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大東電報局提出吸血條件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古堡客廳內
環宇通訊總裁西蒙.霍華德、啟明投資總裁鄭嘉豪、環球金融總裁鄧偉倫三人,此時正在愉快交流。
就在這時,張啟明和曹思琪走進客廳。
三人見到大老板到來,立馬起身迎接。
“張生!”
“張生!”
“boss!”
“我們坐下聊!”張啟明點了點頭,笑臉回應。
隨即走到沙發空位坐下後,看向三人說道:
“這一個多月和大東電報局談判,你們三人都辛苦了!”
鄭嘉豪滿臉笑容道:“張生,能夠參與大東電報局這樣的世界500強收購,是我們一生都難得碰到的機會。
我們可不辛苦,而是每天都很振奮。”
“鄭總裁說的沒錯,這還得多謝張生給我們參與的機會。”鄧偉倫附和道。
西蒙.霍華德激動道:“我一想到環宇通信能夠將之前的母公司大東電報局並購,我是恨不得天天24小時和他們談判。”
“哈哈哈……”三人的積極性,讓張啟明很是高興,笑道:
“看來大家都很渴望,盡快將大通電報局收購到手。
我剛才聽曹秘書說,大東電報局的收購,已經達成共識。
你們說說具體什麽情況?”
三人相互之間看了彼此一眼,西蒙.霍華德開口匯報道:
“boss,我們確實已經和大通電報局達成收購共識。
大東電報局總負債達到62.3億英鎊,比退市之前增加了近10億英鎊負債。
現在大東電報局願意以80億英鎊報的估值出售。
隻是,對方提出兩個條件,需要您的點頭才行!”
張啟明這段時間雖然在到處收購公共業務。
但是對大東電報局的談判進度,確是一刻也沒有放鬆,每天都會接到談判進度。
80億英鎊的估值,在他的接受範圍內。
“不知道大東電報局提出了什麽條件?”張啟明問道。
西蒙.霍華德匯報道:
“大東電報局提出的兩個條件,一個是希望我們在收購之後,仍然由原來的管理層管理大東電報局。
第2個條件是,5年內必須讓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市。”
張啟明聽到這兩個條件大皺眉頭,說道:“5年內,讓大東電報局重新在倫敦交易所上市,這個時間太短,最少10年。
至於第一個條件,我們不可能同意。
大東電報局在這幫管理層管理下,現在是個什麽樣?
還讓他們繼續管理,豈不是坑我自己。”
西蒙.霍華德聽到張啟明不同意,讓大東電報局管理層繼續管理,心中大喜。
大東電報局提出這個條件,西蒙.霍華德才是最反對的那一個。
在他看來,要是讓他們繼續管理公司,豈不是跟他搶權。
“張生,說的是!”鄧偉倫認同道:“這一個月的談判,我們對大東電報局的情況很了解。
在我看來,大東電報局在電信領域的優勢和底蘊,在全球絕對能排進前五。
可他們拿著一張王牌卻打得稀爛,搞得負債累累。
這幫管理層難辭其咎。”
環球金融作為專注於服務電信公司的資本,這一年多和全球數10家電信公司都有合作。
鄧偉倫作為環球金融總裁,耳濡目染之下對於電信行業,也算是半個專家。
在他看來大東電報局那幫管理層,純粹就是在浪費資源。
張啟明點了點頭,國有企業不分國家,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個樣。
反正公司是自己的資源,浪不浪費根本不在意。
“我們收購大東電報局之後,必須要對公司進行大清洗,特別是中高管理層。
我最看重的是大東電報局,在80多個國家的電纜鋪設隊伍。
還有他們這些市場的入場券。
我有銳科手機這個王牌在,隻要移動通信塔大量的鋪設,賺錢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嗎?
這些管理層在我看來,相比那些底層的鋪設電纜一線員工,才是真正的包袱。”
西蒙.霍華德讚同道:“boss,您說的對,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擁有豐富經驗的一線員工。
大東電報局卻擁有一支不下5萬人的經驗豐富的隊伍。
這支隊伍在海底電纜和全球通信塔的搭建上,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正是我們環宇通訊最缺的人才。”
鄭嘉豪說道:“張生,大東電報局研發中心,在電纜技術的研發上也有深厚的技術底蘊。
我認為收購之後,最好讓啟明科技吸收消化。
高錕教授在光纖光纜研發上,可是還缺不少人才。
大東電報局也有光纖線纜方麵的研發,我們要是吸收消化,說不定能研發出更先進的光纖線纜。”
“先別急著高興暢享收購之後怎麽樣?”張啟明笑道:“我可沒有同意大東電報局兩個條件,所以你們還要再去談。
現在已經5月20號,我希望在5月底之前能夠在合同上簽字。”
“張生,請放心,我們立馬去,月底之前一定給您滿意的結果!”鄭嘉豪保證道。
西蒙.霍華德、鄧偉倫兩人也是附和點頭保證。
張啟明滿意的點了點頭。
三人知道時間緊迫,紛紛起身向張啟明告別。
張啟明並沒有將所有希望,指望在三人身上。
大東電報局提出的兩個條件,在倫敦上市,張啟明猜測可能是出自英倫政府的授意。
至於提出“管理層繼續管理大東電報局”這個條件的人,張啟明不用猜,也知道是大東電報局現有既得利益者所提。
這幫人已經在英倫政府身上,吸血吸習慣了,還想轉移到他身上,繼續吸血。
張啟明怎麽可能會同意。
可這個條件想廢除,也沒那麽容易。
企業高層集體反對,導致收購失敗的案例在全球可不少。
在鄭嘉豪三人離開之後,張啟明拿起電話,打通了老丈人霍華德公爵電話。
霍華德公爵了解張啟明的訴求後,向他作出保證,英倫政府會出麵解決問題。
聽到這個保證,張啟明覺得這段時間在英倫大撒錢,還是有點用處。
眼看大東電報局收購,已經勝券在握,張啟明不由得將目光看向北美。
根服務器的申請,同樣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可通過高錕的反饋,張啟明知道事情的進展,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麽順利。
高錕反饋,因香江特殊性,很可能要經曆一次聽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