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沉痛過往
字數:3786 加入書籤
“既然公主如此信不過在下,那咱們便來個對賭如何?
楊威見眼前這水族公主如此刁蠻,一心要置他於死地,不禁目光一轉,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緩緩說道
“你想賭什麽?
阮阮公主聽聞此言笑意更甚
她心裏清楚,若是這人族丹師當真治不好靈兒,大概率也不過是賠禮道歉了事,萬建德絕不會冒著挑起兩族矛盾的風險將其斬殺
然而一旦與他達成對賭協議,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正所謂願賭服輸,在玄州之地,信用可是極為重要的
要是楊威真能治好靈兒,她無非就是蒙受些損失;可要是他治不好,那自己就能當場報仇雪恨,甚至能讓他以頭顱來祭天
在阮阮公主那精致絕美的外表之下,此刻正湧動著諸多心思
若是旁人得知,恐怕都會驚得下巴掉落,實在難以想象,如此貌美的女子,竟會有這般狠毒的想法。
“嗬嗬,那在下便不客氣了”
“若是能夠治好這小魚人,公主便將你頭上的那件法寶送給在下吧”
楊威望向阮阮公主金色發絲上那串寶石項鏈,隻覺它精美絕倫,當下便指名索要
倒並非楊威獨具慧眼,能識得寶物,實則是他察覺到六神珠傳來一陣異動
仔細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有極為難得的寶物現世,這才觸發了六神珠的探寶功能
而楊威稍作探尋,便知曉了這是件怎樣的好寶物
“什麽?你要我的通天寶鏈!
阮阮公主著實沒有想到,這家夥居然一眼就相中了她身上的這件寶貝
這條通天寶鏈來曆非凡,乃是母後在她十六歲生日時贈予的成人禮物
在燕國,十六歲便意味著成年,也正因如此,自那之後阮阮公主便不斷遭受騷擾
畢竟,誰不想與如此美麗動人、高貴可愛的人魚公主一同在水中嬉戲呢?
而這通天寶鏈具備強大的防護功效,甚至水王能夠借助這件寶物感知到阮阮公主的位置以及她當下所處的環境,以此保障她的安全
所以這件寶物對於阮阮公主而言,意義重大,這使得她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公主若是不敢,那便算了,在下也不強求”
楊威見她麵露為難之色輕聲笑道
這話聽似隨意平常,實則帶著濃濃的挑釁之意
“好,賭就賭,誰怕誰!
阮阮公主果然被激怒,小臉脹得通紅,咬著牙便答應了下來
實際上,楊威本意並非要激她,這寶物雖好,他也無意因此與水族產生衝突
此時此刻,他一心隻想救人,作為一名醫者,他自始至終都懷揣著救苦救難之心。
…………
遙想當年六世之時,他還有個綽號叫“丹俠”
何為俠?那便是除強扶弱、救苦救難,幫他人拔除病痛,始終懷有慈悲之心
楊威不僅為修士治病,也為凡人診療,甚至很多時候,遇到沒錢的人,他也不會收取費用
他記憶最為深刻的一次,是與醫館之中老醫師的對話,那也是他在醫術方麵一個師父
老醫師常教導他:“要懷著一顆平常心,畢竟天下人是救不完的,生老病死乃是每個人的宿命,一切都應順其自然”
老醫師這樣說,並非他狠心冷漠,而是現實確實如此,世間病痛之人實在太多,根本醫治不完
倘若每個人都需要楊威去救助,那他必將一直深陷極度忙碌與貧困之中
當時的楊威便想到一句話:“天底下隻有一種病,那便是窮病,沒有錢財,談何治病?又如何承擔得起巨額的醫療費用?莫說是凡人,即便是一般的修士,若患上重病,基本上也難逃死路
在這個世界一場普通的流行感冒,或許就能奪走不少人的生命
而當時楊威的回應是“醫者仁心”,他覺得自己能救一個是一個
那些被救之人以及他們親屬眼中流露出的炙熱感激之情,每每都讓楊威難以忘懷,勾起他心中最為沉痛的回憶
他會憶起最前世之時,在那風雨交加的夜晚,自己撐著傘,母親背著他去看病的情景
他會想起每次生日時,並不富裕的家中,總也會有他的一個蛋糕
他無法忘記,在手術室外,父親滿臉茫然地與他對視
母親因腦溢血被送進急診室,需要進行開顱手術,醫生遞上簽字書時,父子二人滿心的迷茫
醫生告知他們,即便手術成功,母親也極有可能癱瘓,而這手術費用,數十萬打底並且後續很可能是個無底洞
他咬著牙說“救”,親戚們卻勸他冷靜,以他們家的條件,根本負擔不起,他們家中除了自己弟弟妹妹也還要上學,
記得那是父親唯一一次征求他的意見,在巨大的經濟壓力麵前,父子二人最終還是選擇將母親接回了家
當醫生詢問父子二人是否將母親器官捐贈之時,楊威心中已是知道無力回天,心中帶著的也無非是祈求神佛的虛無
在母親離世後的無數個夜晚,他總會夢到母親還在身邊,可醒來後,便又瞬間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覺得自己就是個連母親都救不了的懦夫
自那以後,他的家庭支離破碎,父親變得沉默寡言,對他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對他嚴格管教
楊威卻自覺砸了那台陪伴他多年的小霸王遊戲機,發誓以後要做個每月能賺十多萬的人,絕不讓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於是,他拚命學習,成績從原本的中下遊逐步提升,在最後一次月考時一舉衝入年級前列,最終更是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
有著這樣經曆的他,又怎能忍心看著別人的母親、別人的孩子,因為沒錢治病而放棄治療呢?
他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也不去考慮這種救助能堅持多久
他並非漠視生命的神仙,自己已然一身潮濕所以想為別人撐起一把傘
天下如此之大,他雖無法救助所有人,但這絕不是醫者麻木不仁的借口
即便到了後來,他也從未忘卻初心為民而醫,否則當年那場追悼大會,也不會引得千萬人不遠萬裏,紛紛前往青雲宗為其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