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互聯網泡沫雛形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一款剛上市瀏覽器引發全球資本瘋搶,估值超2100萬美元,23歲香江創始人梁文風身家過千萬美元。】
    【互聯網獲風投資本瘋搶,23歲天水圍窮苦大學生,一舉實現財富自由,身價過千萬美元。】
    【互聯網引發資本狂歡,互聯網成新的投資風格。
    東方小夥實現財富夢。】
    【香江打造全球互聯網投資熱潮基地,誠邀全球有誌互聯網的人才,前來投資創業。】
    “這個網景瀏覽器創始人梁文風,我認識,去年才從啟明科技大學畢業。
    這學校要是沒有被世界首富張啟明收購,現在就是一技術學校。
    梁文風搞不好,現在跟我一樣也在工廠打螺絲。
    這家夥真幸運,遇到了張啟明。
    如果說梁文風牛逼。
    那讓梁文風變得牛逼的,張啟明就是神。”
    “張啟明早就是無數香江人心中的財神!”
    “那些報紙真不靠譜,梁文風出身天水圍,居然說他是出身窮苦人家。”
    “就是,誰不知道現在天水圍的本地居民富得流油。”
    “可不是嘛,聽說天水圍本地居民都是一群包租公。”
    “這梁文風家裏就是一土豪,聽說光房子就分了一棟。”
    “我決定了,一定要學習互聯網,我也要互聯網創業。”
    “我們一起,現在就去網吧好好學習,上次被你爆頭,必須讓你知道我的厲害。”
    “我頭都沒有,我的東瀛老師等我學習呢!”
    隨著發布會的結束,網景瀏覽器和梁文風的大名,不僅在互聯網上高高掛在頭條。
    進入互聯網世界的文明都能第一時間看到,網景瀏覽器融資盛況。
    線下傳統媒體方麵,在張啟明有意引導下,也在大肆宣傳。
    這讓網景瀏覽器和梁文風在全球知名度大增。
    這些媒體宣傳當中,重點宣傳的就是互聯網快速創造的財富神話。
    實際上,網景公司幾個創始團隊,在融資之前,總計持有的股份也隻有10。
    90的股份,都在張啟明成立的殼子公司掌控之中。
    為了凸顯梁文風地位,張啟明將股份給予梁文風幾人代持。
    並且承諾這贈予的10股份,在公司上市之前不會被稀釋。
    現在融資完成以後,梁文風個人還持有51股份。
    張啟明和比爾幾個投資人持有20。
    其餘幾個創始人,持有剩餘股份。
    以這個估值計算,梁文風持有的51的股份,就價值1000多萬美元。
    其餘幾人,明麵上也分別持有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
    經過媒體的宣傳報道之後,互聯網公司批量製造富豪的神話,讓更多有意創業的人,紛紛進入互聯網創業。
    張啟明的“標杆計劃”,走到這一步,已經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接下來如果成功上市,實現財富套現。
    互聯網創業投資熱潮,才會真正走上巔峰。
    這一次的全球性報道,也是一個活廣告。
    網景瀏覽器用戶數量,每天都在瘋狂激增。
    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微軟係統陣營。
    比爾返回微軟後,也算是信守承諾。
    開始全力推廣網景瀏覽器。
    不過,比爾沒有選擇進行深度綁定。
    因為深度綁定相當於定製化。
    那就要給網景瀏覽器交錢。
    比爾可沒有這麽大方。
    不僅如此,私底下一直沒有停止對瀏覽器的研發。
    隻是因為明麵上不能研發瀏覽器的合同約束。
    所以將瀏覽器研發部門單獨剝離,悄悄成立了一家軟件公司,全力開發瀏覽器。
    時間進入4月中旬以後,網景瀏覽器用戶數量突破1,000萬,明麵上已經快趕上啟明瀏覽器。
    為了給網景瀏覽器造勢,張啟明拿出了後世國內度娘臭名昭著的“競價排名”廣告收費模式。
    後世,90年代中,後期互聯網開始興起之後。
    還沒有經曆互聯網泡沫之前,互聯網廣告收費可是相當高。
    平均下來,一位用戶每年可以為互聯網公司帶來30美元左右的廣告營收。
    網景瀏覽器不如門戶網站、搜索這些有價值。
    但是現在全球都沒幾家成熟互聯網公司,反而明麵上讓網景占據先鋒。
    競價排名,張啟明可不隻是在網景身上用,控製的其他幾家親兒子,也同樣在用。
    張啟明利用網景這個流量入口,從全球科技、金融、消費品三大行業選定了一些商家,進行流量導入重點打造標杆。
    這個效果直接立竿見影,凡是承接的商家,銷量都呈現大幅度增長。
    其中戴爾組裝電腦,因為價格便宜,成為主動產品。
    從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一個月時間中,銷量增長了30。
    網景也趁機公布公告,宣稱瀏覽器發布一個多月以來,通過廣告營收和企業定製化服務營收,實現1200萬美元營收。
    張啟明當即安排媒體,大肆宣傳。
    互聯網可以盈利的消息,立馬引起極大轟動。
    互聯網不同於傳統行業,沒有龐大的工廠拖累。
    也不需要大量的門店和大量的工人。
    隻需要幾個人,租一個門麵,買一些電腦就可以正常創業。
    發展壯大之後,也同樣沒有那些拖累。
    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數據。
    以往沒有找到盈利的路徑,不少人還在猶豫。
    現在第1個盈利模式已經出現,就是通過廣告實現盈利。
    有了第1個,就會有第2個。
    這讓大量的創業者們和資本圈,看到了互聯網企業變現的能力。
    而且發展速度遠超其他行業,也更容易全球化。
    在網景實現盈利後,估值直接翻了幾番。
    有個別基金的資本,甚至開出了過億的估值。
    互聯網泡沫開始瘋狂發酵。
    網景都能實現1,200萬美元的營收。
    藏在水下的繁星網、360、飛信等,擁有更多的用戶,在廣告營收上更是遠超網景。
    不過這一消息,都被張啟明有意隱瞞。
    將所有的名譽都給了網景公司。
    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網速的要求越來越高。
    同樣刺激著通信行業、計算機行業的快速發展。
    張啟明旗下啟明科技,作為這兩個行業的佼佼者,在悄無聲息之間成了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