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長安的風吹到揚州了

字數:6237   加入書籤

A+A-


    十裏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在大唐時期,揚州屬於淮南道。
    得益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大運河的開通,揚州成為連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此外,揚州還是官方漕船、民間商船和客船等各路貨運的中軸點,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商人前來交易。
    因此,李恪才會選揚州作為第三個設立萬寶閣的城市。
    東關街。
    這條街始建於南朝梁代,位於市區東部、毗鄰古運河,乃唐朝時期揚州城最繁華所在。
    此地人聲鼎沸,商鋪眾多,而萬寶閣正是位於此街中心地段。
    “楊掌櫃,店裏的活兒我們已經幹完了。”
    “若是沒有問題我們就先走了,以後還望多多關照啊。”
    王樹是揚州本地有名的木匠,手底下有不少匠人。
    若是按後世說法,也能算是大唐版包工頭一名了。
    “好說好說,這是之前允諾的獎金。”
    楊掌櫃本就是揚州人士,再加上李恪的栽培,處理這些事務簡直是如魚得水。
    說話間,他已經命人拿來一大包錢帛,順手遞了過去。
    為了加快裝修,楊掌櫃特允豐厚的加急獎金。
    有錢能使鬼推磨,王樹還不得讓手下匠人玩命幹啊?!
    在鈔能力的作用下,在短短一周內就完成了萬寶閣的裝修工作。
    “好,爽快!”王樹接過錢帛,大喊一聲。
    “楊掌櫃,你們在中心地段盤下這麽大一間店鋪,到底做啥買賣啊?”
    似是出於好奇,王樹順嘴問了一句。
    “呃…”楊掌櫃眉頭微蹙。
    似是看出了他的為難,王樹擺了擺手,颯然一笑:
    “嗨,我就順嘴那麽一問,若是你有難處就算了。”
    楊掌櫃以手掩嘴,附於王樹耳側,故作神秘道:
    “萬寶閣是蜀王府的產業,賣的東西也前所未有。”
    “比如玻璃鏡,高端紅木家具,雪花鹽……”
    他之所以這麽一提,也是為了萬寶閣的開業做宣傳。
    據他所知,這王樹在揚州雖然算不上是富豪之流,但也算是小有積蓄的一批人了。
    若是能借助他的人脈宣傳一番,對萬寶閣百利而無一害。
    “玻璃鏡?”
    “你說是,你們店有賣風靡長安的玻璃鏡?”
    果然,王樹一聽便是雙眼瞪得滾圓,眼神熾熱。
    “咦,長安玻璃鏡的風竟也吹到揚州了嗎?”
    這倒是出乎了楊掌櫃的意料。
    要知道,萬寶閣的鏡子銷售向來是采取限購模式。
    再加上走的本就是高端路線,因此產量也不算大。
    莫非,揚州城中也有富豪買到蜀王府產的玻璃鏡了?
    “沒錯,揚州四大家族都擁有一麵全身鏡。”王樹瘋狂點頭。
    “前一陣曹家還特地宴請了商賈前去赴宴,對全身鏡好一陣吹噓呢。”
    “據說,這四麵玻璃鏡都是花費重金托人從長安帶的,纖毫畢現,可神奇了。”
    這幾天相處下來,王樹和楊掌櫃也算相處融洽。
    王樹自然不會隱瞞這些消息,立馬娓娓道來。
    “楊掌櫃,到時記得給我留一麵半身鏡啊。”
    王樹搓了搓手,顯然對玻璃鏡很感興趣。
    “好說!”楊掌櫃也沒拒絕。
    做生意嘛,賣給誰不是賣呢!
    “哎,這雪花鹽是食鹽嗎?為何取名‘雪花’?”
    “莫非…這雪花鹽有什麽不同之處?”
    王樹注意到了雪花鹽這一新鮮詞匯,疑惑地問道。
    “所謂的雪花鹽,就是雪花般的食鹽……”
    楊掌櫃按照李恪給的話術,將雪花鹽誇上了天。
    什麽之前的食鹽都是有毒的—
    吃多了身體就慢性中毒—
    而雪花鹽不僅顏色雪白,味道醇正,還無毒害作用。
    “嘶~這雪花鹽竟如此神奇?作價幾何啊?”
    聞言,王樹立馬就忍不住想掏錢買了。
    他的表現楊掌櫃都看在眼中,旋即暗自竊喜。
    “我們萬寶閣的雪花鹽,根據過濾工藝的不同,價格也不同。”
    “其中最普通的鹽,也就十五文錢一斤。”
    王樹又驚了,“十五文?!”
    “沒錯,售價十五文!”
    不怪王樹反應這麽大,實在是雪花鹽的定價太低了。
    按照長安的鹽價,一斤食鹽的售價為二十文。
    而萬寶閣的價格為十五文一斤,明顯是不正常的。
    但這價格是李恪定下的,雖比別人低,但低得不多。
    “好,屆時我會給你的萬寶閣做宣傳的。”
    兩人一番寒暄後,王樹就興衝衝地離開了。
    送走王木匠後,水仙忍不住開口問道:
    “楊掌櫃,十五文錢一斤的雪花鹽是賣給普通百姓的。”
    “那王木匠一看就是有錢的主,估計也認識不少權貴豪族。”
    “若是他們起意,大規模收購再二手販賣,我們萬寶閣該如何應對?”
    水仙是從榭香閣被挑選出來,分配到揚州來的三個銷售之一。
    她記得這最低價格的食鹽上市,本就是殿下為了改善民生用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讓這些人介入,豈不是有違殿下本意?
    楊掌櫃搖了搖頭,但他還是耐心解釋道: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快速搶占揚州的市場,為北疆輸送糧食等物資。”
    “而且做生意不能隻看到自己的利益,還要適當給人留點油水。”
    “否則,揚州本地的那鹽商肯定會給我們找麻煩。”
    “至於二手販賣,我覺得不必擔憂,鹽價下降是必然的。”
    “他們的販賣範圍也僅限於周邊幾個郡縣,鹽價至始至終都在萬寶閣的控製中。”
    他何嚐沒考慮過這方麵的影響呢…
    雖然可以借著蜀王府的名義震懾一批人,但也不能總給殿下樹敵啊!
    揚州雖然水運發達,但水運成本也不算低。
    給別人留條活路,那些本地豪族就不至於鋌而走險。
    “另外,做生意是一方麵,咱們還可以借此機會拉攏一些商家和工匠。”
    “定襄城現在百廢待興,正急需商人、匠人以及各行各業的人。”
    “若是他們有興趣前往北疆發展,想必殿下也是樂意看到的。”
    他和金掌櫃二人曾和李恪深入交流過。
    殿下說,蜀王府根本不懼有人競爭。
    凡是有利於民生的競爭,都是他樂意看到的。
    凡是有利於定襄城繁榮的事情,殿下也很歡迎。
    “原來如此,是我見識淺薄了。”
    水仙也曾學習過一段時間,自然也能聽懂其中的道理。
    ……
    隋朝的食鹽製度施行的是無稅製。
    到了唐初,製度承襲前隋,鹽法製度整體上依然特別寬鬆。
    很長時間,朝廷既沒有征收專稅,也沒有搞專賣。
    從唐高祖武德初年618年),一直到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的一百多年間,一直都是如此。
    揚州的鹽鋪,大多掌控在幾大豪族手中。
    揚州王氏,祖籍太原,是太原王氏的分支。
    揚州王氏手中就掌控著揚州不少鹽鋪,是妥妥的大鹽商。
    “家主,家主,不好了!”
    林掌櫃一臉慌亂地來到了王家主麵前。
    “林掌櫃,何事如此慌張?”
    王家主有些不悅,最煩喝茶的時候被人打擾。
    “據碼頭來報,今天有一大批食鹽到貨。”
    “我們的人本想上前打探,結果遭到對方驅逐。”
    林掌櫃覺得此事蹊蹺,故而匆匆來報。
    “食鹽?”王家主猛地抬眸,詢問道:“對方是何來曆?”
    他們王家經營的最大的產業就是鹽鋪,如今有人來分蛋糕,他自然得問清楚。
    “沒打探清楚,那領頭的船上有身著明光鎧的唐軍守護,恐怕來頭不小。”
    林掌櫃搖了搖頭,麵露難色。
    對方有唐軍守衛,他們哪兒敢上前打聽啊。
    “莫慌,咱們在朝中也是有依仗的。”
    “敢到揚州來販賣食鹽,無論是誰,都必須付出代價。”王家主自信地說道。
    在他看來,揚州是他們的地盤。
    你就算是龍,在此地也得給我盤著!
    喜歡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請大家收藏:()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