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消化資料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半導體實驗室裏。
張如晶拿著被張啟明抹去nec標簽的 1微米工藝資料,有些激動的說道:
“張生,看了您這份資料,我發現我們在蝕刻液配比上不少漏洞。
我們改一下,良品率問題一定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至少能能從原來的65提到85!”
還有這晶圓清洗流程,比我們快10分鍾,能有效提高產能!”
張啟明看著激動不已的張如晶,潑冷水道:
“先別高興的太早,這隻是我的理論數據,還需要經過驗證才知道能不能行。”
張如晶自信道:“張生,我們對您的理論數據絕對相信,給我們三個月時間,一定能提高,我們在一微米製程工藝上的良品率和產能。”
張如晶如此有信心的原因,是和張啟明合作這幾年,張啟明時不時會給他們一些理論數據,每一次驗證之後,誤差極小。
這也是起名半導體成立時間短,但成長速度飛快的原因。
有了太多次經曆,張如晶早就對張啟明心服口服。
他相信這次的理論數據也不會例外。
張啟明微笑道:“張工,三個月,這可是你說的,我們幻方電腦的最新款,可一直在等著一微米處理器下鍋!”
啟明半導體最先進芯片,都是首先運用在幻方電腦身上。
第4代的幻方電腦和筆記本,早就已經設計出來。
隻是一微米的製成工藝不成熟,良品率太低。
以至於始終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產。
幻方係列走的高端路線。
現在有不少忠實用戶,每次出新款,這些用戶都會提前預付款購買。
到現在為止,這第4代的電腦和筆記本,總計銷售出10萬台,每台售價高達5000美元。
但出貨隻出了5萬台,還欠著一半用戶。
張如晶滿臉笑容的保證道:“張生,請放心,為了您提供的資料,三個月內,我們一定將良品率提升上來,開始大規模量產。”
“那好吧!”張啟明微笑道:“我看你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實驗數據,我就不打擾你了,還有其他事情要忙。
有不懂的,再來問我就行。”
張啟明說完,也不等張如晶回應,起身直接向實驗室外走去。
張如晶也沒有去送的意思,雙手捧著資料,像捧寶貝一樣,興高采烈召集人手,開始按照資料數據召開驗證。
………
張啟明離開九龍半導體科技園後,坐車徑直前往啟明科技小鎮,準備前往啟明精密設備研發中心。
啟明精密設備研發中心就在啟明科技大學旁。
整個研發中心擁有7000多人,3000多名技術人才,其他都是學徒。
這些技術人才,是張啟明花費巨大代價從全球挖來。
米國、東瀛、歐洲各國、國內人都有。
其中一半左右是雷霆安保從東德和毛熊其它地區買來的技術人員。
八級技術工程就有五人。
這些人中大部分年齡都已經很大,頗有點養老院的意思。
毛熊別看他現在經濟落後,但科學人才那是真的多。
這幾年張啟明對毛熊人才的挖掘,一直就沒有停過。
這些人才不僅在精密設備中心這邊,在其他部門也有很多。
現在精密設備事業部負責人是漢斯,是雷霆安保最早從東德挖來的第一位8級技術工人。
也是研發啟明光刻機總負責人。
張啟明的車在事業部外停下後,拿起一份資料走進光刻機實驗室。
找到正在指導學生工作的漢斯,將得到的尼康光刻機資料遞給他。
“boss,這是什麽資料?”漢斯接過資料好奇道。
張啟明微笑道:
“上次你不是跟我說,在沉浸式光刻研發方麵遇到難題,對準技術方麵始終存在缺陷嗎?
這是我對光刻機資料的改進建議,你拿去看看,驗證一下能不能用。”
漢斯聞言,立馬打開資料查看起來。
一邊查看一邊思考,過了有10分鍾左右,才有些激動的說道:
“boss,按照您設計的數據來看,對準技術做了很大改善,如果數據驗證成功,我們有極大的可能性設計出0.8微米沉浸式光刻雛形。
之少比現在的設備分辨率能提高30。
您之前提出的‘光刻技術從幹式向沉浸式轉型’的方向,將得到驗證!
不過,這些都還隻是理論數據,我們需要進行驗證才行。”
張啟明點了點頭,鄭重道:“有幫助就行,現在全球光刻機的研發上都在向納米級進發,我們不能落後於人。
沉浸式光刻機目前隻有我們在進行。
隻要我們能夠研發成功,我們必定能夠載入全球史冊。
我也可以向你承諾,研發成功的那一年,啟明科技獎也將屬於你。”
“boss,我們一定能夠成功。”漢斯激動道。
到他這個年紀,錢不缺,更看重的是名譽。
啟明科技獎已經舉辦了四年。
隨著張啟明的名氣越來越大,加上巨額的獎金。
現在啟明科技獎,已經是全球最知名的科技獎之一。
論權威性不比圖靈獎差。
啟明科技獎分團體獎和個人獎。
每一屆推出三名獎項。
可是這個獎也不是那麽好拿的。
必須要在某一領域有著突破性的貢獻才行。
目前啟明科技員工中,得到這個個人獎項的也就3人。
為了公平性,也為了吸引人才,一些名額也頒給了全球其他人才。
“我相信漢斯師傅!”張啟明微笑道:“等光刻機落地那一天,我親自給你頒獎項。”
光刻機越到後世越難。
特別是進入納米時代以後,光刻機的製造難度幾何倍上升。
真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設備,甚至不是一個國家能完成的設備。
為了能夠完整打造出光刻機,張啟明在全球收購了許多相關零部件公司。
光刻機零部件的製造商,許多都不是什麽大公司,反而是小而精的小企業。
這些企業訂單不大,活得滋潤。
張啟明收購溢價夠高,倒是讓他湊齊了核心零部件公司。
這些年,一麵通過這些收購的小公司進行零部件研發,以便通過總部不斷的暗自吸收。
現在處於全球化的初期,封鎖還沒有那麽嚴。
但張啟明知道,以後會是逆全球化趨勢。
早一點吸收到自己身上,以後就算麵對封鎖也能夠自行研發生產。
這些公司放在其他國家,始終是一個定時炸彈。
加上這個時代光刻機製造難度雖大,但還沒有到後世那麽誇張。
才讓張啟明有機可乘。
這個時期光刻機霸主東瀛的尼康和佳能。
<剛成立5年,還在給飛利浦代工,根本排不上號。
所以這次愛蟲病毒獲取光刻機技術時,主要目標就是在東瀛。
將資料交給漢斯後,張啟明就沒有在這裏多待。
離開半導體實驗室,張啟明來到啟明醫療器械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