的隊伍,心不免沉了下去。
三百金丹。。。
這等陣仗,想要當街刺殺無異於天方夜譚。
而更加令楊昭感到心寒的是,那些頂禮膜拜的百姓。覺遠在此地經營萬年,早已是人心所向,如鐵桶一塊。
殺人易,變心難呐。
想要扭轉臨香城根植上萬年的觀念更是難比登天。
究竟該怎麽辦呢。。。
遊街的隊伍很快便走完了一圈,前往歸寧湖。此時應該是日漸中午,隻是第七浮島的穹頂是無盡灰雲黑霧,見不到日頭,所以這會兒也不過是比早晨那會兒亮了些許。
歸寧湖前的廣場道路兩旁,跪伏著數百對夫妻,手中托舉著幾個月大的嬰兒,等待著遊街隊伍的到來。
覺遠的寶駕落地,雙手合十,高誦佛號,隊伍中的三百餘名法師四散開來,為廣場上的嬰兒進行受洗大典。
受洗大典的過程並不複雜,法師們端著一碗清水,用枝條蘸了少許,抖落在嬰兒的繈褓上,隨後口中念著禱詞,為這些新生兒祈福禱告,祝願孩子們平安成長,病痛遠離。
等這些儀式完成後,便取出一枚細小的丹藥放入嬰兒口中,吟過佛號便算是結束了。
場間數百名嬰兒裏,有五名在灑水受洗時出現金光異象,他們的父母頓時喜極而泣,待法師接過孩子後,對著法師納頭便拜。
佛緣,他們的孩子有佛緣!
這不僅僅是對他們誠心向佛的最高讚賞,孩子被選中送往臨香寺,往往也意味著他們家將會得到更多來自臨香寺一眾法師的照顧,無論是父母親眷還是家族後輩,都是受益無窮。
隻不過,在這些凡夫俗子眼中,自然看不出,所謂的金光異象不過是那些法師們的有意為之。這裏的數百名孩童,究竟誰有佛緣,其實早在孩子出生的時候便已經有了定論。
而這場受洗大典隻不過是為這些定論,蒙上一層神秘的麵紗罷了。
但從好的一麵想,對於在場的數百對夫妻而言,他們是幸福的。因為在他們眼中,佛緣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家孩子有最好,沒有也不會抱怨什麽。對那些有佛緣的家庭,其他人更多的是羨慕和祝福,畢竟說到底,這些人連什麽是佛緣都不清楚,又何來怨懟之心呢?
即使是嫉妒對方,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再生一個孩子,看看下一個有沒有這樣的機緣。
楊昭藏在人群中,靜靜的看著廣場上進行的受洗儀式,沒有說話,也沒有想要拆穿這場騙局的念頭,甚至還有一絲讚同和敬佩的情緒。
這是騙局嗎?
不,不是的。
類比到楊昭兒時的修仙曆程,茫茫天地,誰有資質修仙,不也是看誰在出生時受到天道眷顧麽?
縱使有某些家族有能力為孩子逆天改命,但總歸是少數。於絕大多數而言,新生兒是否具備有修仙的資質,恐怕就是一生之中最為公平的一件事了,最殘酷的公平。
臨香寺願意為此做出如此大陣仗的鋪墊,多少還是上了點心的。
起碼比以前的仙盟中,那固執的門戶之見還是要強上一些的。因為這些門戶之見,多少有天資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踏入仙門。。。
倘若不是這些法師做了以生靈為爐鼎的喪心病狂之事,或許楊昭也不會想要根除他們。
“嗬,想拜入佛宗啦?”
芮涵的聲音非常不合時宜的在楊昭的腦海中響起。
“你在說笑嗎?”
楊昭沒好氣的回著,對於這個隨時能在自己腦海中說話的女人,他是一點脾氣都沒有。
“欸?不想麽?我看你那虔誠的表情,似乎有些想法呢!反正佛宗又不禁娶妻生子,不影響你和小蘭嵐卿卿我我。”
“如果隻是說這些無聊的話,還是趁早閉嘴吧。”
芮涵卻不理會楊昭的冷漠,
“有時候吧,我覺得佛宗比起你這樣的外道,更加貼近玄門正宗。”
“這倒是沒想到,這種話居然會從你這個道門正統口中說出來。”
“這有什麽的,倘若本源思哲相同,產生共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倒是你這外道,要不要聽本座給你說說道經講講佛法?”
“還是免了吧,我跟你聊不來。”
“嘖嘖嘖,楊昭啊,你可知能夠聆聽一位飛升者傳道解惑,是多麽大的福緣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芮涵的話確實令楊昭產生了一絲動搖,飛升者的指點可謂極其難得,受到點撥就此頓悟也不是不可能。
猶豫再三,楊昭還是拒絕了,
“算了,你我道不同。”
歸寧湖畔的受洗大典結束,接下來是尊者的法會,這也是覺遠一年一次的開壇講經,機會難得,一眾信徒紛紛跪坐聽講。
對此,楊昭等人並無興趣,現場也沒什麽刺殺的機會,倒不如早點離開另謀他法。
臨香城中絕大多數店鋪此時都是關門閉戶的樣子,百姓們都去聽覺遠講佛法了。歸寧湖前的廣場不算大,但最多也隻能容納數千人,更多的百姓隻能圍繞歸寧湖一周,來參與這場法會。
好在覺遠是金丹境,莫說是聲音傳遍歸寧湖,傳遍整個臨香城都不是什麽難事。
不過,很多事情,需要有儀式感,方能顯現出它的神聖性。
無處可去的楊昭一行人也隻得回到客棧中休息。
觀摩完整場大典後,對於佛宗這種廣納門徒的法子,楊昭還是比較認可的。
也多少猜測到以前仙盟滅佛的一點點根本性原因。
從前的仙盟,在道門正統的管理下,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如在雲端一般遙不可及。
對世人來說,它可以是神話,可以是傳說,卻唯獨不是生活。若是有心向道,更是需要探訪深山,尋那一份虛無縹緲的機緣。
若是沒尋到,迷失山林淪為野獸腹中餐也在所難免。即便是運氣好尋到了,能否拜入仙門還得看是否有相應的資質。
相比之下,佛宗可就太親民了。
紮根紅塵,無需世人尋匿,它親自來找你,施些小手段展露些許祥瑞之兆,便可以緣分一詞,將人吸納進來。
這樣的傳播機製太過恐怖了。
道門正統,放不下身段,自然無法與佛宗爭搶人員儲備。
若非滅佛一戰,恐怕遲早被日漸壯大的佛宗蠶食殆盡。
然而,當年發動滅佛的仙尊又何曾想到過,此後的仙盟,道門正統還是日漸式微,被楊昭一類樣的外道占據,徒留芮涵這位正統獨苗?
楊昭捫心自問,即便是後世被外道占據主流的仙盟,其本質上依舊不如佛宗。
門戶之見仍舊是擋住仙盟發展的最大障礙。
人心所向,這四個字大體上可以歸納佛宗的傳播模式了。
同樣這是人心所向,讓楊昭想要推翻臨香寺,變得難以下手。
喜歡閉關十萬年,卻變天了?請大家收藏:()閉關十萬年,卻變天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