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林辰的封賞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A+A-


    養心殿!
    魏征看著手裏的宣紙,嘴唇微微顫抖,“陛…陛下…臣覺得這首憫農當和春江花月夜一起納入抵報,昭告天下!”
    蕭瑀也跟著點頭,“一首憫農,把天下農人的辛苦寫的淋漓盡致,這小子不去專研文學,浪費了!
    陛下,最近臣那犬子銳兒一直都在林府,每晚回去後都累的精疲力盡的,連晨昏定省都忘了!
    昨夜老臣特意等他,問了一下才知道,林辰把那酒坊事宜全部交給了銳兒,你說銳兒一個駙馬都尉卻幫著那小子去掌管一個釀酒作坊,這叫什麽事?
    可這小子居然還樂在其中,還和老臣爭辯,說什麽李震秦懷玉長孫衝房遺愛等人都在,大家都不再像以前那樣混不吝了,都在忙著兢兢業業的做事!
    陛下,你說這是不是荒唐?一幫子小子,都是身上有著官職的,卻圍著林辰做著商賈這麽不著調的事情!是不是該管管了?”
    蕭瑀,時年剛過花甲,前隋蕭皇後親弟,時任尚書左仆射,大唐宰相!做事剛正不阿,行事也是光明磊落,隻是心胸偏狹,不能容人!
    李世民看了一眼蕭瑀,轉頭看向房玄齡,問道:“玄齡,你怎麽看?”
    房玄齡抱了抱拳,“時文蕭瑀的字)此言有失偏頗,士農工商,都是大唐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更何況時文兄應該知道,現如今那精鹽和石炭可是給國庫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魏征也跟著說道,“老夫也算是閱人無數,這林小子卻每每都會給老夫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左相,林小子有一句話說的不錯,與時俱進才能促進社會進步,才能使得大唐發展!
    老夫也算是深得儒家思想的熏陶,對於商賈之道以前也和左相一樣嗤之以鼻!可這短短一個月,對於長安城的變化老夫看在眼裏,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精鹽和石炭帶動起來的!
    如今你去看看長安城的各大客棧酒肆,多少周邊商賈前來,為了什麽?隻是為了能看看在這精鹽和石炭裏分一杯羹!這些商賈到到來帶動了長安城的經濟,未來也變相的把長安城的文化傳播了出去!
    如今林辰那烈酒不知左相嚐過沒有,老夫嚐過,好不好喝咱不論,就那烈性程度,天下獨一份!最近聽說左相家大郎,蕭銳駙馬在酒坊那邊經營,
    左相,你回頭讓蕭駙馬帶一點回去嚐嚐,嚐過之後再來探討,這新酒將會有怎樣的市場,將會帶動長安城多少的經濟?
    再說到那豚,眾所周知,豚乃賤肉,富人不屑吃,窮人吃不起!為什麽?因為以前的豚肉味道是一言難盡!這也導致了沒人願意飼養,所以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可再看看如今經過林辰改良過的那味道,老夫可以負責任的說,比那羊肉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豚飼養容易,泔水野草野菜都能使其存活,而且生長極快,一年就可生長兩百多斤!
    蕭相,你是宰相,你應該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大唐百姓的吃肉難問題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全民身體素質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為生民立命,這才是真正的為生民立命呐!
    再說說為往聖繼絕學,林辰那一首《春江花月夜》想必在座各位都曾拜讀過!虞世南虞師願用全部家財和陛下換這一幅原稿!
    虞世南何許人諸位都知道,能得他的認可何其之難想必諸位也清楚!你們說,這林辰是不是把為往聖繼絕學做到了具象化?”
    看了一圈眾人,魏征咧嘴笑了笑,“老夫碎嘴了,大家都能懂得道理,老夫卻在這囉囉嗦嗦的!”
    正了正神情,魏征站起身對著李世民抱拳說道:“陛下,臣以為該為林辰請功封賞了!林辰所做出的功勞,臣覺得比在座的各位要大的太多太多了!
    創業難,守業更比創業難!而林辰不光是做到了守業,更是開創,為大唐百姓謀了太多的福祉,光是精鹽一項的功勞,封侯拜相都不為過!”
    養心殿裏,除了粗重的呼吸聲,落針可聞!眾人全部錯愕的看向魏征!
    而魏征說完,則是老神在在的對李世民抱了抱拳,跪坐在榻幾旁,低頭凝視著榻幾上,仿佛殿裏的一切與他無關!
    一刻鍾後,李世民抬頭掃了一眼店內眾人,輕輕咳了一聲,然後盯著房玄齡問道:“玄齡,你的意思呢?”
    房玄齡站起身,抬頭看了一眼李世民微翹的嘴角,抱拳回道:“回陛下,臣……附議!”
    李世民轉而看向長孫無忌,“輔機,你呢?”
    長孫無忌也跟著站起身,眼神中帶著糾結看了一眼蕭瑀,然後對著李世民抱拳:“陛下,臣以為……”對上李世民冰冷的眼神,長孫無忌莫名的感到一絲恐懼,咬了咬牙,“臣附議!”
    李世民轉頭看向跪坐在最前麵的蕭瑀,“蕭相?”
    蕭瑀雖說心胸偏狹,但畢竟活了一甲子年紀,審時度勢的功力還是不差的!看了一圈殿內眾人,微不可查的歎了一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林辰對大唐的貢獻,諸位是有目共睹的,老臣府裏現在也吃上了精鹽,用起了碳爐!精鹽的純度和質量,老臣生平僅見,碳爐的方便程度也是得到了普遍認可!可…”
    抬頭看了一眼盯著自己的李世民,蕭瑀皺了皺眉頭,“陛下,雖說可能會得罪人,但老臣確實是肺腑之言,林辰太年輕了,若是封賞過高,若是以後再為大唐立功,該如何?
    在座諸位都是為大唐開國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都是從生死邊緣走過來的,雖說那林辰獻鹽獻炭的功勞甚大,但相比於諸位,老臣覺得還是少有遜色的!”
    李世民看了一眼麵前低著頭抱拳的蕭瑀,不置可否的轉頭看向河間王李孝恭,“孝恭,如今精鹽的產量如何?”
    李孝恭跪坐在那裏,並未起身,隻是伸手抱了抱拳,“回陛下,每天都略有不同,昨天整個作坊全部產出六萬餘斤!”
    李世民伸手敲了敲麵前的禦桌,“盈利幾何?”
    李孝恭聞言微微一愣,看了一圈殿內眾人,回道:“淨利三百餘!”
    李世民沉思片刻,似乎是在算賬,片刻後抬起頭,“也就是說就按照目前產量,每年淨利就可達十萬餘貫?”
    李孝恭笑道,“陛下,賬不能這麽算!前天產量五萬斤,昨天超六萬,今天預計八萬五左右!每天都在增加!
    若是按林小子的建議,本王預計半月後,每天二十萬斤應該不是問題!而且這還是長安一處!
    本王算過,咱大唐目前每日鹽消耗大約百萬斤,這些還不包括醃製用鹽,百姓儲存,扣除自產私鹽,官鹽至少每日要產出八十萬斤左右!
    所以說缺口很大,前幾日本王已經派人前去楚州鹽城,準備改良那邊的鹽業生產,爭取每年全國官鹽必須要過六十萬斤!這樣才能讓鹽價穩定,保證百姓用度!”
    李世民看向李孝恭的眼裏精光一閃,“孝恭的意思就是光鹽業一項,每年就能給國庫增加百萬貫有餘?
    如今朝廷每年國庫財政收入也就千萬貫,你的意思就精鹽一項就占據了十之一成?”
    李孝恭點點頭:“這是保守估計!目前大唐人口三千多萬,這隻是在籍人口,諸位都知道還有一些隱形人口,譬如短報少報的家奴,前些年進山躲避打仗的黑戶,等等…加上這些人,精鹽消耗還要更大!
    總的來說,鹽業的道路任重道遠!而促成這一產業被朝廷統一的就是林辰!所以請求陛下在給林辰封賞時應該酌情考慮!”
    蕭瑀麻了,這彎轉了半天,就是為了一件事,林辰的封賞!
    喜歡初唐瓜慫請大家收藏:()初唐瓜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